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1)
2023(11427)
2022(9990)
2021(9754)
2020(8097)
2019(19037)
2018(18930)
2017(36252)
2016(19586)
2015(22379)
2014(22152)
2013(22218)
2012(20486)
2011(18862)
2010(18375)
2009(16731)
2008(16171)
2007(13703)
2006(12117)
2005(10807)
作者
(55683)
(46117)
(45613)
(43689)
(29525)
(21930)
(20993)
(18228)
(17696)
(16374)
(15871)
(15579)
(14554)
(14409)
(14189)
(13952)
(13775)
(13650)
(13328)
(12951)
(11489)
(11344)
(10850)
(10466)
(10257)
(10185)
(10167)
(10076)
(9229)
(9060)
学科
(79028)
经济(78945)
管理(52968)
(48176)
(39496)
企业(39496)
方法(37550)
数学(32918)
数学方法(32611)
中国(23547)
(20119)
(19435)
(17253)
(16195)
贸易(16186)
业经(15922)
(15812)
地方(14163)
(13525)
农业(12842)
(12826)
理论(12481)
环境(12294)
技术(11478)
(11189)
银行(11153)
教育(10873)
(10760)
图书(10722)
(10683)
机构
大学(283759)
学院(274591)
(113456)
管理(111313)
经济(111165)
理学(96520)
理学院(95428)
研究(94946)
管理学(93964)
管理学院(93440)
中国(70330)
(61066)
科学(58327)
(48285)
(46945)
研究所(43337)
中心(41749)
(40683)
财经(39997)
业大(39622)
北京(39301)
(38302)
师范(38009)
(37212)
(36684)
经济学(34901)
(34146)
农业(31985)
(31536)
经济学院(31428)
基金
项目(191391)
科学(150218)
研究(141921)
基金(140371)
(121949)
国家(121001)
科学基金(103424)
社会(89605)
社会科(84916)
社会科学(84895)
基金项目(74675)
(70767)
自然(66216)
自然科(64677)
自然科学(64662)
教育(63904)
自然科学基金(63510)
(60760)
编号(58203)
资助(57910)
成果(48635)
(43266)
重点(42079)
(40181)
(39221)
课题(38440)
教育部(37367)
国家社会(37337)
创新(36611)
项目编号(36575)
期刊
(117483)
经济(117483)
研究(81655)
中国(48017)
学报(45363)
科学(39876)
管理(38632)
(36042)
图书(34338)
大学(33734)
(33694)
学学(29619)
教育(29485)
农业(26104)
书馆(25894)
图书馆(25894)
技术(21882)
(19924)
金融(19924)
经济研究(19678)
财经(19198)
业经(17121)
(16378)
问题(15518)
情报(14869)
理论(14218)
(14009)
(13884)
论坛(13884)
(13136)
共检索到402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余光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余光  
1925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呼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明确指出"须要对于中国的目录学(广义的)和现代的图书馆学都有充分智识"之人,才能将中国的图书馆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中国的图书馆学"[1]。自此之后,几代图书馆学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自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起,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与整理理论;数千年来,一代代爱书人聚书万卷、丹黄不辍,谱写了世界文化史中关于书的学问最为华彩的篇章。近百年来,数代图书馆学家筚路蓝缕,将中国传统藏书管理、整理的方法和理念,与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相结合,完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著作、学术流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学科教育、学术组织、刊物等,都属于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重视学科史,既为表彰前辈学人开山辟路之功,同时也要在回顾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未来发展厘清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慧丽  
界定图书馆学史概念,重点梳理学界对于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讨论,总结、分析各种观点并提出个人看法。强调加强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官峰  
梳理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文献,从四方面分析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进展:图书馆学史综合研究、图书馆学史上的学者研究、图书馆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讨论、各历史时期图书馆学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讨论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关注的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余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图书馆学史"自2013年底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收集和梳理,对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古代图书馆学"的称谓问题、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分期问题和中国图书馆学史的写法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老槐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刘国钧提出“什么是图书馆学”开始,到80年代后期一批概论性教材出版,整整一代人在图书馆学基础领域研究体系与概念。 近两年,终于看到一种新的图书馆学形成了。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表现出对图书馆职业的透彻思考,李超平将对此作出有深度的呼应;程焕文对图书馆精神研究很早,据说最近开始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将有大作问世,这种与图书馆权利相联系的职业精神,已不同于程早期将图书馆精神当作“爱国爱馆爱书”的认识层面,范并思最近也将有与图书馆权利相关的文章发表;李国新、陈传夫的图书馆法研究,将图书馆法从“图书馆工作大全”层面提升到真正的法理层面;李国新的图书馆自由是图书馆法的自然延伸,...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许桂菊  
本文总结了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具体归纳在7个主要方面。在介绍成果和进展情况的同时,提出未来展望中的热点课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仲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的领土、多样的自然风物和多民族的大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图书馆学,就是在这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历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子舟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惑 ,如学术研究缺乏原创意识 ,“元问题”失解 ,研究方法长期处于“输入”模式 ,学术流派难以形成等等。进入2 1世纪后 ,随着研究理性的提升 ,图书馆学在研究方向上将会出现重大调整。面对挑战 ,独具个性的中国图书馆学将重建 ,并从低迷中走出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耿志杰  曹涧川  林珊  刘宇  
文章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界20年来研究方法使用细节的剖析,展示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反思图书馆学界对量化研究方法的迷思,探索学科研究方法的新路径。文章以《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020年所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范式、研究体裁、数据收集、数据类型、数据分析5个角度对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客观呈现。研究发现,中国图书馆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在2010年前后完成了从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量化实证研究占据研究体裁的主导地位,数据收集多数使用开放数据源,数据类型以客观性数据为主,描述性统计分析虽是数据分析的主流,但推断性统计技术在2010年后呈显著增长。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涉及"人"和"物化文献"这一特点导致学科研究范式的分化,但也助力其形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局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姜继  
中国图书馆学的跨学科研究姜继Abstract:Thoughtheterm"interdisciplinarystudy"hasappearedinthestudyoflibraryscienceinChinasomewhatlate,thesimil...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张广钦  
本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勾画出了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轮廓与分期,并各有侧重地论述了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主要特征、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学科的贡献,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情况给予了适当的评价。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艾新革  胡明玲  
从著者分布看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艾新革胡明玲ABSTRACTBasedonananalysisofauthorsinpublicationsinli-braryscience,includingtheirgeographicaldistribution,...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宗忠  
文章主要就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基础、发展历程、主要分支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就、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宇  叶继元  袁曦临  
图书馆学的实践性决定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是实证研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是经验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通过对我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分析,得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严重的实证研究缺失现象;而且,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人员对实证研究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对社会现状的调查就是实证研究"、"只有定量研究才是实证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学术分工,由学术科研团队承担实证研究的重任,并在科研评价系统中对原始数据的创新给予重视和肯定等方式,才能促进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