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0)
- 2023(7467)
- 2022(6105)
- 2021(5699)
- 2020(4683)
- 2019(10791)
- 2018(10083)
- 2017(19323)
- 2016(9771)
- 2015(11393)
- 2014(10882)
- 2013(10975)
- 2012(10353)
- 2011(9435)
- 2010(9489)
- 2009(9210)
- 2008(8223)
- 2007(7001)
- 2006(6418)
- 2005(6164)
- 学科
- 济(45630)
- 经济(45585)
- 融(26621)
- 金融(26621)
- 业(24850)
- 管理(23825)
- 中国(23629)
- 银(23229)
- 银行(23227)
- 行(22671)
- 企(19473)
- 企业(19473)
- 方法(18663)
- 数学(17014)
- 数学方法(16924)
- 贸(13874)
- 贸易(13861)
- 易(13640)
- 财(12607)
- 制(12066)
- 中国金融(11211)
- 农(10456)
- 地方(9982)
- 业经(8931)
- 务(7775)
- 财务(7757)
- 财务管理(7744)
- 体(7641)
- 企业财务(7450)
- 关系(7145)
- 机构
- 大学(139775)
- 学院(136746)
- 济(73362)
- 经济(72296)
- 研究(54204)
- 中国(50815)
- 管理(48971)
- 理学(41129)
- 理学院(40678)
- 管理学(40386)
- 管理学院(40110)
- 财(33145)
- 京(29757)
- 财经(26581)
- 中心(26197)
- 经济学(26089)
- 所(26009)
- 科学(25991)
- 经(24566)
- 经济学院(23640)
- 研究所(23542)
- 融(21180)
- 金融(20854)
- 财经大学(20260)
- 北京(19863)
- 院(19016)
- 银(18759)
- 银行(18088)
- 江(17557)
- 农(17365)
- 基金
- 项目(86668)
- 科学(69682)
- 研究(66873)
- 基金(66663)
- 家(57349)
- 国家(56961)
- 科学基金(48574)
- 社会(46423)
- 社会科(44451)
- 社会科学(44443)
- 基金项目(33581)
- 教育(29376)
- 省(28875)
- 资助(28218)
- 自然(27603)
- 自然科(27049)
- 自然科学(27043)
- 自然科学基金(26610)
- 划(25784)
- 编号(24604)
- 中国(21523)
- 部(21450)
- 国家社会(21358)
- 成果(21153)
- 发(20117)
- 重点(19969)
- 教育部(19209)
- 创(18640)
- 性(18305)
- 社科(17906)
共检索到224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英丽
中国加入 WTO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带来历史机遇。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将是中国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条件。本文重点探讨四个问题 :中国崛起为亚洲时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及促进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目标定位 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本文以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崛起为基本背景,探讨了中国可能出现全球性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依据,并且认为,虽然当前香港的微观金融市场条件超过上海,但从长期看,在宏观基础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等基本因素的作用下,上海可能成长为比香港更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沪港未来金融发展可能出现的基本竞合结构及双方各自的战略取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冠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受制于各种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性的特征,必然遵循国内金融中心——区域(亚洲)金融中心——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发展路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中央大政策的支持,需要上海地方政府提供舞台,需要全国的协作,更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上海市 国际金融中心 目标定位 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英丽
本文从沪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目标出发,分析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各自功能定位、发展战略以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的机理。在人民币资本项下完全可兑换之前,上海的战略定位是建成综合功能健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内金融中心,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型,即从目前主要为内地经济提供涉外金融服务转向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 香港 功能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并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九七”以后,能不能保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不仅关系到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一国两制”、“港人制港”伟大构想的实践。本文将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及其前景问题作一论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建中
中国模式:国内、国际金融中心在沪港分设初探黄建中上海在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确立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之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为世人所注目。与此同时,"九七"日近,"上海能否取代香港"也成为一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本文拟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将中国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认为布局和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意义突出表现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中国大国战略的实现,并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报告强调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风险,如操之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动荡、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危害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向国内蔓延更为迅速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报告提出了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金融改革开放风险可控的首要前提、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和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尽可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应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本文讨论了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条件,考察了伦敦、纽约、香港、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城市一香港、上海、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战略的高度,讨论、评析了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积聚 金融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多中心是中国布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多中心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竞合效应的发挥,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布局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政策取向是:中央政府总体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加大金融软件设施环境的建设力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探索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具有实际需求的金融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本文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代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内在生成机理,分析了金融体系极化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金融中心竞争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结合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研究了中国金融中心的战略道路和三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全球化 金融体系极化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荣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与内地的金融关系李守荣今年7月1日,香港要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变——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一大历史耻辱。从此,香港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按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路
本文围绕北京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针对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将北京与其他国际金融城市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凭借其丰沛信息资源以及储备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潜质;同时为了避免金融中心的重复建设问题,文章从国际、国内以及市内金融功能区三个角度,对北京市未来金融中心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地理学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琼
本文分析了深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实力支持力度不足;深港金融合作的广度深度不足;司法制度保障力度不足;体制机制协调力度不足。针对上述"四个不足",文章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即积极推进深港国际金融合作上新水平;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着力开展金融创新;继续主动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着力增强经济实力。
关键词:
深港 金融中心 问题与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煜
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定位与方向,香港金融业正持续稳步发展,助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5周年。回顾香港这25年来走过的非凡历程,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东方之珠”历经风风雨雨,始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升级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