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0)
- 2023(16926)
- 2022(14528)
- 2021(13926)
- 2020(11993)
- 2019(27791)
- 2018(27512)
- 2017(53027)
- 2016(28829)
- 2015(32930)
- 2014(32845)
- 2013(32515)
- 2012(30115)
- 2011(27305)
- 2010(27475)
- 2009(25831)
- 2008(25704)
- 2007(22804)
- 2006(19742)
- 2005(17803)
- 学科
- 济(119784)
- 经济(119653)
- 管理(82879)
- 业(80455)
- 企(66390)
- 企业(66390)
- 方法(58244)
- 数学(51657)
- 数学方法(50882)
- 中国(33417)
- 财(31974)
- 农(31822)
- 贸(26455)
- 贸易(26443)
- 易(25814)
- 业经(24077)
- 学(23956)
- 制(22778)
- 地方(21108)
- 农业(20663)
- 银(19841)
- 银行(19793)
- 理论(19687)
- 务(19680)
- 融(19663)
- 金融(19660)
- 财务(19610)
- 财务管理(19565)
- 行(18930)
- 企业财务(18515)
- 机构
- 大学(415287)
- 学院(414461)
- 济(175786)
- 经济(172300)
- 管理(159435)
- 研究(143452)
- 理学(137258)
- 理学院(135748)
- 管理学(133079)
- 管理学院(132340)
- 中国(111591)
- 京(88033)
- 科学(86716)
- 财(80719)
- 所(73376)
- 农(69989)
- 研究所(66670)
- 中心(65678)
- 财经(64005)
- 业大(61104)
- 江(61082)
- 经(58267)
- 北京(56079)
- 农业(55350)
- 经济学(54343)
- 范(52562)
- 师范(51956)
- 院(51438)
- 经济学院(49026)
- 州(48696)
- 基金
- 项目(273610)
- 科学(215590)
- 基金(200641)
- 研究(196235)
- 家(176276)
- 国家(174881)
- 科学基金(149411)
- 社会(124212)
- 社会科(117790)
- 社会科学(117760)
- 省(104701)
- 基金项目(104267)
- 自然(98428)
- 自然科(96233)
- 自然科学(96201)
- 自然科学基金(94523)
- 教育(92109)
- 划(89803)
- 资助(85606)
- 编号(78472)
- 成果(64432)
- 重点(62131)
- 部(61743)
- 发(58175)
- 创(56544)
- 课题(55182)
- 科研(53123)
- 教育部(52928)
- 创新(52860)
- 国家社会(51738)
- 期刊
- 济(188052)
- 经济(188052)
- 研究(122054)
- 中国(80296)
- 学报(65506)
- 财(62794)
- 农(62282)
- 科学(60906)
- 管理(59568)
- 大学(49895)
- 学学(47055)
- 教育(43244)
- 农业(42405)
- 融(42033)
- 金融(42033)
- 技术(37331)
- 财经(31982)
- 经济研究(31866)
- 业经(28940)
- 经(27538)
- 问题(24773)
- 贸(24081)
- 业(24076)
- 国际(22562)
- 统计(22546)
- 技术经济(20846)
- 策(20039)
- 世界(19990)
- 版(19441)
- 理论(18480)
共检索到618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武俊 陈漓高
本文通过修正的BGT模型,重新构造净国外资产变化(△NFA)与净国内资产变化(△NDA)变量,同时使用OLS和联立方程方法估计了中国自1994年汇改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采用递归系数方法估计了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冲突加重,货币政策虽对资本流动冲销力度充分大,但资本流动的抵消效应也十分大,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很大挑战,央行冲销工具面临无效性难题,正被迫寻找其他措施化解外汇占款。
关键词:
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抵消系数 冲销系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明东 田素华
文章采用1994~2007年的季度数据计量检验了基于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模型的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央行货币供给动态关系,采用递归参数方法估计了中国的动态冲销系数,并讨论了央行冲销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得出结论:自2001年以来,央行净国外资产的增加成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绝对重要来源;2004年以来,我国央行的冲销系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004年前维持在-0.6左右,2004年后央行的冲销干预接近于完全冲销(-1),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货币供给的独立性,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受限于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影响,央行票据成为冲销流动性的最重要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工具,且还具有一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近来,中国面临的"三元悖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大量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情况下,兼顾人民币币值稳定和独立货币政策的目标,成为中国货币当局所经受的严峻挑战。基于一个修正的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模型,论文利用1999年6月至2009年3月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中国资本管制效率(抵消系数)和外汇冲销有效性(冲销系数)作了估计。研究发现,中国的资本管制虽然仍有效但约束力有所下降;以基础货币为考察对象的外汇冲销程度几乎是完全的,而的外汇冲销有效性程度明显较低。递归估计显示,中国资本管制效率和外汇冲销有效性呈不断下降趋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外汇冲销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振宇 方蔚豪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中美利差、广义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因素,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为货币政策冲击、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供给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双向作用机制,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单项作用机制。因此,要增强货币政策稳健性,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单向升值为双向浮动,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金旗 张兵
通过建立央行反应函数以及对冲销系数的估计,发现我国央行在1994-2008年第三季度所采取的各种冲销政策手段,包括再贷款、再贴现、调整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对冲了由大量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给;而且随着公开市场操作的逐步成熟,冲销力度有所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关键词:
冲销干预 冲销系数 央行反应函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宋翠玲 乔桂明
采用VAR模型和冲脉效应函数实证分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利率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利率变动和货币供给之间反向变动;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已经显现,然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被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所冲销,而且冲销力度过大;由于我国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因此隐蔽性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目标的影响不明显;进出我国的国际短期资本的套利动机虽然不显著,但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利率的关联性已经很强。最后,以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仕福
本文运用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包含四个内生变量和两个外生变量的滞后三阶SVAR(3)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正交化脉冲效应函数分析这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动态影响效力。研究表明,第一,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途径主要是基础货币供应量M0,基础货币对股市的追逐,说明了我国投资渠道的匮乏。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很小,说明了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的作用尚未显现,我国股市的投机氛围依然浓重。第三,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股市的影响呈微弱负向关系,这种关系与我们的经验相反,本文认为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市 SVAR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平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基于中国的经济现实从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冲销操作 国际收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慧刚
200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凸现。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文章在分析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下外汇冲销干预的效力和制约因素,认为外汇冲销干预短期内能抵消外汇占款、控制信贷增长,但效力有限;在长期内,外汇冲销干预不仅会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乃至经济"滞胀",因而难以具有可持续性,最后,文章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增强外汇冲销干预效力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本文在ORW模型框架下,通过最小化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获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进而利用2000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测算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研究发现:(1)中国的资本管制比较严格,货币政策抵消系数平均为0.38,而且递归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管制政策趋于严格;(2)中国的货币冲销效果比较有效,货币政策冲销系数总体上达0.91以上,但冲销系数呈现高低起伏的阶段性变化;(3)以外部冲击在货币当局冲销政策下的衰减速度来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高效的货币冲销和有效的资本管制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在资本流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自主的关键。
关键词:
货币冲销 资本管制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桥红
基于FAVAR模型和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169期的月度数据,本文研究了以市场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调整所反映的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同方向变动,并对中国GD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利率的正向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负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于中国GDP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综合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货币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美国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FAVA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实施货币政策时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通常会对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产生抵消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与国际资本流动形式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国际债权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以抵消效应为主,国际股权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以推动效应为主。当国际资本流入中股权和债权投资比较均衡时,无论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本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调节自主权均显著提高。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抵消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陶士贵 郑佳琪
基于修正BGT模型,用OLS对2002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国冲销系数和抵消系数进行了估计,并用递归系数显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我国2002年到2011年的冲销政策完全有效,但是效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冲销会被国外资本流入抵消。央行维持内外目标受到很大牵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需要在加强资本管制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外汇占款。
关键词:
冲销政策 资本流动 BGT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海林 胡菊莲 楼凤丹
开放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将部分地抵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为避免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又将采取冲销干预政策予以应对。来自2000年~2011年的中国月度数据显示,由于严格的资本管制等原因,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并不明显,而过度增加的净国外资产使得央行冲销操作的难度日益增大,递归的冲销系数显示,央行冲销程度不断降低。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冲销干预 抵消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