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5)
- 2023(7217)
- 2022(6034)
- 2021(5834)
- 2020(4920)
- 2019(11570)
- 2018(11038)
- 2017(20894)
- 2016(11115)
- 2015(12935)
- 2014(12322)
- 2013(12556)
- 2012(12105)
- 2011(11279)
- 2010(11262)
- 2009(10338)
- 2008(10444)
- 2007(8912)
- 2006(8008)
- 2005(7522)
- 学科
- 济(50963)
- 经济(50909)
- 业(26866)
- 管理(26596)
- 方法(23286)
- 数学(20776)
- 数学方法(20620)
- 企(20420)
- 企业(20420)
- 贸(18059)
- 贸易(18054)
- 易(17802)
- 中国(17139)
- 财(13457)
- 出(13042)
- 农(12505)
- 学(11035)
- 融(10204)
- 金融(10203)
- 制(9493)
- 口(9266)
- 银(9264)
- 出口(9263)
- 出口贸易(9263)
- 银行(9247)
- 行(9038)
- 业经(8658)
- 农业(8056)
- 关系(7983)
- 和(7027)
- 机构
- 大学(172172)
- 学院(165547)
- 济(81653)
- 经济(80555)
- 研究(67334)
- 管理(59089)
- 中国(53331)
- 理学(50641)
- 理学院(49987)
- 管理学(49262)
- 管理学院(48958)
- 科学(38100)
- 京(37363)
- 财(36975)
- 所(34432)
- 研究所(31647)
- 财经(29741)
- 中心(28471)
- 经济学(28381)
- 经(27525)
- 农(26516)
- 经济学院(25761)
- 北京(24360)
- 院(24041)
- 江(22755)
- 财经大学(22552)
- 范(22259)
- 师范(22073)
- 业大(21316)
- 农业(20945)
- 基金
- 项目(109418)
- 科学(87863)
- 基金(85058)
- 研究(78340)
- 家(75872)
- 国家(75408)
- 科学基金(63113)
- 社会(53654)
- 社会科(51065)
- 社会科学(51055)
- 基金项目(43672)
- 自然(39473)
- 自然科(38615)
- 自然科学(38602)
- 自然科学基金(37971)
- 省(36071)
- 资助(35835)
- 教育(35305)
- 划(33446)
- 编号(28033)
- 部(27168)
- 重点(25681)
- 中国(25508)
- 国家社会(24639)
- 成果(24183)
- 发(23565)
- 教育部(23456)
- 创(22102)
- 人文(21429)
- 科研(21329)
共检索到25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剑涛
本文利用1994-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中国国际资本流出表现出以金融项目资金流出为主、投资收益汇出为辅的特征,国际资本在中国进行的套利交易是引发资本流出的主要原因。目前,为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国应积极拓宽资本流出的正规渠道,有效监管资本流出的非正规渠道,充分利用宏观政策适度收缩的调节效果,继续挤压国内资产价格泡沫,不断降低资本套利预期,适度压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导富余资本合理有序流出国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柳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取得了持续顺差,顺差的主要来源或是金融账户或是经常账户,但趋向于经常账户。从目前趋势看中国有提前形成“新债权国”的可能,也就是说国际收支结构已经具有超前特征。这种变化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对外经济发展格局和政策走势。本文分析了中国超前性国际收支结构的组合状况、特征、形成原因、变动趋势和调整方向。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债权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晓琳 夏广军
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看,对跨境资金流出监管的目的,是防止出现超出承受能力的资金大规模流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必然在有利的价格环境下流入,在不利的经济背景下流出。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跨境收支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跨境收支管理重点也由控流入转变为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晓琳 夏广军
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看,对跨境资金流出监管的目的,是防止出现超出承受能力的资金大规模流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必然在有利的价格环境下流入,在不利的经济背景下流出。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跨境收支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跨境收支管理重点也由控流入转变为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耿耿 张翼 李玲 朱婧
本文基于2002-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时间序列数据,探究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入的波动特征,并采用SVAR法对影响我国跨境资金的波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张与宏观经济活动高度相关;本外币利差、GDP同比增长率、资本项下直接投资净头寸额等指标对我国跨境资金进出的冲击较大,贡献度较高;危机因素在短期内会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一定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最后,从外汇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 波动性 SVAR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建成 何蓉
201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加息政策、人民币汇率总体贬值趋势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加大,异常外汇资金流出苗头有所显现。因此,厘清异常资金跨境流出渠道及特征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杭州余杭区为例,对县域经济中存在的异常资金流出渠道进行了归纳,同时结合日常管理经验总结归纳了各渠道的特征,分析外汇资金异常流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流出 渠道 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军
(一)对若干概念及其相关数据处理的简短说明1.关于“资本流出”与“资本外逃”.为了准确地把握中国的资本流出问题,有必要弄清“资本流出”与“资本外逃”之间的异同.一般来说,“资本流出”或“资本外流”(Capital Out-flow),是相对于“资本流入”或“资本内流”(Capi-tal Inflow)而言的,它所着重描述的是资本流动的方向;而“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则是相对于正常的“资本流动”(Capital Movement,CapitalFlow)而言的,除了描述与资本流出同样的资本流动方向外,它还旨在表明这种资本流出是出于安全动机或其它目的而发生的.很多人把“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国亮
一、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现状1.发展过程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1985年为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际流入的外国资本尚未形成较大规模,每年停留在20-50亿美元之间,年均增长仅7%,以对外借款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李文韬
分析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机制。研究显示:科研合作国家分布呈集聚特征,空间分布为核心边缘结构,合作国家根据学科结构划分为5大组团;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具有阻抗作用,社会邻近具有积极效应,认知邻近有利于科研合作,但存在“认知锁定”现象,邻近性机制具有学科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198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1982年到1993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发生逆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了长达13年(1998年除外)的持续"双顺差"。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十多年较长时期内持续保持双顺差乃至"三顺差",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从国际经验看都属于特殊现象。为此,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实践为切入点,着重考察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的事实表现、特殊属性、发生根源和调整对策。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双顺差 调整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青 陈紫若 王罡
近年来,中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得到了快速飞跃,然而"专利泡沫""专利沉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促进专利数量到专利质量的转变是实现专利强国的关键。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市场信号与技术特征共同影响国际高质量专利形成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申请的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信号有助于传递积极的专利信号与打破信息不对称,推动形成国际高质量专利;技术特征能够扩大专利自身的技术范围与技术合作空间,与国际高质量专利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此外,技术特征能够产生技术噪音与技术竞争压力,弱化信号传递效率,从而负向调节市场信号对国际高质量专利的促进效应。本文认为与市场上的普通商品一样,专利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问题,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专利国际推广;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减弱信息不对称,共同塑造中国国际高质量专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日益深化,国际资本流动不仅日趋活跃,而且具有了新的特征,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对世界经济运行也正在产生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要求各国对于国际资本应该趋利避害,做出及时和合适的应对。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新特征 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东阳 龚丽娟
本文以省级层面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时间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优质劳动力流出过程历时数据的分析,分阶段考察了优质劳动力迁移流动变化特征,并指出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具有持续性、规模化外流、区域性集中、初始流出时间异质性的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引申出对与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
优质劳动力 时间特征 人口流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航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两种类型。在引进外资中,国际短期资本的过度流入套利活动,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十分不利。目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容易造成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套利。据统计,1994年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约20亿美元;外国间接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是1995年我国经济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国际短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