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3)
2023(7565)
2022(6263)
2021(6126)
2020(5091)
2019(11870)
2018(11335)
2017(21874)
2016(11700)
2015(13125)
2014(12877)
2013(13100)
2012(12475)
2011(11497)
2010(11414)
2009(10514)
2008(10383)
2007(8932)
2006(7571)
2005(7212)
作者
(34084)
(28562)
(28332)
(27347)
(18334)
(13899)
(12910)
(11032)
(10733)
(10021)
(9990)
(9510)
(9396)
(9209)
(9147)
(8847)
(8441)
(8326)
(8119)
(8035)
(7365)
(6994)
(6944)
(6512)
(6455)
(6425)
(6379)
(5851)
(5771)
(5730)
学科
(53976)
经济(53929)
(30110)
管理(28981)
方法(25337)
(23475)
企业(23475)
数学(22743)
数学方法(22603)
中国(17565)
(13956)
(13851)
贸易(13846)
(13658)
(12042)
(11451)
(11312)
金融(11312)
(11191)
(10367)
银行(10344)
(10027)
业经(9165)
(8318)
财务(8312)
财务管理(8297)
企业财务(8041)
(7982)
(7970)
农业(7890)
机构
大学(176646)
学院(171437)
(84304)
经济(83161)
研究(69322)
管理(61333)
中国(54523)
理学(53073)
理学院(52366)
管理学(51647)
管理学院(51307)
科学(39842)
(38309)
(37505)
(35743)
研究所(32970)
财经(30653)
经济学(29199)
中心(29185)
(28513)
(28413)
经济学院(26383)
北京(24923)
(24810)
财经大学(23458)
业大(23296)
农业(22628)
(22229)
(21539)
科学院(21507)
基金
项目(115960)
科学(92891)
基金(89803)
研究(81120)
(80507)
国家(80002)
科学基金(67306)
社会(55632)
社会科(53047)
社会科学(53036)
基金项目(46326)
自然(42985)
自然科(42064)
自然科学(42053)
自然科学基金(41389)
(39049)
资助(38014)
教育(36572)
(35799)
(28367)
编号(28341)
重点(27130)
中国(25731)
国家社会(25447)
(24897)
教育部(24391)
(23636)
成果(23563)
(22792)
科研(22574)
期刊
(85134)
经济(85134)
研究(55714)
中国(31747)
学报(29764)
科学(28049)
(27637)
(24702)
管理(22735)
大学(22355)
学学(21287)
(19190)
金融(19190)
农业(17133)
经济研究(16522)
财经(16518)
国际(14478)
(14433)
(14334)
教育(12775)
问题(12226)
世界(12135)
技术(11181)
(10670)
业经(9952)
技术经济(8229)
资源(8218)
统计(8098)
(7460)
(6935)
共检索到257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汕  
资本总是逐利的,2001-2007年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格局,吸引国际资本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到重新回归中国。通过实证分析,与2001年之前的资本流入结构相比,此次流入的国际资本的数量、期限、投资区域等结构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入结构新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于决定资本利得的关键变量,即汇率、利率、资产价值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勇  左昊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流入虽然通常被作为可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是它也蕴含着对东道国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和经验数据两方面的分析,说明近些年来大量的资本流入在中国所自我创造的隐蔽的套利空间。而在私人资本通过该空间获利时,却可能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造成严重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由政府主导的管理平衡阶段(1978~2000年);第二个阶段是由返销式直接投资主导的国际收支非均衡扩张阶段(2001~2014年);第三个阶段是由市场主导的再平衡阶段(2015~2018年)。文章分析了这三个阶段的内涵和形成的动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国亮  
一、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现状1.发展过程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1985年为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际流入的外国资本尚未形成较大规模,每年停留在20-50亿美元之间,年均增长仅7%,以对外借款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立达  
国际资本流动不仅与金融危机相关联,而且影响一国经济金融政策。在回顾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1982-2004年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了统计描述,并构建了分析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的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琪  贺灿飞  史进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创业和创业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创业活跃程度也是导致中国城市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城市层面上探讨创业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利用2001-200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控制住劳动力成本、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潜力、工业贷款、人力资本、地理区位、城市等级等重要影响因素和区域与时间固定效应,探讨企业所在城市的组织环境——包括空间集聚和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精神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以及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有利于企业家创业,而国有企业较多的地区,市场经济环境较差,使创业受到限制;此外,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业受到集聚和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同,同时,组织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因新企业规模不同而不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余辰俊  孙婧芳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入的协整方程,实证分析了2000年至2007年初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考察了利差、通胀、汇率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发展等因素对不同性质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短期资本的流入套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外利差对短期资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碧琼  吴美萱  
国际资本流入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别,把握其基本规律的基础工作是对银行异质性的主要变量进行复合分类,然后从复合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国际资本流入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结构性影响。笔者选取2011—2017年全球43个国家中的458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多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并在该模型中逐个加入资本金比率、银行规模和盈利性三个门槛变量,在依次获得每个变量门槛值的基础上进行三阶段嵌套内生性分组,据此研究不同复合异质性情景下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对国际资本流入的敏感性。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入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高资本金比率的银行,国际资本流入会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中等资本金比率的小型银行,国际资本流入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盈利性门槛效应,即提高盈利水平低的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低资本金比率的银行,国际资本流入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规模门槛效应,即提高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主要结论的政策意义是:在较高资本金比率情况下,资本流入风险监管的重点是盈利低的银行;在低资本金比率的情况下,资本流入风险监管的重点是大型银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沂  王铮  
笔者利用VEC模型,对1982年~2008年间中国资本流入与国内经济增长存在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同周期变动;国内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国内股票收益率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会产生较强冲击;国际资本流入的周期变动能引发人民币出现新一轮内外价值偏离,能延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能放大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甚至增强宏观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祖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足以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重大事件。如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哀退,拉美一些国家再度出现支付危机,美国“IT泡沫”及“安然事件”引发的高新技术产业虚化和资信危机,尤其是“9·11”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动荡和欧元现钞发行成功与中国入世等,所有这些事情,都在促使国际资本流动进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瑶  张明  
展望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大概率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有所下降、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季度余额变动不居、净误差与遗漏项净流出依然显著的特征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维持着“一顺一逆”格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投资头寸稳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需求错位下贸易盈余扩增,但也表现出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积累动力有所疲软、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上升、储备资产存流量背离缓解、净误差与遗漏项流出规模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晋平  
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分析与展望赵晋平一、国际资本流入的发展状况自8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政策的影响下,实际流入的外国资金以年平均29%的速度增长。1996年一年的规模是1983年的27倍,接近于1979~1989年11年的总和。据统计,截止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为:货币需求机制和汇率安排机制。前者最终通过国际储备表现出来,而国际储备又通过"汇率安排途径"影响基础货币,最终影响货币供给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考察,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呈高度正向关联性;从动态考察,随着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增加,两者分别对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作用效力不断增大。基于此,在汇率稳定目标下,要减轻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不适宜冲击,应主要从平衡国际收支和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并兼顾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供给扩张和收缩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汉成  
为分析中国水果供给的结构性变化,本文构造中国水果的供给模型,将1978—2001年2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利用Chow检验分别回归后发现我国水果供给的各种弹性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得出果农对价格的反应能力和敏感性增强、对农资投入的依赖性增强等重要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波  张丽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及假设检验,并据此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经济板块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区域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