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0)
2023(17143)
2022(14361)
2021(13423)
2020(11402)
2019(26550)
2018(25960)
2017(49642)
2016(26384)
2015(30438)
2014(30144)
2013(29856)
2012(27579)
2011(24826)
2010(25226)
2009(24073)
2008(23377)
2007(20730)
2006(18097)
2005(16622)
作者
(74948)
(62907)
(62667)
(59640)
(39758)
(30048)
(28593)
(24479)
(23695)
(22275)
(21263)
(21120)
(20053)
(19869)
(19597)
(19570)
(18519)
(18483)
(18307)
(18013)
(15714)
(15235)
(15166)
(14363)
(14181)
(14099)
(13989)
(13759)
(12577)
(12318)
学科
(111712)
经济(111574)
管理(78110)
(74542)
(61972)
企业(61972)
方法(51980)
数学(45847)
数学方法(45171)
中国(35936)
(32254)
(30471)
金融(30467)
(29260)
贸易(29239)
(28928)
(28824)
银行(28795)
(28474)
(27717)
(27224)
业经(24308)
地方(20845)
(20121)
(19978)
财务(19920)
财务管理(19870)
农业(18805)
企业财务(18798)
理论(17966)
机构
大学(382400)
学院(381001)
(168511)
经济(165282)
管理(145243)
研究(130022)
理学(124911)
理学院(123560)
管理学(121415)
管理学院(120707)
中国(106600)
(79876)
(79701)
科学(74449)
(64799)
财经(63132)
中心(61038)
(58624)
研究所(58479)
(57400)
(55603)
经济学(54107)
业大(51701)
北京(50928)
经济学院(48949)
(47111)
财经大学(47067)
(46752)
师范(46670)
农业(45957)
基金
项目(248585)
科学(196839)
基金(183459)
研究(183122)
(158990)
国家(157764)
科学基金(135560)
社会(119054)
社会科(113219)
社会科学(113189)
基金项目(95555)
(94278)
自然(85437)
教育(84681)
自然科(83536)
自然科学(83515)
自然科学基金(82063)
(80036)
资助(76164)
编号(73167)
成果(60230)
(56866)
重点(56390)
(53143)
(52361)
课题(50661)
国家社会(50600)
教育部(49544)
创新(49131)
(49083)
期刊
(180148)
经济(180148)
研究(116574)
中国(75646)
(62300)
学报(55171)
管理(53590)
(53149)
科学(52065)
(49005)
金融(49005)
大学(42946)
学学(40501)
教育(37672)
农业(35230)
技术(32383)
财经(31716)
经济研究(31138)
业经(27675)
(27302)
(25896)
问题(24376)
国际(23982)
统计(19859)
(19780)
世界(19219)
技术经济(18857)
(18044)
理论(17849)
商业(17402)
共检索到577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红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谢利娟  
制度差异可以通过影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一国的竞争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增大两国贸易进行的阻力,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诱发贸易摩擦。而通过调整各自国家的制度安排、相互承认各自的社会经济规制、建立经济联盟等途径进行制度差异协调,就能达到帕累托效率,从而实现双赢,避免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范雯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一直呈现非均衡增长,国际贸易非均衡增长与财税制度之间存在密切内在关联性。本文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证明,经济发展、国外进口需求、出口退税、外商投资以及外部成本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出口退税和外部成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尤其是环境税制不健全而造成的外部成本未能完全内化于商品的价格,从而导致出口商品价格过低,这是造成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优化税制结构等政策建议,以期通过财税制度的转型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长期均衡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娜  
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碳标签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引起了各国关注。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容易造成事实上的隐形贸易壁垒,会在产品的出口、碳足迹的评估,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变化等方面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构建中国的碳标签体系,开发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并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预防贸易壁垒;在企业层面,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鼓励开发环保技术,同时开展绿色营销。通过多层级的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璐璐  王承云  
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丽丽  王媛  毛国柱  赵鹏  
本文基于简化的非竞争型可比性价值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2年-2007年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隐含碳呈上升状态。其中,2007年净出口隐含碳(1928.93Mt)是2002年(615.12Mt)的3倍多。出口隐含碳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的原因,本文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我国的出口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出口总量四个方面。结果显示:2002年-2007年除了CO2碳排放强度效应为负值外(-20.00%),其余三种因素的效应均为正值,出口总量是导致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宇  李昌奎  孙强  
文章在对当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我国"单一窗口"政策演进历程及阶段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分析了政策演变动因和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单一窗口"政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宇  李昌奎  孙强  
文章在对当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我国"单一窗口"政策演进历程及阶段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分析了政策演变动因和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单一窗口"政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树全  
文章基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核函数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RSCA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峰  刘英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敏  刘丽影  卢秀茹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贸易迅猛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以质量、技术、卫生、环保等标准对中国出口设限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争端,形势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贸易角度探讨中国国际贸易争端与摩擦问题,以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对外贸易争端与摩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中国贸易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杨琼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在构建面板门槛回归的基础上,以用熵值法构建的金融集聚指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集聚"双门槛效应"。当金融集聚指数跨越了第一道门槛时,FDI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的变化并不大,但是当跨越第二道门槛后,其促进作用有了显著的提高。而长江经济带较多省市的金融集聚处于未达到第二道门槛的水平,FDI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但是存在较大的潜力。同时各地区金融集聚发展的整体差异在减小,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发展进程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进一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小碧  
基于职业中间商在特定城市空间嵌入性生发与集聚的特征事实,本文重点关注模型化国际贸易模式演进对地区城市化的促进效应,揭示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及转换条件。研究发现,由专业化经济程度与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带来的职业中间商空间集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中介化与嵌入化发展,由此推动了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城市化、消极城市化和积极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当专业化经济程度低于一定的临界水平时,地区将处于与自给自足结构相适应的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存在专业化经济且大于临界水平,如果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小于临界值Zg*,那么职业中间商难以生发和集聚,地区将进入与直接型贸易模式相适应的"消极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专业化经济程度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芳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进行碳减排的两个重要的制度选择。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占国内排放总量的比重较高,且国际贸易对国内碳排放水平有较大影响,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碳减排制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提高了我国碳排放总量,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转移提高我国碳排放总量并影响我国国内部分行业碳排放水平。因此,国际贸易成为我国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重要参考。同时,我国实行不同碳减排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开征碳税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四大影响,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三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