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2)
- 2023(11688)
- 2022(10161)
- 2021(9746)
- 2020(8229)
- 2019(19326)
- 2018(19102)
- 2017(36399)
- 2016(19994)
- 2015(23179)
- 2014(23314)
- 2013(23090)
- 2012(22122)
- 2011(20300)
- 2010(20603)
- 2009(19262)
- 2008(19441)
- 2007(17631)
- 2006(15457)
- 2005(14283)
- 学科
- 济(84190)
- 经济(84108)
- 管理(52981)
- 业(50721)
- 企(39148)
- 企业(39148)
- 方法(37597)
- 数学(33011)
- 数学方法(32672)
- 贸(26426)
- 贸易(26413)
- 中国(25880)
- 易(25710)
- 农(24285)
- 财(22159)
- 制(17383)
- 业经(16244)
- 学(16233)
- 地方(16176)
- 农业(15460)
- 银(15166)
- 银行(15139)
- 融(14741)
- 金融(14739)
- 行(14557)
- 策(13310)
- 和(12675)
- 理论(12639)
- 务(12479)
- 财务(12445)
- 机构
- 学院(291593)
- 大学(291446)
- 济(130787)
- 经济(128164)
- 研究(106437)
- 管理(106334)
- 理学(89562)
- 理学院(88513)
- 管理学(87114)
- 管理学院(86551)
- 中国(83459)
- 京(62772)
- 科学(61136)
- 财(60570)
- 所(55097)
- 研究所(49508)
- 农(48435)
- 中心(48214)
- 财经(47071)
- 江(45239)
- 经(42715)
- 经济学(41439)
- 北京(40774)
- 业大(39498)
- 范(38444)
- 师范(38113)
- 农业(38071)
- 院(37927)
- 经济学院(37496)
- 州(35988)
- 基金
- 项目(180365)
- 科学(140491)
- 研究(136108)
- 基金(129747)
- 家(112300)
- 国家(111369)
- 科学基金(93432)
- 社会(85037)
- 社会科(80634)
- 社会科学(80612)
- 省(68047)
- 基金项目(66704)
- 教育(63194)
- 划(58310)
- 自然(57760)
- 编号(56407)
- 自然科(56359)
- 自然科学(56341)
- 资助(55580)
- 自然科学基金(55377)
- 成果(47947)
- 部(41865)
- 重点(41129)
- 发(40213)
- 课题(39914)
- 创(36793)
- 教育部(35846)
- 性(35833)
- 国家社会(35409)
- 中国(35184)
- 期刊
- 济(147406)
- 经济(147406)
- 研究(94208)
- 中国(60045)
- 财(46548)
- 农(43976)
- 学报(42458)
- 科学(38864)
- 管理(38089)
- 教育(33860)
- 融(32036)
- 金融(32036)
- 大学(31962)
- 农业(29766)
- 学学(29634)
- 经济研究(25456)
- 技术(25301)
- 贸(23839)
- 财经(23387)
- 业经(22771)
- 国际(22562)
- 问题(20538)
- 经(20244)
- 业(16958)
- 世界(16855)
- 技术经济(14744)
- 图书(14389)
- 统计(13913)
- 商业(13671)
- 理论(13477)
共检索到458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敏 刘丽影 卢秀茹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贸易迅猛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以质量、技术、卫生、环保等标准对中国出口设限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争端,形势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贸易角度探讨中国国际贸易争端与摩擦问题,以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对外贸易争端与摩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中国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争端 贸易竞争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首文 张静
入世谈判中美协定的达成 ,使得中国入世前景进一步明朗 ,而入世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服务业的逐步乃至全面开放。纵观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虽然发展迅速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例如规模小、水平低、结构有待优化、总体竞争力不强、法规不完备、基础产业薄弱等。因此要通过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来推动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 ,以适应入世的新形势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窦营 蒋琴儿
竹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已经成为农林产品贸易关注的热点。中国竹产业发达,竹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同时也遭遇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限制。通过对欧美、日本等涉及的中国主要出口竹产品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分析,提出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加强森林认证与生态设计,加强产品研发,参与国际碳汇交易等对策以规避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提高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光明 王立勇
国际贸易史上围绕国际贸易话语权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国际贸易话语权长期受制于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梳理了近代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国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的特点,发现中国当前国际贸易话语权建设存在缺乏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权威国际传播平台以及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未来,中国需要构建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国际传播平台,同时在已有多边框架下引领发展中国家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分工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推行制度型开放,由国际贸易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提供者,将当前西方国家的对华遏制转化为机遇,巩固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慧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和贸易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本文在阐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低碳壁垒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娅玮
以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的新经济正在影响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与一般货物贸易对象不同的特点,因此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对各国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各国贸易政策也影响着贸易条件。本文在分析论述了新经济对贸易的影响之外,还提出了我国应在新经济时期采取的贸易对策。
关键词:
新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 贸易条件 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由互补性向竞争性的转变,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文章采用GTAP-Dyn模型,结合当前实际,根据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可能的走向,设置了五种情景,动态模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单方面减少中国的净出口和恶化中美双方的贸易条件;(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引起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及产量发生显著变化;(3)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深刻改变中国各部门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 市场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滕颖 楼晓东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迅速提升。随着我国货物进出口跃居全球第三和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对外经济中增长最快、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因此,如何增强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已成为提升宁波国际竞争力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了宁波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加强部门整体协调、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宁波 国际服务贸易 现状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璐璐 王承云
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凌 李春杰
本文以进化稳定策略为核心的进化博弈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模拟者动态方程作为分析工具,在经济主体(贸易争端中的国家)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长期条件下群体中(各个贸易参与国)选择不同策略的群体比例动态趋势和进化稳定性,分析了单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内)两国贸易争端对称动态博弈和两个群体成员间(WTO机制外)两国贸易争端非对称动态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贸易弱国倾向于在WTO机制内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争端,贸易强国则倾向于WTO机制外举行双边贸易谈判解决两国间的贸易争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丽丽 王媛 毛国柱 赵鹏
本文基于简化的非竞争型可比性价值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2年-2007年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隐含碳呈上升状态。其中,2007年净出口隐含碳(1928.93Mt)是2002年(615.12Mt)的3倍多。出口隐含碳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的原因,本文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我国的出口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出口总量四个方面。结果显示:2002年-2007年除了CO2碳排放强度效应为负值外(-20.00%),其余三种因素的效应均为正值,出口总量是导致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宇 李昌奎 孙强
文章在对当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我国"单一窗口"政策演进历程及阶段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分析了政策演变动因和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单一窗口"政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宇 李昌奎 孙强
文章在对当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我国"单一窗口"政策演进历程及阶段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分析了政策演变动因和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单一窗口"政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匡增杰 陈淼鑫 杨存悦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面临的风险明显加大。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遭到世界评级机构的资信降级,从而导致使用信用证做进出口贸易结算业务的企业因为银行的资信下降而面临无法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娜
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碳标签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引起了各国关注。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容易造成事实上的隐形贸易壁垒,会在产品的出口、碳足迹的评估,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变化等方面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构建中国的碳标签体系,开发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并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预防贸易壁垒;在企业层面,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鼓励开发环保技术,同时开展绿色营销。通过多层级的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碳标签 国际贸易 绿色营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