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3)
2023(16449)
2022(14137)
2021(13269)
2020(11017)
2019(25358)
2018(25087)
2017(48409)
2016(26174)
2015(29518)
2014(29334)
2013(28883)
2012(27204)
2011(24799)
2010(25154)
2009(23304)
2008(22636)
2007(19969)
2006(18037)
2005(16359)
作者
(73896)
(61430)
(60951)
(58420)
(39607)
(29235)
(27835)
(24031)
(23273)
(22105)
(20932)
(20711)
(19738)
(19540)
(19250)
(18911)
(18310)
(17636)
(17599)
(17517)
(15571)
(15039)
(14695)
(14094)
(13789)
(13786)
(13522)
(13256)
(12410)
(12046)
学科
(122350)
经济(122224)
管理(76700)
(72088)
(60065)
企业(60065)
方法(48722)
数学(41977)
数学方法(41547)
中国(32338)
(29516)
(27909)
地方(26231)
业经(25174)
(23293)
(23048)
贸易(23036)
(22413)
(21879)
农业(19331)
(18157)
金融(18155)
(17993)
银行(17961)
(17830)
环境(17829)
(17761)
(17300)
理论(17223)
(16620)
机构
大学(380098)
学院(377073)
(167305)
经济(164028)
管理(149479)
研究(134143)
理学(128442)
理学院(127045)
管理学(125317)
管理学院(124601)
中国(102148)
(81167)
科学(76562)
(75555)
(66444)
财经(60088)
研究所(60052)
中心(58957)
(54723)
(54157)
(53841)
北京(52405)
经济学(51340)
业大(49734)
(49667)
师范(49351)
(48408)
经济学院(45969)
财经大学(44575)
(43756)
基金
项目(247239)
科学(195704)
研究(186215)
基金(181288)
(156090)
国家(154807)
科学基金(133003)
社会(120247)
社会科(114077)
社会科学(114046)
基金项目(94678)
(92453)
教育(84432)
自然(83009)
自然科(81031)
自然科学(81016)
自然科学基金(79601)
(78354)
编号(75299)
资助(75275)
成果(63016)
(56453)
重点(54894)
(53541)
课题(52063)
(50682)
国家社会(50075)
教育部(49203)
人文(47780)
创新(47288)
期刊
(190431)
经济(190431)
研究(121176)
中国(71208)
管理(57041)
(55776)
学报(52710)
科学(51567)
(49796)
大学(41030)
教育(40314)
学学(38432)
(37041)
金融(37041)
农业(34682)
技术(31750)
经济研究(31185)
财经(30318)
业经(28105)
(26127)
问题(24817)
(22424)
国际(21121)
世界(19711)
技术经济(19692)
图书(18487)
理论(18154)
(17994)
现代(17692)
科技(16404)
共检索到574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雅丽   史丁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谲云诡的国际格局带来国际秩序的深层次变化。面对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守正创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支柱,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增强中国的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对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引领者,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内涵与历史逻辑出发,总结中国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现状,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提出准确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平台等措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平  庄宏韬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掣肘,包括西方官方话语的打压、西方媒体的歪曲、发展中国家的不信任、国际话语规则的制约、中国学术话语的乏力等。因此,通过明确话语定位、提升话语质量、改进传播手段、开展"特色外交"、寻求联合"发声"、拓展话语平台等方面的举措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伟光  王燕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内部的"俱乐部"合作及外部的FTA缔约而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中国未来需理性设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目标,向国际社会提供代表中国"共同发展观"的制度公共产品,并通过对既有多边制度的维系及创新话语机制的方式逐步取得全球经济治理下制度性权力的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厚双  邓平平  
(一)进一步增强国力为获取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应内外兼修,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进而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改变我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边缘角色,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二)依托G20等国际组织平台获取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建春  
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停滞不前和新兴国家实力增强等,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治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资本和产业对外输出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也应该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转变为构建新的经济秩序,"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区域经济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功运作、人民币国际化、贸易自由区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际经济治理权的构建路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雄   李桂锋   黄国坤  
在新时代下,网络已然成为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其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适应社会发展、传播现代价值观、弘扬正确舆论导向的迫切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快捷化。如何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围绕此目标,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了剖析,探讨有效措施,为全面提升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付树林  刘馨颖  梁若莲  何杨  毛晓红  刘书因  
本文对税收话语权内涵与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总结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并从税收话语基础、话语平台、话语议题、互联网+税务、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的战略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尔升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话语权垄断地位,金融话语权更是如此,中国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处于失语状态,由此面临巨大的困境。(1)在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制订方面,没有发言权或发言权很小,人家说话我们听。(2)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成本损失。(3)无端受到指责和攻击。(4)被随意妖魔化。中国被逼无奈,不得不寻求突破,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启动可以为中国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本文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以角色定位-凝聚共识-规则制订-机制完善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文本话语权、网络话语权的构建策略,以及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文化策略。为了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构建效果,本文强调要加强裁体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光明  王立勇  
国际贸易史上围绕国际贸易话语权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国际贸易话语权长期受制于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梳理了近代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国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的特点,发现中国当前国际贸易话语权建设存在缺乏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权威国际传播平台以及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未来,中国需要构建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国际传播平台,同时在已有多边框架下引领发展中国家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分工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推行制度型开放,由国际贸易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提供者,将当前西方国家的对华遏制转化为机遇,巩固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华黛梅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我国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治理的理论基础。我国能源转型话语权提升面临来自外部的多维度风险。提高我国能源转型话语权,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促进文化交流,提升理念认同;依托“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通过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我国能源转型治理方案与成效,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昱东  崔日明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系统分析了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定价话语权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我国出口贸易定价权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等三个阶段性对策建议,近期建议主要围绕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等内容展开;中期建议主要包括引导中资企业步入技术研发与市场研发的良性互动轨道等方面;远期建议主要围绕打造中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这一最终目标展开。以期为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定价话语权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守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国与国之间展开博弈的载体,尽管当前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部分领域西方国家的话语体系仍占主导地位。某些西方国家以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为由,拒绝中国加入一些国际贸易组织,对中国制定歧视性贸易政策和不公正的国际待遇。中国努力提升“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国际话语权,但已有研究因缺乏理论支撑而导致说服力不足。日本马克思主义制度调节学派,依据生物多样性理论、“时间可变性和空间多样性”方法论,提出了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诸多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类型,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立性、稳定性和优越性。因此,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道路自信、平等参与国际贸易、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秋  
我们应抓住国际货币体系大变革、美国的金融模式失去吸引力、中国国际金融实力显著提升这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措施提升我国国际金融的话语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中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为此,美欧等发达国家希望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新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领导权,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贸新规则中的话语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厚双  邓平平  
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的争夺是当前国内外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安排方面具有与自身国力和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话语权。而中国要真正获取这样的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必须对影响中国获取话语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科学地制定获取话语权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