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1)
2023(19443)
2022(16636)
2021(15665)
2020(12928)
2019(29743)
2018(29083)
2017(55639)
2016(29692)
2015(33506)
2014(33035)
2013(32372)
2012(29769)
2011(26969)
2010(26905)
2009(24775)
2008(23699)
2007(20526)
2006(18114)
2005(15993)
作者
(82013)
(68712)
(67836)
(64852)
(43654)
(32649)
(31019)
(26831)
(25975)
(24224)
(23202)
(23133)
(21532)
(21493)
(21131)
(20981)
(20246)
(19802)
(19572)
(19526)
(17059)
(16594)
(16435)
(15729)
(15327)
(15279)
(14885)
(14670)
(13697)
(13275)
学科
(133725)
经济(133585)
管理(84416)
(77578)
(64424)
企业(64424)
方法(56061)
数学(48655)
数学方法(48025)
中国(34998)
(32467)
(30407)
业经(27832)
地方(27445)
(26020)
(24184)
贸易(24170)
(23492)
(22659)
农业(21546)
理论(20195)
(19531)
金融(19527)
环境(19509)
(19463)
(18737)
银行(18702)
(18565)
财务(18485)
财务管理(18444)
机构
大学(419769)
学院(417654)
(178598)
经济(175135)
管理(164204)
研究(143078)
理学(142311)
理学院(140778)
管理学(138355)
管理学院(137595)
中国(108020)
(88576)
科学(84140)
(79734)
(69842)
财经(64288)
中心(64187)
研究所(63531)
(60742)
(58651)
(58266)
业大(57858)
北京(56278)
(55087)
经济学(55059)
师范(54641)
(52241)
经济学院(49384)
财经大学(47947)
(47480)
基金
项目(284777)
科学(225380)
研究(211994)
基金(208192)
(180144)
国家(178660)
科学基金(154198)
社会(136348)
社会科(129279)
社会科学(129242)
基金项目(109361)
(108329)
教育(97777)
自然(97442)
自然科(95176)
自然科学(95155)
自然科学基金(93430)
(91511)
编号(86091)
资助(85477)
成果(70299)
(63919)
重点(63602)
(60724)
课题(59156)
(58854)
国家社会(56973)
教育部(55701)
创新(54911)
大学(54087)
期刊
(195416)
经济(195416)
研究(126634)
中国(77982)
学报(61602)
管理(60998)
(60407)
科学(58267)
(55832)
大学(48233)
教育(46619)
学学(45270)
农业(38909)
技术(37242)
(36008)
金融(36008)
经济研究(32781)
财经(31769)
业经(30030)
(27375)
问题(25188)
(22171)
技术经济(20713)
(20239)
国际(20236)
图书(20211)
世界(19776)
统计(19299)
理论(19070)
科技(18539)
共检索到61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建春  
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停滞不前和新兴国家实力增强等,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治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资本和产业对外输出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也应该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转变为构建新的经济秩序,"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区域经济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功运作、人民币国际化、贸易自由区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际经济治理权的构建路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已呈现出TPP与RCEP双轨竞争格局,亚太地区面临着被割裂的风险。为弥合亚太区域架构制度性分裂、防止"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继续恶化,降低贸易成本,中美两国有必要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为基础,合作推动亚太自贸区和G20全球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包容性的国际治理体系将成为中美合作的新亮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立意高远,构思恢弘,运作睿智,其中贯彻着一系列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在经济活动起点、经济机制、运作方式、运作规则和运作结果等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国际经济学都存在明显的理念差异。60多年来,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提出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新理念都贯彻着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从中国角度看,"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构想实现了三大突破。要落实这一战略构想,应重视五个方面举措的付之于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锋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与区域内其他国家产能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埃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关键节点。中国和埃及具有产业互补性,再加上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进行产业合作,而埃及也积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的产业合作项目。为积极推动中国埃及的产业合作,应该设计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选定重点合作的产业,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及产业园区集群性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旺旺   张竣哲   夏维力  
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在国际霸权政治、多极化趋势影响及现有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金融、贸易、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主导与引领者。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性地提供新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及金融资本贸易融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当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重要模式与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仙红  李艳梅  李云燕  
基于2003—2017年65个国家的数据,文章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下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和传导作用机制,并将65国分成逆梯度组和顺梯度组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经济规模这一中介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起推动作用,其次是技术溢出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最小;(2)在全样本组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一链式传导路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3)顺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与全样本组相同,而在逆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则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并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链式传导机制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虹  杨成玉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需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探索跨域治理的新型治理模式。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与外溢性、资源稀缺与组织互赖性、国际化与区域竞争力、合作治理网络化等四要素诠释了国际合作跨域治理的动因、基础、需求及主要工具,构成了国际合作跨域治理的基本逻辑。然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跨域治理面临宏观政策与微观机制衔接错位、资格框架国际衔接互认缺位、高职院校和境外企业融入空位、合作主体价值与认知框架更新失位等主要挑战。为走出困境,提出探索强化治理制度统筹,完善国际合作配套政策与工作机制;打通治理工具壁垒,探索资格互认制度与试点实施;发挥企业治理主体作用,加强国际产教融合机制协同与校企联结;强化建立治理规范,把握外部特征提升内涵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忠祥  
国际经济走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以投资贸易、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为重点,以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和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沿线及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促进沿线地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集聚、产业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经济走廊具有合作主体的多元性、跨境通道的高度依赖性、合作领域的多样性、非经济因素的强度约束性等几个基本特性。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合作重点的基础设施、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践证明,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对接、科学的建设规划、因国制宜的合作方向和建设重点选择、各领域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和国家间的政策沟通对国际经济走廊建设至关重要。未来必须从国家、区域、领域、项目四个层面搭建立体化的机制,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协同推进和经济走廊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曾文革  党庶枫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拓展南南合作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法治化对现有国际经济规则带来创新,包括国际经济规则理念的更新与内容的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需要涉及贸易、金融、能源、投资、争端解决等领域国际法路径的完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还需要国内法的先行先试来推进。就中国而言,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经贸法治改革的试验田,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形成投资、贸易与金融管理法律规则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68.00元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诸多新挑战的今天,中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的一个现实途径。该书汇集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刘民权教授、北京大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迅  
全面推动国际教育发展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后又一将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中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教育合作对象,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选择到中国留学。整体来看,我国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在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育国际化经验不足、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低、教育国际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多元化国际教育交流、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外合作办学等对策,为我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方法参考,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教育影响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敏  邱询旻  
中国面临着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困境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发展问题。自贸网络承载着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推进产业和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自贸网络发展路径,再对全球价值链升级与自由贸易区内关联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合作情况,提出"核心—辐条,多层并发"的自贸网络发展路径和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军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物流发展不够理想,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互间的协调度不够、严重缺乏国际物流人才等。通过分析中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国际物流大通道一体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跨洲经贸合作力度、建设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力培育国际物流人才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