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6)
2023(15271)
2022(12893)
2021(11689)
2020(9946)
2019(22891)
2018(22151)
2017(41301)
2016(22439)
2015(25538)
2014(25336)
2013(25433)
2012(24091)
2011(22236)
2010(22196)
2009(20878)
2008(20599)
2007(18494)
2006(16365)
2005(15040)
作者
(70775)
(59190)
(59109)
(56209)
(37842)
(28535)
(26777)
(23194)
(22523)
(20829)
(20569)
(19647)
(19151)
(18979)
(18877)
(18474)
(17795)
(17597)
(17091)
(17037)
(14939)
(14669)
(14485)
(13715)
(13614)
(13175)
(13039)
(12916)
(12072)
(11885)
学科
(113553)
经济(113441)
管理(61082)
(57727)
方法(46041)
(45709)
企业(45709)
数学(40399)
数学方法(40055)
中国(29733)
(26206)
(24201)
(24143)
地方(23448)
(22707)
贸易(22696)
(22090)
业经(21930)
(19182)
农业(17669)
(17202)
金融(17200)
(16473)
银行(16412)
环境(16109)
(15787)
(15628)
地方经济(14564)
理论(13893)
(13616)
机构
大学(344766)
学院(339607)
(154073)
经济(151256)
研究(129224)
管理(124443)
理学(107110)
理学院(105781)
管理学(104009)
管理学院(103383)
中国(97460)
科学(79292)
(74177)
(68041)
(66623)
(66177)
研究所(62217)
中心(56616)
业大(53920)
财经(53230)
农业(52701)
(49782)
经济学(49271)
(48509)
北京(47486)
(45592)
经济学院(44364)
(43013)
师范(42430)
科学院(40124)
基金
项目(224861)
科学(175731)
基金(165757)
研究(155957)
(148615)
国家(147438)
科学基金(123324)
社会(101800)
社会科(96601)
社会科学(96570)
基金项目(86898)
(84837)
自然(80444)
自然科(78609)
自然科学(78576)
自然科学基金(77240)
(73531)
教育(70299)
资助(68456)
编号(58851)
重点(51923)
(50567)
(49777)
成果(47907)
(46249)
科研(43898)
国家社会(43773)
创新(43473)
计划(42866)
教育部(42630)
期刊
(170449)
经济(170449)
研究(103248)
中国(66355)
学报(62379)
(59031)
科学(54974)
(50260)
管理(45766)
大学(45696)
学学(43446)
农业(39990)
(31791)
金融(31791)
经济研究(29510)
教育(28587)
财经(27431)
技术(27049)
业经(24058)
(23812)
问题(22905)
(22849)
(21992)
国际(20992)
世界(18909)
技术经济(18329)
统计(17163)
(16905)
商业(15357)
业大(15200)
共检索到51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一是选用多项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指标,通过时序分析与国际比较,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进行了描绘;二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科技发展等各领域的增量贡献和拉动效应;三是从相互依存和关联带动视角分析中国的市场影响力、贸易影响力和金融影响力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社科院世经政所课题组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体现在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体现为中国对国际经济制度制定的参与或影响力度。当今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维  周桂银  
本文研究了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学者、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成长之中,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扩大,但是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已有显著的提高,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是研究的主力,北京是研究的中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斌  
1999年5月,'98-99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外经贸部孙广相副部长和部援外司、合作司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国际经济合作第一线的企业领导、政府部门官员以及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积极谏言献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Warwick J. Mckibbin  胡永泰  
中国工业品出口引起的竞争加剧会不会导致东南亚国家非工业化 ,使它们回到作为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地位 ?或者 ,制造业产业链中是否存在东南亚国家可以专业化的有利空间 ?通过G Cubed亚太模型的模拟表明 ,中国大量劳动力全面进入国际劳动分工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东南亚国家的非工业化 :流向东南亚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大量地转向中国 ,并且东南亚国家放任FDI流入的下降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技术扩散。如果东南亚国家能够通过其它方式很快吸收国外新技术及提高本土技术创新能力阻止技术下降 ,那么它们就能在国际制造业产业链中找到有利空间。本文的政策含义是 :东南亚国家要通过向它们的科学家和管理者加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祝金甫  马岩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了挑战,工业生产低速增长,个人消费持续低迷,通货膨胀仍居高位,就业形势未见明显改观,经济下行趋势继续延续。欧债危机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贸易保护主义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慧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出现深度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量萎缩,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去杠杆化收效有限,国际资本流动发生方向性改变;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新布局;由于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不同步,政策协调难度大。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进出口增幅下降,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资本流出加速,外汇储备近期下降过快,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的状况。为此,应采取拉开与美元距离,有序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必要时加强资本管制;平衡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债务问题;加快结构性改革,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彦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国际经济合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国际经济合作具有不同的目标导向、制度环境和实现模式。观念的变革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国内经济改革推动了新旧观念之间的转换,国际规范和全球化理论则提供了变革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一、WTO面临的困境与国际贸易新格局(一)WTO的实质WTO建立的初衷是为推动一个全新的国际贸易秩序而努力,但在运行10年后却不断出现裂痕,宗旨与现实背离,似乎"陷入了极度困境",WTO总干事拉米2011年说,"谈判职能陷入瘫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善晨  
一、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但仍以提供低息贷款或无偿援助的方式与一些亚非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而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也开始利用外国资金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其中主要有: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协议取得长期贷款,这批贷款主要用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雅丽   史丁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谲云诡的国际格局带来国际秩序的深层次变化。面对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守正创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支柱,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增强中国的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对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引领者,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内涵与历史逻辑出发,总结中国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现状,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提出准确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平台等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施子海  欧阳进  王晓丽  叶文雄  
200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基本面依然积极向好,持续较快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的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增长仍有可能维持在4%左右的高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较为有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施子海  欧阳进  曲永冠  王晓丽  高贺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缓慢复苏的态势,但复苏进程比较脆弱,且很不平衡。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低速增长,但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复苏面临的风险继续增加。因此,应清醒认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宪春  
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历史资料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 ,对中国和目前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前五位国家的未来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预测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 2 0 0 5年超过法国 ,2 0 0 6年超过英国 ,2 0 1 2年超过德国 ,本世纪中叶 ,有可能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在本世纪内很难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2 0 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2 0 0 0年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