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9)
- 2023(7629)
- 2022(6429)
- 2021(6283)
- 2020(5324)
- 2019(12257)
- 2018(12029)
- 2017(22706)
- 2016(12395)
- 2015(14334)
- 2014(13956)
- 2013(14031)
- 2012(13725)
- 2011(12628)
- 2010(12899)
- 2009(12112)
- 2008(12552)
- 2007(11071)
- 2006(9980)
- 2005(9274)
- 学科
- 济(56174)
- 经济(56110)
- 管理(31723)
- 业(30202)
- 方法(25791)
- 企(24167)
- 企业(24167)
- 数学(22687)
- 数学方法(22410)
- 中国(17344)
- 财(14592)
- 贸(14553)
- 贸易(14547)
- 易(14267)
- 学(13111)
- 农(12484)
- 融(10839)
- 金融(10838)
- 制(10731)
- 银(9850)
- 银行(9827)
- 行(9537)
- 业经(9257)
- 关系(8885)
- 务(8593)
- 财务(8581)
- 财务管理(8564)
- 企业财务(8217)
- 农业(7906)
- 出(7762)
- 机构
- 大学(194387)
- 学院(186870)
- 济(85404)
- 经济(83987)
- 研究(74910)
- 管理(65265)
- 中国(58928)
- 理学(55580)
- 理学院(54830)
- 管理学(53757)
- 管理学院(53420)
- 科学(44034)
- 京(42850)
- 财(39884)
- 所(39276)
- 研究所(35801)
- 中心(32037)
- 财经(31847)
- 农(31004)
- 经(29306)
- 经济学(28451)
- 北京(28085)
- 江(26660)
- 院(26659)
- 范(25685)
- 经济学院(25646)
- 师范(25443)
- 业大(25140)
- 农业(24583)
- 财经大学(23956)
- 基金
- 项目(119417)
- 科学(94754)
- 基金(91247)
- 研究(84236)
- 家(81703)
- 国家(81150)
- 科学基金(67529)
- 社会(55586)
- 社会科(52786)
- 社会科学(52770)
- 基金项目(46723)
- 自然(43490)
- 自然科(42554)
- 自然科学(42539)
- 自然科学基金(41825)
- 省(39967)
- 资助(39207)
- 教育(38771)
- 划(37000)
- 编号(30909)
- 部(29110)
- 重点(28048)
- 成果(27544)
- 中国(26510)
- 发(25098)
- 教育部(24901)
- 国家社会(24836)
- 创(23439)
- 科研(23162)
- 大学(22977)
共检索到29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力 刘振林
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以来,FDI利润和红利等的汇出给收益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却在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日渐脆弱和不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预防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布兰查德 米莱斯·弗瑞特 胡妍斌 王辰
本次危机发生前,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需要减少全球失衡。危机使全球储蓄和投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失衡大幅收窄。但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失衡问题已成为过去?对此很难下定论。作者认为当前仍然迫切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解决引发全球失衡的余下的国际和国内扭曲问题。如果不能纠正引发全球失衡的扭曲,很可能会使世界经济陷入困境,从而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复苏。本刊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同意,翻译并发表原文,以供国内学者参考,IMF对译文免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明洪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的战略偏差及其纠正杨明洪一、推进工业化的战略偏差与非城市化趋向是制约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两个关键因素1979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在人民公社时期不可想象的财产支配权,由此而产生的激励机制,曾导致农业长达5年的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研究目的探讨准确体现土地法精神的征地安置补助费计算方法。研究方法案例解剖法。研究结果目前多数项目征地安置补助费的计算上存在三个主要偏差以所谓的“综合价”包含全部土地赔偿费用;按照征用土地数量而非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安置补助费;夸大和缩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研究结论提出了准确理解土地法关于安置补助费计算的方式,并给出了计算公式。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安置补助费 农业人口 纠正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崇正 李涵硕
经常项目大规模顺差构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长期资本流入是造成我国金融账户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货物贸易"、"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和"投资收益"项目对经常账户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整个国际收支账户。扭转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应以从改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引资政策、完善金融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着手。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贸易政策 资本流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立晟 陈思翀
本文估算了中国1998年至2011年间基于市场价值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季度数据,并运用Gourinchas&Rey(2007a)的现值模型量化分解了中国外部失衡调整中金融和贸易两种调整渠道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持续的外部失衡中存在显著的估值效应损失,在2011年末达到4212亿美元,占对外净资产总额的25%;金融调整渠道能显著地解释约12%的外部失衡动态变化,并且与贸易调整渠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我国外部失衡持续为正值的条件下,不但我国未来净出口增长率会下降,而且还将经历更低的对外净资产回报率。因此本文建议,在短期内应改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在中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胜
标杆行为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普遍存在,但是目前对标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既有产业如何应用,难以对多元化经营进行指导。文章分析了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各个阶段存在的标杆行为,指出标杆行为的误用现象与原因,提出将标杆行为提升到标杆管理以有效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思维框架。
关键词:
标杆行为 标杆管理 多元化经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宁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非正式金融问题研究的薄弱状况 ,依据目前国际上方兴未艾的非正式金融理论 ,提出了分析研究中国非正式金融问题的基本框架 ,并据此对中国的非正式金融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对当前中国金融业界和学界的主流观点做出了重大纠正 ,进而提出了正确对待和处理中国非正式金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拓 李俊 张琼
随着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领域。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性质差异较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特点。研究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规律性、特殊性、趋势性,对于提升服务业双向投资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一)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特殊性1.服务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拓 李俊 张琼
随着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领域。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性质差异较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特点。研究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规律性、特殊性、趋势性,对于提升服务业双向投资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一)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特殊性1.服务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霄 罗余才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分析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 (FDI)的发展趋势。首先通过建立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世界 FDI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吸引 FDI的影响 ,然后从中国 FDI的来源和形式对中国 90年代 FDI迅速增长的原因作了分析 ,并给出一个公式综合说明 FDI流入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计量经济模型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