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4)
- 2023(11684)
- 2022(9814)
- 2021(9097)
- 2020(7300)
- 2019(16727)
- 2018(16210)
- 2017(30260)
- 2016(16224)
- 2015(18616)
- 2014(18228)
- 2013(18250)
- 2012(17677)
- 2011(16467)
- 2010(16682)
- 2009(15051)
- 2008(14890)
- 2007(13237)
- 2006(12086)
- 2005(11468)
- 学科
- 济(77952)
- 经济(77882)
- 业(39325)
- 管理(39295)
- 企(29130)
- 企业(29130)
- 中国(27605)
- 方法(25155)
- 地方(23625)
- 数学(21558)
- 数学方法(21399)
- 农(21165)
- 贸(18172)
- 贸易(18156)
- 易(17648)
- 业经(16875)
- 融(14911)
- 金融(14910)
- 学(14764)
- 银(14375)
- 农业(14362)
- 银行(14358)
- 行(14136)
- 制(14022)
- 地方经济(13592)
- 财(13511)
- 发(13369)
- 环境(12854)
- 和(11514)
- 技术(10711)
- 机构
- 学院(236717)
- 大学(236338)
- 济(106526)
- 经济(104461)
- 研究(96760)
- 管理(83813)
- 中国(75217)
- 理学(70182)
- 理学院(69189)
- 管理学(68224)
- 管理学院(67736)
- 科学(56747)
- 京(53106)
- 所(50293)
- 财(46499)
- 研究所(45710)
- 中心(42141)
- 农(39332)
- 江(36428)
- 财经(36116)
- 院(35084)
- 北京(35000)
- 范(34980)
- 师范(34671)
- 经济学(33532)
- 经(32926)
- 业大(30699)
- 农业(30621)
- 经济学院(30082)
- 科学院(29774)
- 基金
- 项目(152479)
- 科学(120914)
- 研究(113976)
- 基金(110401)
- 家(97376)
- 国家(96600)
- 科学基金(80839)
- 社会(73642)
- 社会科(69940)
- 社会科学(69929)
- 省(57282)
- 基金项目(56994)
- 教育(51125)
- 划(50306)
- 自然(49220)
- 自然科(48060)
- 自然科学(48049)
- 自然科学基金(47190)
- 资助(45320)
- 编号(45244)
- 发(40059)
- 成果(38019)
- 重点(36055)
- 部(34597)
- 课题(33411)
- 发展(32605)
- 展(32066)
- 创(31497)
- 国家社会(31427)
- 中国(30847)
- 期刊
- 济(126592)
- 经济(126592)
- 研究(79688)
- 中国(55038)
- 农(37238)
- 学报(35197)
- 科学(35185)
- 管理(33659)
- 财(31834)
- 教育(29472)
- 融(27383)
- 金融(27383)
- 大学(26424)
- 农业(26071)
- 学学(24529)
- 经济研究(21258)
- 业经(19975)
- 技术(19441)
- 财经(17887)
- 国际(17579)
- 贸(17431)
- 问题(16786)
- 经(15620)
- 业(15254)
- 世界(15190)
- 资源(12589)
- 坛(11692)
- 论坛(11692)
- 图书(11340)
- 技术经济(11183)
共检索到385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刘丹
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且生产力持续发展,资源对人类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经历常年的开发之后,陆地资源不可避免地逐渐枯竭,海洋资源开始成为开采的重点对象。因此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海底区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并具有很高的科考和开发价值。就中国而言,国际海底区域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空间和战略资源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域。自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主要在法律、外交、科技和商业四个领域参与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下加大对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投入的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维新 曹颖
在分析了国际区域资源战略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发国际区域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其主要“瓶颈”与机遇。结合国内外实际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国家战略、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制、实施登陆点的产业基地牵动战略和投融资多元化等四大战略。利用AHP法确定中国区域资源产业化的序次和时间表,并分析了需要研制和储备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区域资源 发展战略 关键技术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为完成预定的工业化发展目标,21世纪中国矿产资源的消费总量和结构将呈现持续增长和重大转变。从矿产资源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中国不仅努力加强自身供应保障能力的建设,而且也要努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区域开发调整。考虑到有限的矿产资源基础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的基本模式可以考虑为:结构改善+技术进步+资源国际化+环保意识增强。相应地,区域开发调整模式则为:充分开放东部,积极稳定中部,适度开发西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龙男
中国在均衡与非均衡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重视不够,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未来区域开发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未来的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区域开发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开发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在此期间,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经历过开发的高潮,也出现过低谷,但一直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龙男
以包括城市的区域做为可持续的区域开发研究对象,探讨包括区域经济、住宅、环境、土地利用及交通在内的可持续的区域开发战略,分析在实施可持续的区域开发战略时可能出现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并论述规划家为消除其矛盾所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开发 可持续发展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臧学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2003年6月中央又重申了要坚定不移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两大战略。这样我国就可能形成“4+1”区域经济格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等四个经济增长极以及一个西部大开发。值此背景下,对各主要的开发战略和模式结合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并作出相机抉择将不无益处。开发战略主要有平衡开发、不平衡开发、协调——倾斜开发、资源转换型开发、市场导向型开发和技术导向型开发等战略;本文特提出科教兴区型开发战略和制度创新型开发战略。开发模式主要有据点开发、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优势区位开发、梯度开发、跳跃开发、正反梯度等开发模式。它们各有其适用条件,应将它们有机配合并综合运用。
关键词:
开发战略 开发模式 相机抉择 综合运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蒙雪琰,韩德林
本文分析了新疆交通发展建设面临的地理环境及交通发展现状特征,提出了交通运输超前发展的战略思路;阐述了新疆区域开发的调整思路,指出区域经济增长将出现从“单轴———双轴———双环圈”的空间格局发展,提出了“一白二黑三游为先导,三次产业各选主择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疆 交通发展 区域开发 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区域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人类的开发活动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根据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深化规律的理论 ,可以把区域开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和高科技开发等 3个阶段 ,主要区域开发模式为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和高科技开发等 3种 ,其中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区域开发的主流。
关键词:
区域开发 资源开发 产业开发 高科技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继宏
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自古就是连接西域与内地的咽喉要道。走廊内资源丰富,绿洲广布,是甘肃省的重要粮仓和我国的原材料基地。特别是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全面启动与我国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实施,其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加快河西走廊开发,优化走廊经济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辽鲁两省领受国家使命,跟进时代潮流,倾力推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重大战略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国家开创21世纪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色新干线",以促进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互动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战略大后方;强化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与协同发展,做大国家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全面小康,建设全国重量级战略基地;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一带一路"的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辽鲁两省领受国家使命,跟进时代潮流,倾力推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重大战略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国家开创21世纪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色新干线",以促进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互动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战略大后方;强化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与协同发展,做大国家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全面小康,建设全国重量级战略基地;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创建开放与发展新格局;力挺中国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完善亚欧市场合作开发大格局,从而逐步实现其区域开发战略价值。为此,应当使之进入国家战略通道,打开政策扶持走廊,全面谋划布局,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等各种要素进行投入,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其区域开发战略价值加以论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满格
推进鸭绿江区域开发国际化,能够带动"中朝韩经济走廊"建设,进而促成中国辽东半岛—东北东部区域—朝鲜半岛之间实现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依靠各国的优势资源,以经济合作促进地区安全,以共同开发作为战略实现的支撑,既可以成为中国朝鲜半岛战略调整的支点和切入口,也能够改变东北东部地区的低水平经济状态,从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
关键词:
鸭绿江区域 开发 国际化 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郑伟
图书简介:日前,由北京大学孙祁祥和郑伟等撰写的《中国养老年金市场——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未来战略》一书正式出版。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口老龄化必将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发展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年金市场,来为国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不仅必要,而且急迫。中国的养老年金市场,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系统研究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未来战略,具有十
关键词:
未来战略 养老保险体系 中国人口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