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3)
2023(6015)
2022(5001)
2021(4964)
2020(4263)
2019(9780)
2018(9499)
2017(17954)
2016(9549)
2015(11200)
2014(10828)
2013(11025)
2012(10373)
2011(9553)
2010(9482)
2009(9001)
2008(8849)
2007(7698)
2006(6680)
2005(6223)
作者
(25525)
(21304)
(21147)
(20226)
(13693)
(10075)
(9749)
(8377)
(8148)
(7418)
(7366)
(7104)
(6835)
(6777)
(6691)
(6565)
(6417)
(6202)
(5981)
(5809)
(5278)
(5197)
(4944)
(4843)
(4836)
(4786)
(4635)
(4458)
(4201)
(4187)
学科
(41561)
经济(41516)
(23345)
管理(22630)
方法(20723)
数学(18804)
数学方法(18692)
中国(17162)
(16467)
企业(16467)
(12966)
贸易(12960)
(12819)
(11087)
银行(11086)
(10899)
保险(10808)
(10804)
金融(10803)
(10672)
(10455)
(9809)
(9142)
关系(6983)
(6790)
业经(6583)
(6030)
(5831)
(5757)
环境(5668)
机构
大学(137438)
学院(133996)
(68680)
经济(67732)
研究(50815)
管理(50352)
中国(46452)
理学(42086)
理学院(41647)
管理学(41195)
管理学院(40939)
(32976)
(29543)
财经(25996)
科学(25666)
(24697)
(24036)
经济学(23576)
中心(23161)
研究所(22380)
经济学院(21352)
北京(19827)
财经大学(19778)
(18032)
(17386)
(16818)
(16765)
金融(16550)
(15339)
师范(15248)
基金
项目(84945)
科学(68030)
基金(65424)
研究(64389)
(56427)
国家(56047)
科学基金(47828)
社会(44165)
社会科(42060)
社会科学(42050)
基金项目(33110)
教育(29066)
资助(28452)
自然(28145)
(27715)
自然科(27548)
自然科学(27540)
自然科学基金(27095)
(25228)
编号(24310)
(21343)
中国(20874)
成果(20851)
国家社会(20155)
重点(19192)
教育部(18989)
(17647)
人文(17528)
(17251)
(17184)
期刊
(69540)
经济(69540)
研究(48553)
中国(27846)
(23773)
(21682)
金融(21682)
管理(18112)
科学(16872)
学报(16470)
(14708)
国际(13312)
大学(13284)
财经(13153)
经济研究(13058)
(12822)
学学(12489)
(11337)
教育(10964)
世界(10491)
农业(10231)
技术(9919)
问题(9691)
统计(7838)
业经(7587)
理论(7207)
(7104)
技术经济(6517)
(6469)
实践(6146)
共检索到21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师家升  张荐华  
国际收支风险的终极形式将表现为金融危机,首先构建货币危机压力指数、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以反映金融危机,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金融危机格兰杰原因的变量作为预警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合成中国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家升  张荐华  
国际收支风险的终极形式将表现为金融危机,文章首先构建货币危机压力指数、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以反映金融危机,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金融危机格兰杰原因的变量作为预警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合成中国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薇  陈仲常  Nicole Quan Kep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在分析国际收支顺差与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在以廉价劳动力、环境的恶化、外汇储备过高等方面为成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瑶  张明  
展望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大概率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有所下降、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季度余额变动不居、净误差与遗漏项净流出依然显著的特征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维持着“一顺一逆”格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投资头寸稳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需求错位下贸易盈余扩增,但也表现出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积累动力有所疲软、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上升、储备资产存流量背离缓解、净误差与遗漏项流出规模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洪昊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金融危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本文首先综述了风险监测预警研究的计量方法,包括FR模型、KLR模型,以及基于上述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基于计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其次,根据上述研究,对构建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宏  李远远  官冰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单国贸易伙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美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本文基于全球化这一背景,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途径入手,构建包含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微观企业层面的中国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美国为例,利用1998年二季度至2008年四季度数据,选取部分宏观经济层面的指标,对这一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鲁炳荣  
我国实施的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出口导向型的引资政策,在吸引外资大量流入的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其带来的投资收益问题。该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可能会给我国国际收支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小五  王旭祥  
本文从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局面的形成原因入手,主要探讨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失衡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这种资本流动形式具有较大的潜在不稳定性,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弹性还不够充分时,资本项目尤其是对于资本流出的管制不宜过快放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蒲应  李莉  
自1991年以来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表明,除1992年、1993年、1998年之外,其余各年份的国际收支均处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应该处于“一顺一逆”的状态。本文着重介绍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关于“双顺差”的代表性理论和观点,归纳学术界所提出的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本质和主要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对于双顺差的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中国国际收支差额分析》一文对 1 982— 1 999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差额项目进行了分析。它揭示了这一时期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差额的变动趋势 ,阐述了这些主要差额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我国储备资产变动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付海燕  
国际直接投资不仅会影响东道国国际收支,也会对投资母国国际收支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机制,并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投资效应、利润汇回效应和贸易效应所包含的7种渠道影响母国国际收支;对外直接投资初期会造成母国国际收支净效应为负的情形,但伴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累积,国际收支净效应会逐步为正。最后本文测算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大于国内投资收益率;近年来国际收支净效应持续为负,但对改善"双顺差"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师家升  起建凌  
本文在已有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危机的触发原理,首先收集年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然后从中筛选出稳健性好且具有良好预警能力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合成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数,并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概率形式呈现。通过观测该指数就能够实时、连续、直观地监测预警中国金融风险状况,利于宏观决策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