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1)
- 2023(10020)
- 2022(8608)
- 2021(8120)
- 2020(7123)
- 2019(16982)
- 2018(16408)
- 2017(31845)
- 2016(17352)
- 2015(19929)
- 2014(19815)
- 2013(20153)
- 2012(19308)
- 2011(17787)
- 2010(17721)
- 2009(16741)
- 2008(16708)
- 2007(14958)
- 2006(13059)
- 2005(12142)
- 学科
- 济(79315)
- 经济(79240)
- 业(44382)
- 管理(44222)
- 方法(37572)
- 企(34790)
- 企业(34790)
- 数学(33488)
- 数学方法(33235)
- 中国(23399)
- 财(20273)
- 农(20270)
- 贸(18326)
- 贸易(18320)
- 易(17918)
- 学(17020)
- 制(15883)
- 业经(14258)
- 融(14090)
- 金融(14088)
- 银(13419)
- 银行(13376)
- 地方(13250)
- 农业(13149)
- 行(12861)
- 务(11713)
- 财务(11697)
- 财务管理(11663)
- 和(11448)
- 企业财务(11085)
- 机构
- 大学(263476)
- 学院(257221)
- 济(117848)
- 经济(115779)
- 研究(98865)
- 管理(93602)
- 理学(79995)
- 理学院(79024)
- 管理学(77765)
- 管理学院(77288)
- 中国(76559)
- 科学(59160)
- 京(57425)
- 财(52651)
- 所(52026)
- 农(48684)
- 研究所(47512)
- 中心(43642)
- 财经(41851)
- 业大(39042)
- 农业(38854)
- 经济学(38713)
- 经(38286)
- 江(37503)
- 北京(37237)
- 经济学院(35046)
- 院(34909)
- 范(32764)
- 师范(32341)
- 财经大学(31270)
- 基金
- 项目(167468)
- 科学(130992)
- 基金(124135)
- 研究(118341)
- 家(110581)
- 国家(109767)
- 科学基金(91338)
- 社会(76555)
- 社会科(72622)
- 社会科学(72599)
- 基金项目(64494)
- 省(61327)
- 自然(58778)
- 自然科(57404)
- 自然科学(57379)
- 自然科学基金(56425)
- 教育(54069)
- 划(54068)
- 资助(52960)
- 编号(45173)
- 部(39349)
- 重点(38943)
- 成果(38070)
- 发(36694)
- 创(33980)
- 教育部(33331)
- 国家社会(33076)
- 中国(33021)
- 科研(32876)
- 课题(32062)
- 期刊
- 济(126167)
- 经济(126167)
- 研究(80501)
- 中国(50672)
- 学报(45695)
- 农(43218)
- 科学(40830)
- 财(40365)
- 大学(33840)
- 管理(33197)
- 学学(31884)
- 农业(29238)
- 融(26465)
- 金融(26465)
- 教育(23052)
- 经济研究(22264)
- 财经(21863)
- 技术(19933)
- 经(18953)
- 贸(18155)
- 问题(17704)
- 国际(17551)
- 业经(17230)
- 业(17067)
- 世界(15480)
- 技术经济(13385)
- 统计(12709)
- 版(12550)
- 理论(11503)
- 商业(10664)
共检索到39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永定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得出中国作为长期净债权国,投资收益为负的原因为中国"双顺差"造成的海外资产以美国国债为主、负债以FDI为主的资本结构,指出中国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的两项缺口对比得出,中国近几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本外逃,并提出资本外逃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中国经济体制、金融体系和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资本外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本文在简介资本外逃概念及其测算模型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认为 ,90年代以来 ,中国已经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其中 ,1987~1997年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三个特点 :1.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外逃数额大、并且日益扩增 ;3.资本大量外逃与外资大量流入并存。同时本文分析了造成内外资反向流动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外资 成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大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中,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而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作为一种地下经济活动而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中国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已是防碍我们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毒瘤,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资本外逃已成为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资本外逃概念的界定 资本外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得到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因其涵盖范围广泛、影响因素众多而出现许多不同的定义。目前国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乐纲
本文在简介资本外逃概念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实际 ,对资本外逃重新定义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一个测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模型 ,从而发现中国已经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 ,并着手分析了其特点和成因 ,最后指出中国控制资本外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
资本 外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惠
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进行了定义 ,认为中国的资本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法违规的资本外流 ,是超出政府实际控制范围的资本流出。接着 ,分析了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动机、方式和渠道。本文尝试运用国际通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 1 997-1 999年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进行了测算 ,并与其他学者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 ,只有从体制和政策环境等深层次上采取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防止资本外逃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国际收支统计 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修晶 张明
本文在综合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定义了资本外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中国1991—2000年间的资本外逃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90年代我国资本外逃的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都很惊人,在1998年我国资本外逃数量达到峰值。然后我们从计量角度讨论了影响资本外逃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在影响资本外逃的诸多因素中,外债余额和股市波动率的推动作用比较显著。
关键词:
资本外逃 规模测算 因素分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中国的跨境资本近期出现大规模流出,但目前尚没有关于资本外逃的官方统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各个项目的头寸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间接推测中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及其规模大小。根据统计数据,累计的经常项目顺差和海外净资产增加额之间的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缺口。其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净输出之间的缺口,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其二是从资本净输出到海外净资产形成之间的缺口。本文分析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误差与遗漏账户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与汇率预期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外逃的规模和方向。此外,尽管一些跨境资本是通过正规渠道合法流出,但是在海外的资金可能以各种形式逃避监管,没有形成海外资产累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资本外逃,这种政策完全正确。但是,资本外逃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中国经济体制、金融体系和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中国的跨境资本近期出现大规模流出,但目前尚没有关于资本外逃的官方统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各个项目的头寸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间接推测中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及其规模大小。根据统计数据,累计的经常项目顺差和海外净资产增加额之间的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缺口。其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净输出之间的缺口,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其二是从资本净输出到海外净资产形成之间的缺口。本文分析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误差与遗漏账户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与汇率预期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龙才 张吉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断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我国近年持续出现的“双顺差”甚至“三顺差”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 ,其结果是储备资产被迫大幅增加 ,利用外汇缓冲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虽然能使人民币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波动的影响 ,但这种手段极不经济 ,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 ,应采取合理的措施 ,力求使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实现国际收支真实的平衡、内容的平衡和主动的平衡
关键词:
双顺差 三顺差 国际收支失衡 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海珍 陈金贤
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 ,在此基础上选用修正了的直接和间接测量方法对中国 1 987年以来资本外逃规模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 ,进入 90年代以来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和增长率都十分惊人。 1 997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估计达 388亿美元 ,占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的近 60 % ,资本外逃额占 GDP的比重甚至超过了 1 994 - 1 995年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墨西哥和 1 997年处于金融危机中的韩国。最后 ,本文提出了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国际比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娟文
关于资本管制抑制资本外逃的有效性问题,国内外学者曾采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但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运用经济计量分析中最新的协整分析方法边界检验(Bounds Testing)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odel,ARDL)对中国从1980~2003年的资本外逃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资本管制对我国的资本外逃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小五 王旭祥
本文从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局面的形成原因入手,主要探讨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失衡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这种资本流动形式具有较大的潜在不稳定性,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弹性还不够充分时,资本项目尤其是对于资本流出的管制不宜过快放开。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 双顺差 资本管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