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7)
- 2023(19878)
- 2022(17216)
- 2021(16047)
- 2020(13760)
- 2019(31718)
- 2018(31166)
- 2017(58874)
- 2016(32358)
- 2015(36638)
- 2014(36504)
- 2013(36098)
- 2012(33235)
- 2011(30117)
- 2010(29842)
- 2009(27675)
- 2008(27206)
- 2007(23873)
- 2006(20359)
- 2005(17805)
- 学科
- 济(127797)
- 经济(127656)
- 管理(89440)
- 业(85824)
- 企(70012)
- 企业(70012)
- 方法(61863)
- 数学(54164)
- 数学方法(53455)
- 农(34611)
- 中国(34523)
- 财(33095)
- 学(29872)
- 业经(27618)
- 贸(26904)
- 贸易(26894)
- 易(26195)
- 地方(23540)
- 农业(23214)
- 制(22707)
- 务(20944)
- 财务(20863)
- 财务管理(20817)
- 理论(20385)
- 银(19961)
- 银行(19870)
- 和(19868)
- 企业财务(19665)
- 融(19622)
- 金融(19618)
- 机构
- 大学(466538)
- 学院(463082)
- 济(184635)
- 经济(180836)
- 管理(178128)
- 研究(160258)
- 理学(155239)
- 理学院(153445)
- 管理学(150401)
- 管理学院(149599)
- 中国(118998)
- 科学(103599)
- 京(99421)
- 农(86942)
- 所(82701)
- 财(81607)
- 业大(76427)
- 研究所(76312)
- 中心(72574)
- 农业(69164)
- 财经(66413)
- 江(65607)
- 北京(62482)
- 经(60559)
- 范(59785)
- 师范(59038)
- 院(57546)
- 经济学(55844)
- 州(53220)
- 经济学院(50572)
- 基金
- 项目(322699)
- 科学(251029)
- 基金(234130)
- 研究(225977)
- 家(208364)
- 国家(206718)
- 科学基金(174901)
- 社会(141070)
- 社会科(133674)
- 社会科学(133635)
- 省(125343)
- 基金项目(123815)
- 自然(117336)
- 自然科(114650)
- 自然科学(114611)
- 自然科学基金(112561)
- 划(107071)
- 教育(104114)
- 资助(97405)
- 编号(90444)
- 重点(73095)
- 成果(72940)
- 部(70505)
- 发(68065)
- 创(66413)
- 科研(62972)
- 课题(62535)
- 创新(62163)
- 计划(61519)
- 大学(59565)
- 期刊
- 济(191601)
- 经济(191601)
- 研究(129064)
- 学报(85584)
- 中国(83362)
- 农(77856)
- 科学(73888)
- 大学(62983)
- 财(61891)
- 管理(61619)
- 学学(59551)
- 农业(53617)
- 教育(46187)
- 技术(38377)
- 融(37087)
- 金融(37087)
- 经济研究(32049)
- 财经(31653)
- 业经(30756)
- 业(28797)
- 经(27145)
- 问题(25420)
- 版(24164)
- 图书(23801)
- 科技(22915)
- 贸(22697)
- 业大(22388)
- 技术经济(21870)
- 统计(21717)
- 理论(20825)
共检索到662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参考国外相关论题的重要文献,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储蓄—投资为分析研究问题的视角,同时考虑到中国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长期变动影响因素的可用于实证计量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长期变动的宏观基本面因素,按重要的程度依次为:滞后的净外国资产头寸、开放度指标、金融深化指标、实际经济增长率、政府预算收支差额各期滞后和贸易条件指数。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常账户 中长期变动 解释变量 结构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焦武
本文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双顺差"的事实,利用1981-2007年度中国国际收支时序数据和我们认为与之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中国的对外开放度指标和实际GDP的增长率数据,构建了多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及其子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之间,各账户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动态冲击响应和变量间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长华
以Hakkio&Rush(1991)和Husted(1992)的跨期模型为基础,本文研究了1990年到2010年中国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利用实际进出口值,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在整个样本期间中国的实际进出口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经常账户不满足跨期预算约束条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结构断点(struc-ture break),本文利用Gregory&Hansen(1996)结构断点检验方法,发现自2005年第2季度起,中国的进出口时间序列显现协整关系。这表明自2005年第2季度起,中国的进出口向可持续性调整。这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结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斌 刘颖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这是自中国入世以来经常账户季度记录首次出现逆差的情况。2019年经常账户再次恢复顺差。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的经常账户收支状态产生了长远影响。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引致外需疲软、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短期内中国经常账户大规模顺差状况难以持续。比较中国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发展路径,从长期看中国经常账户变动有望步入新常态,进入平衡波动阶段,整体维持在合理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长华
本文利用1970~2008年这39年间的国际经济数据考察经常账户盈余调整的国际经验后发现,经常账户盈余国家与赤字国家在数量上是不对称的,世界各国中,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的是少数,处于赤字状态的是多数;全球性经常账户高盈余状况不是一个持久和普遍的现象,通常仅持续4~5年;在全球范围内,经常账户盈余发生大幅快速调整的现象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因国家的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盈余 非参数检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凤荻 施建淮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影响。本文选取2002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的数据,对中国分类账户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和股票市场收益率对证券投资国际流动影响较大,全球风险变动对中国证券投资国际净流动基本没有影响;第二,相较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对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影响更大;第三,通过其他投资、遗漏资本以及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中国的"热钱"对于资金成本、全球风险以及资产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与房价上涨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凤荻 施建淮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影响。本文选取2002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的数据,对中国分类账户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和股票市场收益率对证券投资国际流动影响较大,全球风险变动对中国证券投资国际净流动基本没有影响;第二,相较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对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影响更大;第三,通过其他投资、遗漏资本以及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中国的"热钱"对于资金成本、全球风险以及资产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与房价上涨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第四,全球风险上升导致"热钱"净流出。文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龚剑玲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引起了国内普遍关注,关注的焦点是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认为应通过总量控制、减少顺差来实现合理的储备规模。其实,相比较于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更应关注的是外汇储备的合理性问题,并基于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存在来源结构不合理、成本较高以及运用收益较低的问题,合理外汇储备的关键是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翟晓英 刘维奇
持续、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彻底扭转中国经常账户失衡,迫在眉睫。文章基于居民消费能力的视角,对中国经常账户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能力是影响中国经常账户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居民消费能力、投资率、净国外资产比率和人口抚养比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其中居民消费能力是影响经常账户的重要因素且与经常账户余额/GDP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常账户 居民消费能力 主成分 协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孙旭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结构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绍保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1997Q4~2007Q1间的实际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性与货币替代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率则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即中国的货币替代更多的是出于保值需要,不具有投机性。此外,研究还表明,当前中国货币替代率的变化更多地则是受汇率以外的因素影响。
关键词:
名义汇率 汇率的波动性 货币替代 协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路遥 刘尧成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关键时机,而这也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环节。该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美国、英国、日本和瑞士四个重要的国际货币国家1995—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当前的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国际经验。分析发现:首先,稳定的宏观经济状态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坚实基础;其次,货币币值的提升,有助于增强货币的国际化地位;再次,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要逐步放开对于直接投资流入的管制,对于直接投资流出管制放开的同时要注重监管;最后,证券组合股权的流入、金融市场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金融深化的推进,都能够提升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基于上面的结论,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向东 欧恺 敖翔
本文选用1990~2005年期间我国六类能源的消耗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变化与其能源消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工业的产量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这一结论对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取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凌 邱光前
由于经济波动会对进出口贸易和消费投资产生影响,经济周期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变化是否存在内在的相关性有待严谨的实证分析。文章基于1991~2012年我国的两个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利用1980~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余额和世界相对于中国的GDP增长率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常账户余额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GDP增长率的信息冲击会导致经常账户余额持续波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汉君
汇率是影响贸易条件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研究人民币的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依据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汇率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过程符合J曲线效应;汇率是贸易条件的格兰杰原因被接受。
关键词:
协整分析 格兰杰检验 有效汇率 贸易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