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7)
2023(11423)
2022(9701)
2021(9059)
2020(7909)
2019(18346)
2018(18109)
2017(34317)
2016(18800)
2015(21744)
2014(21811)
2013(21845)
2012(20664)
2011(18820)
2010(18796)
2009(17971)
2008(18147)
2007(16282)
2006(14112)
2005(13052)
作者
(55184)
(46522)
(46472)
(44400)
(29625)
(22189)
(21160)
(18125)
(17572)
(16426)
(15968)
(15542)
(14874)
(14866)
(14865)
(14441)
(14020)
(13772)
(13493)
(13428)
(11730)
(11471)
(11230)
(10562)
(10494)
(10461)
(10366)
(10222)
(9362)
(9341)
学科
(80855)
经济(80746)
管理(56819)
(51986)
(42265)
企业(42265)
方法(37410)
数学(33438)
数学方法(33138)
(24287)
中国(24039)
(21292)
(20577)
(17712)
贸易(17703)
(17327)
业经(16133)
(15765)
(14793)
银行(14765)
(14236)
财务(14203)
财务管理(14155)
(14082)
(13642)
金融(13638)
(13520)
农业(13495)
企业财务(13393)
地方(12909)
机构
大学(281759)
学院(277299)
(123979)
经济(121615)
管理(103649)
研究(99863)
理学(88657)
理学院(87600)
管理学(86207)
管理学院(85661)
中国(78290)
(59989)
(59975)
科学(58310)
(51163)
(46988)
财经(46637)
研究所(46182)
中心(45237)
(42422)
(41444)
经济学(40087)
业大(39490)
北京(38539)
农业(37032)
经济学院(36151)
(35544)
(34817)
财经大学(34606)
师范(34490)
基金
项目(179909)
科学(141856)
基金(133351)
研究(130845)
(116596)
国家(115712)
科学基金(97981)
社会(85498)
社会科(81151)
社会科学(81129)
基金项目(69727)
(66875)
自然(61635)
自然科(60199)
自然科学(60176)
教育(60044)
自然科学基金(59165)
(57539)
资助(55432)
编号(51208)
成果(43287)
(42166)
重点(41213)
(38369)
(36995)
(36762)
国家社会(36692)
教育部(36253)
课题(35837)
科研(34812)
期刊
(135402)
经济(135402)
研究(86216)
中国(56951)
(48796)
学报(44062)
(42587)
科学(40750)
管理(37774)
大学(33568)
学学(31681)
农业(28347)
(28016)
金融(28016)
教育(25398)
财经(24190)
经济研究(22812)
技术(22405)
(20837)
业经(19208)
问题(18421)
(17470)
(16068)
国际(15072)
世界(14889)
技术经济(14099)
(13715)
统计(13606)
理论(13159)
(12092)
共检索到423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鲁鸣  
现阶段我国国防开支的规模和结构显现出明显的低效配置特征 ,表明国防预算制度运行处于非均衡态。实现国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制度障碍 ,来自于国防预算制度的主体缺陷 ,即主体缺位和主体多元并存。由此造成了我国国防预算运行中的利益主体结构不均衡 ,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动力结构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之间不一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泽民  郝万禄  孙兆斌  
一、引言国防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专项经费,是国防战略在经济上的体现,是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凝聚点,是国防政策的数字化。近年来,中国军费以较快幅度增长,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众说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茹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哲  张星  祁智宏  王庆娟  
当前国防部门预算制度在渐进变迁的过程中,面临着三重主要任务,即要从关注数目字管理功能逐步转型为关注公共治理功能、从支出过程控制导向逐步转型为支出结果导向、从合规型预算逐步转型为绩效型预算。国防部门探索实施预算中期管理制度,既是现代公共预算管理发展的趋势使然,也是适应国防预算自身制度特征和任务要求的必然选择。根据国防部门的职能任务、制度基础和政策目标特点,国防预算中期管理制度是包括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分解、中期财政规划管控、项目绩效评价等"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其中,统筹政策规划的制定过程与经济资源配置过程是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以及国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不断强化,汇率市场化回归终将成为必然。中国一直以来的强制性汇率制度供给常常引发制度供给过剩或制度供给不足,供给主导型的制度供给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稳定性与收益最大化的优势和在不同时期出现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的局限性。只有兼顾汇率制度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力求汇率制度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汇率市场化得以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银弟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对中国金融制度的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政府及其代表“政治银行家”在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王曦  
在现行制度背景下 ,本文从我国外汇市场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出发 ,建立了我国的外汇需求和供给函数 ;进而分析了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态势 ,讨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态势后面的微观行为原因。分析发现 :1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是必然的和经常的 ,不能形成市场均衡汇率。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现实汇率势必是扭曲的汇率 ,由此导致外汇资源的配置扭曲以及相应的真实资源配置扭曲。 2 .在汇率的稳定和调节机制上 ,当前汇率制度类似于“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我国汇率制度因此具有固定汇率制的特征 ,但不具备固定汇率制的汇率稳定机制———稳定的汇率预期。 3 .现行汇率制度构成对汇率政策的严重制约 ,调节国际收支不得不倚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域之间由于不同的省情、发展轨迹及改革开放的具体战略差异,诸多制度性质量不同影响和导致了各省域间的区域差异。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制度与我国省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我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本文从制度均衡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电价改革,为中国的电价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认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当前中国的电价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电价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进一步的制度变迁,即电价制度从非均衡走向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鲁鸣  王碧波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源配置上的集中体现是,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小,同时又能最大化地满足国防安全需求。实现这一均衡态的基本约束条件是建立政府与军方之间统一有效的国防预算机制。文章从分析国防支出与国防安全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通过建立政府与军方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资源在国防领域与经济领域的配置达到均衡态时国防支出的增长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评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机制以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基本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师文明  李晓敏  
本文研究了1978-2007年间中国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长期来看,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中国的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都没有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国防支出的增加主要用于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以及提高军人福利待遇上,从而对就业的影响很小。因此,我国国防支出应适当向军事领域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军事科研经费投入上倾斜,这样可以加速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本土化进程,进而加快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