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2)
2023(12345)
2022(9928)
2021(9237)
2020(7707)
2019(17311)
2018(16868)
2017(31700)
2016(17083)
2015(19360)
2014(19234)
2013(18994)
2012(17288)
2011(15613)
2010(15661)
2009(15137)
2008(15376)
2007(13820)
2006(12310)
2005(11732)
作者
(47443)
(39903)
(39862)
(37697)
(25535)
(18778)
(17875)
(15315)
(15167)
(14186)
(13820)
(13308)
(13133)
(12709)
(12615)
(12031)
(11896)
(11536)
(11348)
(11216)
(10043)
(9685)
(9561)
(9124)
(8943)
(8900)
(8801)
(8759)
(7934)
(7815)
学科
(82284)
(79973)
经济(79842)
(76243)
企业(76243)
管理(71021)
方法(32783)
(29108)
业经(28780)
(26354)
数学(24662)
数学方法(24507)
中国(22986)
(21307)
(20992)
财务(20970)
财务管理(20947)
企业财务(19860)
农业(18447)
技术(17082)
(16250)
(15742)
(15632)
(15503)
贸易(15493)
(15166)
(14595)
体制(14239)
理论(13400)
(12728)
机构
学院(255263)
大学(252641)
(118734)
经济(116877)
管理(102482)
理学(87358)
理学院(86530)
管理学(85713)
管理学院(85212)
研究(85050)
中国(70452)
(58115)
(52909)
财经(45331)
科学(45271)
(41487)
(41349)
(38671)
(38400)
中心(37721)
经济学(37283)
研究所(36792)
北京(33740)
经济学院(33497)
财经大学(33477)
业大(32087)
(30446)
农业(30079)
商学(30035)
商学院(29757)
基金
项目(160359)
科学(130146)
研究(121990)
基金(121210)
(103646)
国家(102725)
科学基金(90275)
社会(82988)
社会科(78767)
社会科学(78749)
基金项目(63034)
(59576)
自然(54961)
教育(54699)
自然科(53718)
自然科学(53704)
自然科学基金(52871)
(49535)
资助(48593)
编号(47233)
成果(38500)
(37709)
(36919)
(36518)
(36047)
国家社会(35906)
重点(35888)
(34342)
创新(33336)
教育部(33293)
期刊
(138188)
经济(138188)
研究(81641)
中国(52743)
(49575)
管理(44532)
(37858)
科学(34431)
学报(31732)
大学(26250)
(25974)
金融(25974)
农业(25932)
学学(24926)
财经(24263)
技术(23231)
业经(22681)
经济研究(22385)
教育(21947)
(21066)
问题(18011)
(16293)
(16070)
世界(15733)
技术经济(15061)
国际(14094)
现代(13196)
财会(13096)
会计(12145)
商业(11578)
共检索到39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袁为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默  
虽然在理论上,人们认为国营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私营企业所无法发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国营企业的营运实绩却不尽如人意。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人们仍认为终究不可能将全部国营企业都私有化。因此,如何评价与管理国营企业,必然成为政府高层次决策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新中国依靠强大的国家政治共识凝聚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大一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改革开放前经历了初步奠基时期、权力下放时期、权力上收时期、调整和探索时期四个阶段,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赶超奠定了体制基础。本文强调通过历史视角和全球视角来审视传统体制的内在优势、历史价值和深层问题,既看到这一"超级国家体制"在工业化初期的巨大体制优势,又看到这一体制已经包含的导致自身变革和超越的因素。本文提出"后发大国工业化阶段相关假说",认为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决定着国家的资源配置模式、宏观调节模式和微观主体独立性,从而建立了解释新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一个一以贯之的基本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叔莲  韩朝华  
读了日本今井贤一和小宫隆太郎主编的《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的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感到这是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企业改革、企业管理问题的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甚至可以说是一本必读书。小宫隆太郎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曾因提出改革前的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而震动我国经济学界,今井贤一和本书的其他许多作者也都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日本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一、国营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三大难点从1985年始,我国国营企业改革迈了几大步,先后实施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租赁制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使传统条块分割的封闭经济体制受到全面冲击而趋于解体,企业由过去的生产型迅速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生产经营开始面向市场,呈现出相对活力。可见这些改革措施的初始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上述措施的基本点主要着眼于政府的放权让利,以利益机制来刺激企业的活力。利益机制虽然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行为短期化”、“工资侵蚀利润”、技术改造进程放慢等一系列现象。事实表明,放权让利的效果已发展到了尽头,经营承包责任制只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铭石  
建国以来,我国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经历了“双轨制”、“全额信贷”、“双轨制”、“银行统管”四个阶段,处于最后阶段的“银行统管”是1983年开始实施的,这种制度是适应当时形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不断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它不利于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第一,企业对流动资金疏于管理,流动资金周转慢、效益差.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计划捆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上,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贷款由“银行统管”变成“银行统包”.据统计,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占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比重从1978年的57.7%上升到现在的80%以上,而商业企业达到了90%,外贸企业高达98%,在这种情况下,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民选  龙游宇  李晓红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分析改革的特点并进行经验总结。国企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交互作用,但强制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特点。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营者与政府反复博弈的过程。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最终实现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是改革所坚持的目标;政府的明智抉择是民间的改革创举得以推行的决定性因素;正确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树荣  
企业的本质在于合作剩余的创造和分配,而合作剩余索取权配置取决于要素所有者拥有的谈判力的强弱。历史地看,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强弱是随着技术条件和市场状况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企业制度也在不断演化。主流企业制度的演化大致经历了资本家主导式、经理主导式、专家主导式等几个阶段。但是,企业制度的演化并非是直线式进行的,"劳动雇佣资本"不可能成为企业制度演化的终极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祥松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叶祥松现代企业制度的起源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其中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古已有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公司制企业则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迄今只有400年的历史。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富华  
作者认为,国营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制度与发展商品经济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国营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企业的财产制度、领导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的创新.企业财产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包括对所有权的微观运用中的行使者或支配者、企业资产的独立性、企业资产运行中的风险责任、企业破产后的资产处理作出法律规定.企业领导制度的创新包括:确定董事会是企业最高决策机构;总经理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建立企业的监事会.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创新包括:国家控制工资总额,内部分配企业自主决定;企业职工实行招聘制;职工有权选择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勤虎  郭志勇  
谈现代企业制度白勤虎,郭志勇以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各项重大改革方案纷纷出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产权明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作者认为,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其主要内涵特征来说,可以概括为:产权明晰、责权清楚、利益明确、政企分开、平等竞争、科学管理、相互制衡、法制约束这8个方面,32个字。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涉及到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领导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生产指挥制度和保障制度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进行现代企业制改造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永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为了参考借鉴外国的经验,本刊特辟“现代企业制度国际比较”专栏,将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管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大家踊跃投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侯若石  
张维迎、厉以宁和吴敬琏等主流经济学家特别积极地主张在中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经过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张维迎等人的理论是片面的,其实践结果是害人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现代生产组织的唯一方式;新制度经济学不是解释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理论;股东主导不是公司治理的唯一模式;激励管理者不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唯一办法。目前,改造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改革的组成部分,其要义是企业制度的改革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它作为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方式对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发挥了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本文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其中的重要组织形式。由现在的工厂制改造为公司制就必须把过去搞活企业的思路转变为搞活资产,让企业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决不能再搞"翻牌公司"。为此,必须在切实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上狠下功夫,使企业真正能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实现对资产的有效运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当前要认真研究解决企业用自有资金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的归宿问题.可以考虑把其中一部分界定为企业法人财产的增值,一部分划为两金(公积金、公益金),一部分直接量化到职工个人,作为国家对职工赠送部分股权,但要明确作出若干限定,如只能分红,不能转让一类的;还要切实解决企业的历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