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6)
2023(10533)
2022(8449)
2021(8361)
2020(7020)
2019(16386)
2018(15932)
2017(30546)
2016(16410)
2015(18644)
2014(18702)
2013(18579)
2012(16975)
2011(15157)
2010(15258)
2009(14074)
2008(14204)
2007(12202)
2006(10578)
2005(9674)
作者
(46334)
(38649)
(38453)
(37143)
(24745)
(18383)
(17459)
(14985)
(14531)
(13785)
(13320)
(12933)
(12651)
(12372)
(12271)
(11824)
(11467)
(11108)
(11007)
(10954)
(9621)
(9445)
(9420)
(8794)
(8710)
(8669)
(8562)
(8201)
(7820)
(7731)
学科
(71411)
经济(71349)
管理(49348)
(46830)
(38731)
企业(38731)
方法(36192)
数学(33068)
数学方法(32497)
(30176)
中国(22316)
(17599)
(15256)
财务(15217)
财务管理(15168)
(15124)
企业财务(14540)
(14022)
贸易(14014)
(13785)
(13553)
业经(13228)
财政(12943)
(12155)
银行(12143)
(11510)
(11321)
金融(11320)
农业(11310)
理论(11114)
机构
大学(235231)
学院(232453)
(103980)
经济(102193)
管理(88503)
研究(82809)
理学(76579)
理学院(75763)
管理学(74249)
管理学院(73827)
中国(65705)
(55065)
(50030)
科学(49083)
(42148)
财经(40696)
研究所(38180)
(37298)
中心(36438)
(36126)
经济学(34136)
北京(32397)
(32178)
业大(31805)
经济学院(30731)
财经大学(30446)
(29801)
农业(28370)
(28169)
师范(27882)
基金
项目(155292)
科学(123389)
基金(116999)
研究(110186)
(103490)
国家(102789)
科学基金(87846)
社会(72829)
社会科(69342)
社会科学(69324)
基金项目(59849)
自然(56837)
(56392)
自然科(55654)
自然科学(55643)
自然科学基金(54688)
教育(51220)
资助(50390)
(49061)
编号(41318)
(36099)
重点(35353)
成果(34128)
(32280)
国家社会(32144)
(32127)
教育部(31172)
科研(30357)
创新(30225)
中国(30017)
期刊
(107117)
经济(107117)
研究(72906)
中国(47761)
(46835)
学报(36689)
科学(34531)
管理(33369)
(31623)
大学(28351)
学学(26903)
(21987)
金融(21987)
农业(21866)
教育(21582)
财经(21441)
经济研究(20388)
技术(19564)
(18486)
统计(14471)
业经(14186)
问题(14084)
(13445)
(13235)
(12685)
世界(12238)
技术经济(12102)
国际(11565)
决策(11402)
(10897)
共检索到34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枫  张圆  陆洲  
基于国民财富与资本组合管理的视角,借助资本适宜比率、关键资本识别和自然资本转换模式,评估了我国财富积累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路径,并考察了省际差异。研究发现:资本比率是由资源禀赋与投资模式共同决定的;从替代弹性与增长贡献两条路径来看,社会资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本;我国的财富积累整体处于可持续路径,但少数资源富裕省区对自然资源损耗的补偿不足,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应摆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与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贡献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枫  
"财富-福利等式"表明国民财富与社会福利具有理论等价关系,是评估发展可持续性的最优指示器。我国国民财富研究相对滞后,总量测度与结构分析都亟待深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依据国情优化关键参数的设定,改进了我国国民财富与分类资本估算,并剖析了省际国民财富结构以识别其演进模式。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有别,省际国民财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民财富结构先由自然资本主导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进而转变为人力资本主导,最终迈入社会资本主导。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禀赋与发展阶段做好"投资组合管理",以此来提升国民财富并优化其结构从而改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振宇  贺建林  
从重商主义财富论、国富论到劳动价值论、市场价值论、能量价值论,它们理论中关于衡量世界财富的标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笔者认为太阳能值财富理论在真正意义上找到了衡量世界财富的尺度。由于美国能值货币比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美国在与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每年获得的超额利润达3904亿美元。美国是通过资源出口国的贡献来支撑其生产率的增长与其高消费格局的。2006年全年我国大陆能值财富流失超过5.35×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8425.2亿美元。为了减少我国外贸能值财富的流失和外汇储备的缩水,笔者提出了四点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分配比例失衡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创新概念,这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非常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征。中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如何在确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且紧迫的任务。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重要性在于,以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引导财富积累,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广泛的财富获取途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水平。这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明伟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虚拟资本带来的价值化积累迅速扩大,并超过使用价值形式的积累。该文主要通过阐述虚拟资本积累财富的社会属性解释其实现机制,并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解释虚拟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财富结构效应。表明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之间保持协调的重要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身份经济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再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早有研究显示中国客观上达到中间群体标准的人中普遍存在主观上身份不认同的现象,并且这种不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之前的研究并未拓展到就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挖掘并融合现有理论视角,并依托2 060份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中间群体主观身份认同下移情况明显,财富积累状况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要大于收入对其的影响。除直接影响外,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还会通过压力感知间接实现,即压力感知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财富积累正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划分各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苗一梅  
充分掌握人脉信息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完整的人际关系包含三个阶段,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事实上,在人脉的建立上,如果只是倾向于等待人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宇辉  彭希哲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加拿大学者Mathis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测量可持续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支持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土地 (生态足迹 )与该区域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态承载力 )相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然后对中国 2 0 0 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 1.4743 5hm2 ,而人均承载力只有 1.0 5 3 0 6hm2 ,生态赤字为 0 .42 12 9hm2 ,中国发展具有强不可持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金翠  刘俊民  王月红  吴成强  
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大省 ,经济的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其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站稳脚跟 ,发挥龙头作用。从真实储蓄率和真实投资率的角度分析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 ,可以看出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但也存在人力资源流失、资源配置和管理不合理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欧阳峣  
研究目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计,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利用该方法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TFP增长缓慢,年均增长1.64%,生产阶段TFP的增长是其主要推动力。各时间段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归因于生产阶段TFP差异。通过对8类经济增长模式之间优劣进行单边检验,发现大多数模式不存在显著性优劣差异。研究创新:将污染排放物的综合利用纳入TFP测算体系,提出Network-IOSP指数法,并从生产阶段和环境治理阶段进行分解,打开了TFP增长的黑箱,并比较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性。研究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TFP增长的源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从才  
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之一。资本积累有不同的方式,如农业中的强制积累,工业部门的储蓄来源,以及用通货膨胀的办法积累资本等。不同的积累方式伴随着不同的流通行为,本文对不同的积累模式下的流通行为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王武德同志的著作《创建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探索与实践》最近出版,这是一本在总结河北省石家庄市近年来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形成的专著,也是作者20年来探索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结晶,是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治理的优秀成果。自古以来,村级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治理单位,绝大部分乡村治理职能实际上是由村级组织来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文轩  
根据居民财富积累公式,利用WID数据从财富来源贡献度、财富源头结构两个层面对中国与参照国的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从财富来源贡献度看,各国形成了储蓄为主型、财产增值为主型、相对平衡型三种积累结构,中国属于相对平衡型。从财富源头结构看,劳动收入是各国居民积累财富的主要源头;相比参照国,中国居民财富源头结构表现出财产增值占比较高、资本收入占比较低等特点。引申分析表明,储蓄率对财富积累的速度与结构有重要影响,资本作用于财富积累的形式关系到财富积累质量,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贬值是财富积累不稳定的主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