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8)
- 2023(14890)
- 2022(12867)
- 2021(12498)
- 2020(10431)
- 2019(24592)
- 2018(24210)
- 2017(46984)
- 2016(25296)
- 2015(28648)
- 2014(28555)
- 2013(28194)
- 2012(25840)
- 2011(23337)
- 2010(23228)
- 2009(21357)
- 2008(20944)
- 2007(18080)
- 2006(15801)
- 2005(14120)
- 学科
- 济(102887)
- 经济(102781)
- 管理(69312)
- 业(66394)
- 企(57253)
- 企业(57253)
- 方法(50259)
- 数学(44493)
- 数学方法(43789)
- 中国(28281)
- 农(24665)
- 制(24071)
- 财(23839)
- 银(23505)
- 银行(23358)
- 业经(23060)
- 行(22011)
- 学(21819)
- 贸(19767)
- 贸易(19750)
- 易(19292)
- 融(17887)
- 金融(17886)
- 地方(17512)
- 理论(17167)
- 农业(16290)
- 和(15644)
- 务(15292)
- 技术(15290)
- 财务(15215)
- 机构
- 大学(358127)
- 学院(354875)
- 济(145283)
- 经济(142341)
- 管理(140974)
- 理学(122177)
- 研究(121805)
- 理学院(120813)
- 管理学(118463)
- 管理学院(117825)
- 中国(96895)
- 京(77110)
- 科学(75377)
- 财(65283)
- 所(61254)
- 农(58396)
- 研究所(56329)
- 中心(55098)
- 财经(53086)
- 业大(52882)
- 江(49774)
- 北京(49287)
- 经(48548)
- 农业(46163)
- 范(45563)
- 师范(45123)
- 经济学(44721)
- 院(43888)
- 州(41144)
- 经济学院(40294)
- 基金
- 项目(244698)
- 科学(192645)
- 基金(179486)
- 研究(176103)
- 家(157522)
- 国家(156295)
- 科学基金(133942)
- 社会(110962)
- 社会科(105317)
- 社会科学(105286)
- 基金项目(94282)
- 省(93024)
- 自然(88473)
- 自然科(86516)
- 自然科学(86497)
- 自然科学基金(84942)
- 教育(81413)
- 划(79548)
- 资助(75989)
- 编号(70182)
- 成果(56930)
- 重点(54791)
- 部(54720)
- 发(51203)
- 创(50752)
- 课题(48552)
- 创新(47369)
- 科研(47148)
- 教育部(47010)
- 国家社会(46101)
- 期刊
- 济(151084)
- 经济(151084)
- 研究(106921)
- 中国(66640)
- 学报(57507)
- 科学(53651)
- 农(52126)
- 管理(51671)
- 财(48155)
- 大学(43319)
- 学学(40880)
- 融(40818)
- 金融(40818)
- 教育(38535)
- 农业(35334)
- 技术(30538)
- 财经(26224)
- 经济研究(25561)
- 业经(23001)
- 经(22413)
- 问题(19594)
- 业(19533)
- 理论(17526)
- 技术经济(17309)
- 图书(17292)
- 科技(16724)
- 统计(16710)
- 贸(16324)
- 版(15907)
- 实践(15791)
共检索到52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景莲 陈华
基于国外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最新研究,详述了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国际经验及研究进展,强调了在我国银行业调整和开放加快、系统性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的紧迫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基本框架。
关键词:
银行脆弱性 预警模型 国有银行 国际经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华
本文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基本框架。文中强调了在银行调整和开放加快、系统性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的紧迫性。仅靠对国有银行的监管不足以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有效的预警系统必须对综合指标和核心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在简介西方银行脆弱性研究现状基础上,详述了其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国际经验及其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框架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晨升 李军 童超
在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全国各地信贷企业担保圈风险相继爆发,担保圈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区域性、系统性信贷风险管控的重点。借鉴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将矩阵识别与担保圈网络的脆弱性分析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脆弱性分析模型,测度了风险阈值的合理边界。从三个阶段分析和测度,第一阶段通过矩阵识别出所有的信贷企业担保圈,第二阶段借鉴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进行风险分类,第三阶段通过脆弱性分析预测出担保圈内违约风险最大的信贷企业。调用某省商业银行信贷企业数据库,利用该银行SAS审计信息分析系统,绘制出2016年该省某经济开发区内所有信贷企业的担保圈关系图,并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提出风险化解措施。实证结果与该省商业银行信贷监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贷企业 担保圈 风险预警 脆弱性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晨升 李军 童超
在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全国各地信贷企业担保圈风险相继爆发,担保圈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区域性、系统性信贷风险管控的重点。借鉴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将矩阵识别与担保圈网络的脆弱性分析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脆弱性分析模型,测度了风险阈值的合理边界。从三个阶段分析和测度,第一阶段通过矩阵识别出所有的信贷企业担保圈,第二阶段借鉴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进行风险分类,第三阶段通过脆弱性分析预测出担保圈内违约风险最大的信贷企业。调用某省商业银行信贷企业数据库,利用该银行SAS审计信息分析系统,绘制出2
关键词:
信贷企业 担保圈 风险预警 脆弱性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煜 凌铃 罗猛
银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出"故障",其根源在于其内在的脆弱性。脆弱性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银行以致金融和经济危机。从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着笔,重点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程度、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舒缓建议,并运用VAR模型就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对金融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阐述影响我国银行业脆弱性的因素构成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出我国银行业的季度脆弱性趋势。
关键词:
银行体系 脆弱性 VAR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德磊 赵定涛
本文对各种银行脆弱性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整合后,选择4个核心指标对1985~2005年的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进行判断,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近2年的脆弱性程度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能否保持和巩固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蜕变,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课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表明,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均与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高于宏观经济指标。一个良性互动的经济和金融体系,是银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诗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本文在简介西方银行脆弱性研究现状基础上,详述了其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国际经验及其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国有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框架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路路 郑新奇 张春晓 吕永强
城市脆弱性评价预警是城市脆弱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以资源型城市唐山作为案例,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框架构建了城市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引入惩罚型变权模型对2000—2014年城市脆弱性的警情进行评价测度,结合GM(1,1)模型对2015—2020年城市脆弱性警情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变权模型能够有效满足资源型城市脆弱性预警研究;2)2000—2014年,唐山城市脆弱性预警指数由0.449上升至0.716,警度等级呈下降态势,从"重警"演变为"轻警",警情指示灯由"橙灯"演变为"蓝灯";3)2015—2020年唐山城市脆弱性预警等级预测结果为"轻警"变为"无警",警情指示灯为"蓝灯"变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钰
利用1985~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汇率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GDP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进口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正向变化关系;各项贷款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成反向变化关系。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较显著的因素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汇率增长率,以及进出口增长率。
关键词:
银行 脆弱性 Logit模型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关键词:
银行 脆弱性 危机 传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金玲
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从解决法人治理、不良资产处置及资本金补充等问题入手,作者同时认为,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辅之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等相关政策改革。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国有商业银行 改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俊仰 周飞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了巨大冲击,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体系脆弱性包含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中,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银行体系对于任何国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艳芬 陈守东 邵志高 杨东亮
银行体系脆弱性是在银行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银行体系内多种风险的积聚状态。本文分析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周期性与内生性特征,构建出月度核心测度指数,识别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运用平滑区制转移模型(STAR)研究其动态演化路径,并利用自助抽样法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较高,并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上振荡;其动态变化路径是非单调积聚的,从高区制状态返回到低区制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未来一段时期的银行体系脆弱性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银行体系脆弱性 核心测度 区制转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俊仰 周飞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了巨大冲击,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银行体系脆弱性包含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中,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银行体系对于任何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