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7618)
- 2022(6197)
- 2021(6292)
- 2020(4991)
- 2019(12080)
- 2018(12043)
- 2017(22491)
- 2016(12304)
- 2015(14119)
- 2014(14091)
- 2013(13705)
- 2012(12894)
- 2011(11785)
- 2010(11991)
- 2009(11371)
- 2008(11776)
- 2007(10244)
- 2006(9706)
- 2005(9552)
- 学科
- 济(52011)
- 经济(51928)
- 管理(29702)
- 业(26533)
- 企(23663)
- 企业(23663)
- 制(21328)
- 银(20359)
- 银行(20214)
- 方法(20183)
- 中国(19024)
- 行(18935)
- 数学(17189)
- 数学方法(16981)
- 融(13348)
- 金融(13348)
- 财(13239)
- 农(12915)
- 业经(12740)
- 度(12099)
- 制度(12096)
- 贸(11797)
- 贸易(11784)
- 易(11576)
- 体(11416)
- 业务(10072)
- 理论(9862)
- 体制(9797)
- 学(9122)
- 银行制(8718)
- 机构
- 大学(172935)
- 学院(168204)
- 济(81317)
- 经济(79808)
- 研究(65912)
- 中国(61067)
- 管理(59775)
- 理学(48610)
- 理学院(48048)
- 管理学(47482)
- 管理学院(47144)
- 财(41984)
- 京(38967)
- 科学(33553)
- 所(32925)
- 财经(31472)
- 中心(29986)
- 研究所(29114)
- 经(28792)
- 经济学(27626)
- 北京(26638)
- 江(26476)
- 银(24659)
- 经济学院(24593)
- 银行(23670)
- 农(23603)
- 财经大学(23574)
- 范(23253)
- 师范(23109)
- 院(23077)
- 基金
- 项目(96805)
- 研究(77285)
- 科学(76637)
- 基金(71452)
- 家(61088)
- 国家(60594)
- 科学基金(51240)
- 社会(50378)
- 社会科(47731)
- 社会科学(47720)
- 教育(37114)
- 基金项目(35461)
- 省(33029)
- 资助(30777)
- 编号(30507)
- 划(29043)
- 自然(28898)
- 自然科(28201)
- 自然科学(28194)
- 成果(27907)
- 自然科学基金(27736)
- 部(24225)
- 中国(23168)
- 课题(22649)
- 重点(22556)
- 国家社会(22344)
- 教育部(21754)
- 性(21361)
- 发(20679)
- 大学(19934)
共检索到296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银行改革组 陆磊
本文对当前的国有银行改革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对国有银行改革的讨论应立足于其初始条件,国有独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相容,国有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边界——金融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第二,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国有银行改革应遵循两种截然相异的路径:完全的股份制或国有独资,而国有控股将导致较高的道德风险;第三,机构利益的独立性并非国有银行的专有问题,通过激励机制设计应该保持国有独资银行的利益从属于中央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第四,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改革思路下会具有“历史包袱”和“历史财富”的或然双重性质,关键在于能否从时间序列上观察银行绩效;第五,银行改革成本只能是...
关键词:
国有银行 银行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光辉
国有银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一些国家 因此发生了银行危机。而此前全球曾有过国有化浪潮。虽然国有银行效率比民营银行 低,但经验研究却表明,国有银行与银行危机之间没有或很少有因果关系;而且由于有政 府信誉担保不易发生挤兑。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实际上是政府逐步放弃控制权的过 程,但切不可因效率而忽视金融稳定;简单地依靠所有权变更无法解决国有银行脆弱性问 题;而且,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时要谨防金融主权失控风险。
关键词:
民营化 国有化 效率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在大型国有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更具突破性的举措是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极大改变了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和职能配置结构,对于优化大型国有银行内部运作流程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1978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相对而言,改革都是浅层次的,大都是在转变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上做文章,是一些表面上、形式上的变化,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及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因此,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依然过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业绩不甚理想、垄断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差。“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晓东 刘越飞
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家股依然占据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有效运作。国有银行今后的股权改革方向是国家逐步让出控股股东的位置,而由国内民间资本控股。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风险是否会加大,关键是银行监管水平是否跟得上。把四大国有银行改造成为民营银行后,虽然四大银行分支机构众多,但法人只有四家,我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应该基本能满足需要。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产权改革 后上市时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平 殷小斌
中国国有银行经历了多次改革而未能实现预期的商业化改革目标,甚至在其股份制改革后也很难说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本文利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互补视角对此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金融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国有银行改革是在与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中实现的。
关键词:
国有银行制度 金融域 制度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羽 李黎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经济研究》自1955年创刊,迄今已走过了40年历程。值此喜庆之际,我们开设了纪念创刊40周年的笔谈栏目,邀请了长期关心和支持本刊的部分经济学家题词,或就他们各自近期研究的领域撰文。本刊分两期登出这些笔谈文章,题词集中在下期刊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柳小曼 符遐龄
按照科斯定理,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产权结构的选择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变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干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权制度的效率问题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四大国有银行,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之余因各种制度原因现已陷入困境之中。如何确保它们走出困境是目前金融改革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积极对策是:一是做好理论探索。二是深化投资主体改革。三是优化配置资源。四是适时调整监管策略。
关键词:
制度 改革 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有源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协调改革刘有源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金融体制为之服务;在物随钱走、经济高度货币化的时代,没有金融的市场化,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因此,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呈高度正相关。漠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王秀山 白钦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野华 卓贤
中国渐进改革的平稳推进得益于新增改革成本能很快地被财政支付或通过国有银行转移,对渐进改革走势影响更大的是被转移至银行的存量成本。实证数据显示,国有银行财务重组中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客观上形成了对这一成本的发现机制,但现行的财务重组方案并没有对所有成本进行最终支付,而大量采取了“后摊”与“隐性负债”的处置方式,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体现,其结果是改革成本向国家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再次转移。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承担改革成本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的可行性,但由此造成的估值损失应该及时进行确认和记录的会计操作,中央财政预算要反映央行因参与财务重组而导致的实际资本下降。
关键词:
国有银行 财务重组 渐进改革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凤萍
目前, 国有企业改革步步深入, 各项改革措施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金融体制改革却明显滞后, 这势必阻滞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要改变这一困境, 促进国有银行转变经营机制, 首先要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 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其次是要明确国有银行的市场主体及法人地位, 淡化其行政色彩; 最后是国有银行要参与企业改制、改组的全过程, 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 制定和纠正企业在转机建制中逃避银行贷款债务的行为。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银行 经营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磊
国有商业银行在上市之前借助外部咨询机构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体制。但是,随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再造,原来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将首先探讨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薪酬体系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