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6)
- 2023(15271)
- 2022(12856)
- 2021(12199)
- 2020(10331)
- 2019(23941)
- 2018(23704)
- 2017(45347)
- 2016(24633)
- 2015(27665)
- 2014(27414)
- 2013(27222)
- 2012(24756)
- 2011(22251)
- 2010(22098)
- 2009(20652)
- 2008(20521)
- 2007(17754)
- 2006(15888)
- 2005(14465)
- 学科
- 济(105394)
- 经济(105259)
- 业(93116)
- 企(84537)
- 企业(84537)
- 管理(83571)
- 方法(47164)
- 数学(37757)
- 数学方法(37416)
- 财(32454)
- 业经(32186)
- 农(31227)
- 中国(28302)
- 制(23159)
- 务(22783)
- 财务(22723)
- 财务管理(22696)
- 农业(21606)
- 企业财务(21505)
- 技术(20039)
- 贸(19582)
- 贸易(19570)
- 和(19189)
- 易(19082)
- 理论(18703)
- 体(17674)
- 学(17674)
- 划(17549)
- 地方(17459)
- 策(17426)
- 机构
- 学院(350036)
- 大学(349175)
- 济(149505)
- 经济(146727)
- 管理(143871)
- 理学(123608)
- 理学院(122361)
- 管理学(120763)
- 管理学院(120110)
- 研究(117332)
- 中国(91907)
- 京(75324)
- 财(69426)
- 科学(69022)
- 所(58205)
- 财经(54911)
- 农(54468)
- 研究所(52663)
- 中心(51751)
- 江(50854)
- 经(50171)
- 业大(48961)
- 北京(48327)
- 经济学(44780)
- 范(43651)
- 师范(43323)
- 农业(42470)
- 院(42330)
- 财经大学(40741)
- 州(40618)
- 基金
- 项目(231800)
- 科学(184259)
- 研究(174013)
- 基金(170144)
- 家(146773)
- 国家(145500)
- 科学基金(126504)
- 社会(111253)
- 社会科(105482)
- 社会科学(105454)
- 基金项目(90011)
- 省(88275)
- 自然(80568)
- 自然科(78732)
- 自然科学(78715)
- 教育(78648)
- 自然科学基金(77367)
- 划(73784)
- 编号(70428)
- 资助(69759)
- 成果(57024)
- 部(52246)
- 重点(51121)
- 创(50126)
- 发(49456)
- 课题(47852)
- 国家社会(46246)
- 创新(46145)
- 教育部(45339)
- 人文(44267)
- 期刊
- 济(168225)
- 经济(168225)
- 研究(109482)
- 中国(66921)
- 管理(57140)
- 财(55496)
- 农(50470)
- 学报(48834)
- 科学(48286)
- 大学(38054)
- 教育(37754)
- 学学(35624)
- 农业(35219)
- 融(31685)
- 金融(31685)
- 技术(31603)
- 业经(28112)
- 财经(27638)
- 经济研究(26928)
- 经(23799)
- 问题(21735)
- 业(20772)
- 技术经济(19236)
- 贸(17491)
- 现代(17204)
- 世界(17192)
- 理论(16694)
- 科技(16117)
- 图书(16044)
- 商业(15417)
共检索到52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鸿雁 汪安佑
1978年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如扩权让利等,近年来,政府又进行了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仍然未能得到根本的转变。其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最关键的是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认识和理论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①认为“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形式,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②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可以实行股份制;③认为国有企业都能做到“政企业分开”。事实上,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重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国用
国有企业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推进需要新思路、前瞻性和大气魄。文章围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从研究意义、国外实践、基本框架和实施要点等方面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从一般性与异质性的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定位与功能的重新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要求和统筹兼顾与重点推进现实性五个方面,论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从分类改革动因、主要分类标准、目标功能确定、分类监管模式出发,概述国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实践及其启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基本框架 实施要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明华 杨丹 杜雯翠 焦豪 谭玥宁 苏然 方芳 黄晓丰
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为基本思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国有企业基于目标和功能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并实际走访调研七家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探索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调研企业普遍认可国有企业分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虽然三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社会功能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其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却没有因"类"制宜。文章因此以调研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国有企业未来可行的改革方向和治理机制设计方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分类治理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娜 庄玲玲
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国企改革关注的重点。分类改革后国有企业分类治理问题是新阶段国有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石。因其业务板块的双重性,城投控股兼具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特点,这类特殊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方向和分类治理机制更加复杂。从微观视角对城投控股的发展历程和治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可为新形势下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辅
从企业功能着眼分类改革国有企业董辅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最近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就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一种不同于现行改革的思路。一、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系中国的经济能否稳定增长和改革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传谌 陈黎黎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时代契合度的比较分析,提出传统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维度分类体系有必要引入党建和经理人制度等新范畴作为中观维度,以党建工作为平台树立国有企业开拓创新意志,以经理人制度为基础树立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与此同时,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与TPP、TTIP等国际市场规则相适应,政府应当加紧推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由履行向制度内化转型,将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升级到2.0版本,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打造"优质企业"品牌效应,以便融入国际市场秩序、引领制定
关键词:
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内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启明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李启明一、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从企业单位数看,国有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不到20%,但资产总额占70%左右,从业人员和销售收入均占60%左右,销售税金占7...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宇亮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既是市场主体,要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国有企业又是负有保持经济发展不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利用其影响力和控制力,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双重的目标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和分类治理。特别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为适应新常态,将构建新的经济格局、政企关系、经营机制,融合国有企业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通过研究完全竞争性和准公益性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差别,分析部门职能的差异,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分类治理。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新常态组织 机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明确清晰的改革思路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国有企业进行行业布局调整 ,划分企业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区别对待的分类改革模式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行业调整 分类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由于缺少应有的理论指导,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绝对成功。"摸着石头过河"搞国有企业改革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是不能成功的。当前,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业类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出竞争性企业与非竞争性企业的分类应是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的最重要内容。之后,开创并稳步地推进分流改革,将现有的非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全部制度演化为公营企业。而开创性地分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公营企业改革将是积极、能动地高度理性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最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有必要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一样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营企业 分类改革 分流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玉军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既有两分法也有三分法和四分法,虽莫衷一是,但也有共识,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分类要充分考虑竞争性、公益性、营利性和战略性。如果同时兼顾所有,必然存在国有企业"不可能三角"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一般和特殊的原理,对企业进行分类。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具有特殊性。同时,国有企业又追求增值,具有一般性。公营企业是为实现特定目的的特殊企业法人。同样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目前中国没有区分国有企业和公营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承担了企业自身的责任,还承担了公营企业的所有职能。因此,分类改革需要按照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营企业 分类改革 不可能三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德胜 李洪侠
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社会职能和维护公共利益,又要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保值增值。国企改革本质目的就是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结合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主要问题、最新国企改革的探索、国企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思路,并基于此界定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一)当前改革是为更好发挥国企双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丽琴 陈少晖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深化国资改革,推进分类治理,从而促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进入具体推进阶段,但仅给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中仍面临较多问题。该文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依据出发,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主三辅"分类维度,并按照一定标准将各维度进行量化赋值,增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现实推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分类改革 维度构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立人
分类决策:国有企业解困和改革之路沈立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国有企业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国有企业的问题成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二是开工不足,亏损不少。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必须双管齐下,不能只顾其一、不顾其二。但是,两者又...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毅
国有企业改革要摆脱"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与民争利"、"薪酬高低"等的困扰,必须承认其既有一般企业的性质,又有公益企业的性质,还有特殊企业的性质。如果按一般的市场竞争主体进行改革,必然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从逻辑上看就行不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从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出发,根据国企承担的功能推进分类改革,建立不同的产权和经营管理模式。对于承担公益功能的企业,应走"国有国营"的路子;对于承担特殊功能的企业,应走"国民结合"的路子;对于承担盈利功能的企业,则走"让民经营"的路子,并且通过有计划地出让股权使国有资本向公益和特殊企业集中。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体制 国有企业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