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3)
- 2023(10408)
- 2022(8401)
- 2021(8033)
- 2020(6774)
- 2019(15513)
- 2018(15321)
- 2017(28779)
- 2016(15617)
- 2015(17789)
- 2014(17610)
- 2013(17420)
- 2012(15913)
- 2011(14108)
- 2010(14546)
- 2009(13988)
- 2008(14448)
- 2007(12818)
- 2006(11762)
- 2005(11413)
- 学科
- 业(76291)
- 济(72853)
- 经济(72746)
- 企(71275)
- 企业(71275)
- 管理(61983)
- 方法(29469)
- 业经(26997)
- 财(26814)
- 农(24278)
- 数学(21690)
- 数学方法(21474)
- 中国(21298)
- 制(20071)
- 务(19255)
- 财务(19233)
- 财务管理(19208)
- 企业财务(18150)
- 农业(17088)
- 技术(16196)
- 策(15434)
- 体(15389)
- 贸(14542)
- 贸易(14532)
- 易(14230)
- 划(14171)
- 和(13646)
- 体制(13586)
- 理论(13352)
- 企业经济(12299)
- 机构
- 学院(228647)
- 大学(224017)
- 济(107708)
- 经济(105997)
- 管理(90857)
- 研究(77105)
- 理学(76251)
- 理学院(75570)
- 管理学(74788)
- 管理学院(74338)
- 中国(66134)
- 财(53144)
- 京(48069)
- 财经(40461)
- 科学(40105)
- 所(38330)
- 经(36848)
- 江(35590)
- 中心(34427)
- 农(33671)
- 研究所(33636)
- 经济学(33235)
- 北京(31692)
- 经济学院(29790)
- 财经大学(29643)
- 州(27810)
- 业大(27252)
- 院(27164)
- 范(26578)
- 商学(26503)
- 基金
- 项目(135483)
- 科学(109240)
- 研究(105677)
- 基金(100300)
- 家(84953)
- 国家(84155)
- 科学基金(74098)
- 社会(70100)
- 社会科(66494)
- 社会科学(66477)
- 基金项目(51777)
- 省(51099)
- 教育(48242)
- 自然(44453)
- 自然科(43490)
- 自然科学(43478)
- 自然科学基金(42802)
- 划(41808)
- 编号(41553)
- 资助(41340)
- 成果(34312)
- 业(32481)
- 部(31846)
- 创(31317)
- 重点(30211)
- 国家社会(29910)
- 发(29678)
- 课题(29099)
- 制(28586)
- 创新(28383)
- 期刊
- 济(129960)
- 经济(129960)
- 研究(77947)
- 中国(49242)
- 财(45992)
- 管理(41873)
- 农(32985)
- 科学(27581)
- 融(26519)
- 金融(26519)
- 学报(24927)
- 教育(24375)
- 技术(23441)
- 农业(22512)
- 财经(21888)
- 业经(21664)
- 大学(20995)
- 经济研究(20914)
- 学学(19534)
- 经(19130)
- 问题(17016)
- 贸(15591)
- 世界(14766)
- 业(14565)
- 技术经济(14232)
- 国际(13775)
- 财会(11986)
- 现代(11892)
- 会计(11359)
- 经济管理(11077)
共检索到371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与思路设计赵晓雷一、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在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中,重要的是对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如果核心问题设定不同,那么所使用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结论就会不同。从目前的讨论看,关于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大体有两种意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守昆 梁洪基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3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迄今为止,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原则问题的模糊不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障碍。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必须厘清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起点、目标等基本原则性问题的认识。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垄断引致的权利不平等,不是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及其经营者;国有企业改革的利益取向是国家或全民,而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的职工。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所有制 责任主体 利益取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友清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南充市人民政府吕友清一、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历史债务过重,富余人员过多。在地、市及其以下的企业中,资不抵债的企业已经超过50%,95%的企业欠银行逾期贷款;一般企业都有占职工总数的35%以上的富余人员,致使人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映梧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黑龙江大学熊映梧国企改革为什么举步维艰?改革15年来,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改革明显地落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今真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国企改革的许多困难,盖源于改革的思路是要维持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企大摊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选择章昌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种临界状态,那么,这个临界点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这场改革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或政企分开管理方法的建立,而是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一场挑战,所以,这场改革令每个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经济主体是凭借各自的经济权利索取收益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因此,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自愿形成,都是不同经济主体在遵循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前提下,通过签定一组契约而实现的。市场里的企业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之所以会形成经济组织,或以组织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是因为合作的方式比分散的方式能获取更多或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经济组织的日益宠大与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李石泉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是否已经理顺用“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题目做文章,必然遭来非议。因为有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已经明了,再提理顺改革思路至少是多此一举。然而,我还是坚持认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仍有必要;换言之,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启明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李启明一、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从企业单位数看,国有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不到20%,但资产总额占70%左右,从业人员和销售收入均占60%左右,销售税金占7...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怀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赵日强
本文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规条例、试点情况、理论误区、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季娅倩
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太高 ,尤其是国有企业特有的股东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代理层次多、监督成本高、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决策偏差大而成本高昂 ,成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净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阻碍了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的产生。同时 ,股东与经营者之间 ,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 ,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也要大大超过规范的股份公司。这些问题使得国有企业难以达到规范股份公司的效率。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培育真正的股东 ,同时要规范企业参与者的行为 ,政府也应当为此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代理成本 权责一致 行为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放生
为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日前国资委牵头制定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进入完善和调整阶段,正待上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有望今年出台。其内容将包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可预见的是,2014年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将包含国企分类监管、股权激励、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国资等方面。此轮国有企业改革将往何处走?企业决策者、HR、第三方机构又该如何调整姿态,积极应对?下面我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树立的改革方向出发,谈谈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难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功翔
纵观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争论,存在主张私有化、反对私有化,和强调竞争比产权更重要三种思路。联系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实际,我们认为:私有化不是万能的、国有企业并非天然的低效率应是基本共识。因此,要坚定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信心。我们提出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不是指搞好所有的国有企业,在现阶段我们认为要立足于中央企业和省(市)管企业,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目标。本文还详细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方向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