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5)
- 2023(14259)
- 2022(11883)
- 2021(11007)
- 2020(9523)
- 2019(21660)
- 2018(21241)
- 2017(40350)
- 2016(21768)
- 2015(24882)
- 2014(24349)
- 2013(24385)
- 2012(22709)
- 2011(20408)
- 2010(20610)
- 2009(19454)
- 2008(19819)
- 2007(18060)
- 2006(15699)
- 2005(14535)
- 学科
- 济(100466)
- 经济(100364)
- 业(91704)
- 企(83046)
- 企业(83046)
- 管理(78082)
- 方法(45169)
- 数学(36083)
- 数学方法(35827)
- 业经(31099)
- 财(30693)
- 农(30235)
- 中国(27378)
- 技术(23727)
- 务(22179)
- 财务(22147)
- 财务管理(22116)
- 农业(21109)
- 企业财务(20933)
- 制(20823)
- 贸(19911)
- 贸易(19897)
- 易(19406)
- 和(17610)
- 理论(17226)
- 策(16908)
- 划(16675)
- 地方(15782)
- 学(15387)
- 银(15365)
- 机构
- 学院(321641)
- 大学(318032)
- 济(144543)
- 经济(142002)
- 管理(128847)
- 理学(110018)
- 理学院(108925)
- 研究(107761)
- 管理学(107587)
- 管理学院(106960)
- 中国(86303)
- 京(67359)
- 财(65571)
- 科学(62160)
- 所(54458)
- 农(53769)
- 财经(51897)
- 江(49326)
- 中心(49233)
- 研究所(49016)
- 经(47181)
- 业大(44682)
- 经济学(44504)
- 北京(43107)
- 农业(42324)
- 经济学院(40273)
- 州(38495)
- 财经大学(38151)
- 院(38080)
- 范(37984)
- 基金
- 项目(204799)
- 科学(163304)
- 研究(153173)
- 基金(149932)
- 家(129610)
- 国家(128490)
- 科学基金(111243)
- 社会(99726)
- 社会科(94672)
- 社会科学(94647)
- 省(79903)
- 基金项目(78849)
- 教育(69551)
- 自然(69523)
- 自然科(67990)
- 自然科学(67971)
- 自然科学基金(66884)
- 划(66279)
- 编号(60910)
- 资助(60643)
- 创(48545)
- 成果(48490)
- 部(46754)
- 重点(46148)
- 发(45079)
- 创新(44548)
- 业(43768)
- 国家社会(42062)
- 课题(41850)
- 教育部(40449)
- 期刊
- 济(161973)
- 经济(161973)
- 研究(96940)
- 中国(66012)
- 财(55149)
- 管理(52746)
- 农(49661)
- 科学(44531)
- 学报(44208)
- 大学(34155)
- 农业(34003)
- 技术(32252)
- 学学(32221)
- 教育(31733)
- 融(30626)
- 金融(30626)
- 财经(27079)
- 业经(26925)
- 经济研究(26457)
- 经(23551)
- 业(22070)
- 问题(21272)
- 技术经济(20705)
- 贸(19021)
- 世界(17462)
- 国际(16342)
- 科技(16157)
- 现代(15519)
- 商业(15346)
- 财会(15077)
共检索到49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国祥 李元旭
本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门研究课题。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有影响的国际组织,都先后开展了对于技术创新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并采取了许多促进和引导技术创新趋于深化的政策、法律和组织措施,以期通过技术创新,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均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界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技术创新的含义、战略、宏观环境作了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戎锋 马红心 冷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预期和创新成功概率预期形成了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而技术推力、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要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必须从国有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 ,构建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下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其思路是 :(1)强化国有企业内在激励措施 ;(2 )强化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3 )强化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士强 张兆响 耿殿明
本文认为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具有 :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 ;技术创新的主要方面是产品创新 ;知识密集型行业创新数量高于其它行业 ;R&D机构落户企业并增大投入 ;政府行为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等特征。要加快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 :( 1)加深对技术创新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前提 ;( 2 )技术创新需要政府行为的推动 ;( 3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 ;( 4)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是人才 ;( 5)改善技术创新环境 ,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涂霖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金辉 曹萍
本文认为 ,阻碍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 :( 1)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 2 )有效投融资机制梗阻 ,导致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 3 )现行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阻碍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1)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 ;( 2 )确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4)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 ;( 5)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 ,建立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心之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 ,不是一个简单而容易的过程。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目前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业化 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海宁 汪红梅
国有企业的利润在最近几年明显增长,但实证分析表明其主要利润来源高度依赖于个别行业的行政垄断,而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普遍提高。行政垄断的保护使得国有企业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却严重地阻碍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行政垄断 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益 李垣
长期以来,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常常被认为不愿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十多年来,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的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大中型企业负担沉重、创新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不能与产业变化相适应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展,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