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3)
2023(11022)
2022(8685)
2021(8199)
2020(6744)
2019(15593)
2018(15443)
2017(28545)
2016(15499)
2015(17385)
2014(17169)
2013(16848)
2012(15351)
2011(13725)
2010(14017)
2009(13323)
2008(13747)
2007(11994)
2006(10892)
2005(10442)
作者
(41312)
(34572)
(34459)
(32876)
(22367)
(16364)
(15628)
(13395)
(13191)
(12440)
(11940)
(11617)
(11435)
(11008)
(10991)
(10574)
(10319)
(9944)
(9928)
(9534)
(8816)
(8393)
(8321)
(8059)
(7835)
(7765)
(7616)
(7577)
(6902)
(6783)
学科
(75076)
(73230)
经济(73121)
(70947)
企业(70947)
管理(60637)
方法(30503)
业经(27443)
(25860)
(23301)
数学(22201)
数学方法(22073)
中国(20639)
(18756)
财务(18749)
财务管理(18735)
(18451)
企业财务(17745)
农业(16653)
技术(16092)
理论(15366)
(15022)
(14857)
(13978)
(13871)
贸易(13859)
(13824)
(13551)
体制(13114)
企业经济(12531)
机构
学院(224709)
大学(221402)
(106904)
经济(105309)
管理(90389)
理学(76610)
理学院(75916)
管理学(75273)
研究(75211)
管理学院(74824)
中国(63449)
(51684)
(47287)
财经(39907)
科学(38952)
(36480)
(36474)
(34291)
经济学(33754)
中心(32942)
研究所(32351)
(32009)
北京(30785)
经济学院(30304)
财经大学(29432)
(26762)
商学(26748)
(26635)
商学院(26513)
(26384)
基金
项目(136706)
科学(110876)
研究(107632)
基金(101799)
(86269)
国家(85449)
科学基金(75561)
社会(71996)
社会科(68316)
社会科学(68300)
基金项目(52443)
(51133)
教育(49561)
自然(44682)
自然科(43681)
自然科学(43671)
自然科学基金(43032)
编号(42620)
(41929)
资助(41130)
成果(34783)
(32627)
(32452)
(32096)
国家社会(31183)
重点(30680)
(29751)
课题(29536)
(29270)
创新(29062)
期刊
(125313)
经济(125313)
研究(75542)
中国(48516)
(44413)
管理(40434)
(30639)
科学(27689)
教育(26343)
学报(24510)
(23752)
金融(23752)
技术(22843)
财经(21701)
农业(21096)
大学(20771)
经济研究(20692)
业经(20367)
学学(19286)
(19009)
问题(16228)
(14751)
世界(14617)
(14519)
技术经济(13925)
国际(12894)
现代(11579)
财会(11292)
会计(10844)
经济管理(10520)
共检索到35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国用  
国有企业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推进需要新思路、前瞻性和大气魄。文章围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从研究意义、国外实践、基本框架和实施要点等方面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从一般性与异质性的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定位与功能的重新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要求和统筹兼顾与重点推进现实性五个方面,论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从分类改革动因、主要分类标准、目标功能确定、分类监管模式出发,概述国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实践及其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海波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总之,直到今天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国企改革并没有真正、完全到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丽琴  陈少晖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深化国资改革,推进分类治理,从而促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进入具体推进阶段,但仅给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中仍面临较多问题。该文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依据出发,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主三辅"分类维度,并按照一定标准将各维度进行量化赋值,增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现实推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本文对公有产权和个人产权做了比较研究 ,认为只要按市场要求 ,实现公有产权可分解到个人产权 ,同时使政府、行政主管作为原公有产权积极所有者转为消极所有者 ,向公有产权中引入个人产权 ,让一批自然人股东持相对集中的大股 ,就能实施对国有企业产权改制根本性的突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健  
经济学理论对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解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张大致分为市场环境说、公司治理说和产权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在政策和实践层面不断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力度加大。这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的制度变迁,在分类标准、混合方式、股权比例、国资证券化率、治理结构、投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员工激励、配套措施等具体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环境建设、政府职能变革、意识形态支持以及改革的灵活性将是今后改革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鸿雁  汪安佑  
1978年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如扩权让利等,近年来,政府又进行了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仍然未能得到根本的转变。其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最关键的是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认识和理论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①认为“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形式,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②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可以实行股份制;③认为国有企业都能做到“政企业分开”。事实上,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重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岳阳  
社会主义制度有三方面的优势:可以纠正私有制造成的资本人为稀缺、催生合作性生产组织的出现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便是实践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目前这一实践存在不足,如利用资产稀缺性谋利,企业内部缺乏合作关系,以及二次分配制度未能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等问题。因此,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应确立新的评价体系,放宽个别行业的准入机制,推行国有企业核心经理人的去行政化,调整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实行以国企利润抵消个人所得税的二次分配制度改革等,从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明华  杨丹  杜雯翠  焦豪  谭玥宁  苏然  方芳  黄晓丰  
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为基本思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国有企业基于目标和功能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并实际走访调研七家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探索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调研企业普遍认可国有企业分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虽然三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社会功能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其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却没有因"类"制宜。文章因此以调研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国有企业未来可行的改革方向和治理机制设计方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菁  
浙江国有经济的比重在全国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之列。改革开放以后,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比重更是不断下降。进入“十五”时期趋于稳定,维持在稍高于20%的水平。目前呈现出比重低、总量大,布局与结构合理,效益良好和增量活跃等特点。浙江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国有经济小省跃变成为现在的国有经济大省,总量和运营效率、效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这个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最发达的省份里,如此局面对国企改革是有启示意义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祥  张应语  薄晓东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法国是拥有国有企业较多、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本文介绍了法国国有企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的动态轨迹,指出了法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时法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尤其是对其比较成功的分类管理、股权转让及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总结了法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和值得借鉴以及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有关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速建  
中国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1993年11月至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与采取"尊重事实、允许试错"的基本改革方法、选择"渐进式"的基本改革路径、采用"自适应"的基本改革机制密不可分。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德禄  
本文通过国外高技术大公司内部创业和中国国有企业创办孵化器的探索实践和对国有企业建立孵化器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孵化器这个模式,实现以科技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孵化器是国有企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功翔  董梅生  
2018年9月14—16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沿论坛在安徽工业大学隆重召开。论坛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安徽工业大学共同举办,《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国资报告》杂志社协办,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和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承办。来自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湖北省大冶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中国商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