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63)
- 2023(20522)
- 2022(17340)
- 2021(16264)
- 2020(13682)
- 2019(31305)
- 2018(30674)
- 2017(58614)
- 2016(31651)
- 2015(35573)
- 2014(35063)
- 2013(34692)
- 2012(31553)
- 2011(28316)
- 2010(28129)
- 2009(26178)
- 2008(26095)
- 2007(22829)
- 2006(20113)
- 2005(18168)
- 学科
- 济(131654)
- 经济(131467)
- 业(109799)
- 管理(106784)
- 企(97445)
- 企业(97445)
- 方法(59389)
- 数学(48916)
- 数学方法(48332)
- 财(40803)
- 农(39047)
- 业经(36980)
- 中国(34924)
- 制(29718)
- 务(27690)
- 财务(27609)
- 财务管理(27563)
- 农业(26367)
- 企业财务(26181)
- 贸(24011)
- 贸易(23993)
- 学(23886)
- 易(23376)
- 技术(22874)
- 理论(22637)
- 和(22467)
- 地方(22013)
- 体(21770)
- 划(21463)
- 银(20735)
- 机构
- 大学(450569)
- 学院(450472)
- 济(187933)
- 经济(184232)
- 管理(181960)
- 理学(156963)
- 理学院(155351)
- 管理学(152926)
- 管理学院(152079)
- 研究(147423)
- 中国(115519)
- 京(95487)
- 财(89918)
- 科学(87350)
- 所(72134)
- 财经(71461)
- 农(70872)
- 中心(67116)
- 江(65657)
- 经(65187)
- 研究所(65167)
- 业大(63960)
- 北京(60206)
- 经济学(57351)
- 范(56078)
- 师范(55561)
- 农业(55258)
- 院(53677)
- 财经大学(53250)
- 州(52312)
- 基金
- 项目(302738)
- 科学(240852)
- 研究(224032)
- 基金(223201)
- 家(193164)
- 国家(191545)
- 科学基金(166589)
- 社会(144448)
- 社会科(136942)
- 社会科学(136908)
- 基金项目(117490)
- 省(115829)
- 自然(106840)
- 自然科(104414)
- 自然科学(104390)
- 教育(102636)
- 自然科学基金(102545)
- 划(97036)
- 资助(91441)
- 编号(90213)
- 成果(73061)
- 部(68087)
- 重点(67167)
- 创(64230)
- 发(63461)
- 课题(61435)
- 国家社会(60421)
- 创新(59590)
- 教育部(59199)
- 制(58675)
- 期刊
- 济(207704)
- 经济(207704)
- 研究(134921)
- 中国(86189)
- 财(72629)
- 管理(71208)
- 学报(66138)
- 农(65808)
- 科学(63559)
- 大学(51981)
- 学学(49111)
- 教育(45640)
- 农业(45332)
- 融(40902)
- 金融(40902)
- 技术(40164)
- 财经(35977)
- 业经(34684)
- 经济研究(32977)
- 经(30969)
- 问题(27085)
- 业(25495)
- 技术经济(23036)
- 贸(21486)
- 现代(21137)
- 版(20876)
- 理论(20639)
- 世界(20472)
- 科技(20439)
- 财会(20006)
共检索到66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连福 王元芳 沈小秀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最大的特点,并且是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的平衡力量。本文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治理、董事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双向进入"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董事会效率正相关,而"交叉任职"可以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但董事长担任党委书记不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我国优化政企关系、党企关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党委会 公司治理 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元芳 马连福
抑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加强监督,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监事机构——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视角,探讨其作为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平衡力量,能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研究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而与监事会、高管层的"双向进入"可以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且党委副书记兼任董事长、监事长或总经理有助于抑制代理成本的产生;党委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以通过影响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
关键词:
党委会 内部人控制 代理成本 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婷 段华友 杨兴柳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能有效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并且该促进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差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控制人层级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中央国企,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地方国企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此外,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是通过改善内部环境、强化内部监督的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正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之间的权利、责任配置关系以及上述人员共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这种"三会一层、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模式必然涉及国家部委出台的内部控制系列规范与党的系列条例两套体系之间的有机融合问题。文章从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目标设定、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克服董事长凌驾于内部控制体系之上等视角全面论述了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党委(党组) 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条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博 宣扬 潘飞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2006-2012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博 宣扬 潘飞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2006-2012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陈艳霞 吕振伟 谢一丹
以2009—2018年沪深A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手工搜集的党组织治理数据,实证检验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2)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或者经理层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但党组织参与监事会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3)内部控制质量在党组织参与治理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荣
<正>国有企业作为承担着国计民生基础保障的重要经济组织,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运行和国势昌盛,其稳健发展无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强舸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十八大以来,"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已在大多数国有企业落地。基于经验材料,文章系统分析"讨论前置"的历史脉络、实践困境、制度目标,探讨制度设计方案,并从整体上论述了其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广乾 田野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如何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党组织建设和公司治理内涵来看,两者分属不同的研究范畴,但二者是构成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的核心要素。本研究首先,剖析国有企业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从股权利益结构、所有者虚位、内部人控制、监事会功能、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总结深化改革阶段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其次,构建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和方式,分析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后,总结党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 公司治理 作用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云宏 马帅
基于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效果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中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在全样本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公益类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决策嵌入和执行嵌入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好;在商业类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监督嵌入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在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前提下要"因企制宜",积极探索分类改革背景下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平阳 秦瑞齐
本文依据现代企业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讨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对企业"内部人"的监控模式,以指导当前我国的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内部人控制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斌
:由于国有企业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必要的股权约束机制和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的缺乏,形成了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治理这一问题,必须依据成因,对症下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人控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中建 柳新元
一、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相关界定 1.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是谁?钱颖一(1995)认为,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就是指企业的经理人员以及企业的职工,因为在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经理人员要想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需经过职工公开的支持和默许,他们更易与职工结成联盟。其直接证据是经理经常屈从于职工增加工资的压力(在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本文基于卖方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国有企业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与没有参与公司治理情况相比),国有企业在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的并购溢价水平会相对较高;(2)当国有企业党组织成员参与董事会或监事会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当党组织成员参与高管团队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3)在卖方为地方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卖方为中央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