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2)
2023(16359)
2022(13896)
2021(12955)
2020(10949)
2019(25148)
2018(24382)
2017(46395)
2016(25601)
2015(28848)
2014(28286)
2013(27999)
2012(25711)
2011(23396)
2010(22947)
2009(20686)
2008(20094)
2007(17218)
2006(14873)
2005(12988)
作者
(74841)
(62254)
(61841)
(58761)
(39466)
(29849)
(27888)
(24574)
(23839)
(21973)
(21178)
(21169)
(19598)
(19523)
(19223)
(19185)
(18715)
(18557)
(17848)
(17844)
(15701)
(15210)
(15066)
(13983)
(13956)
(13715)
(13662)
(13649)
(12498)
(12227)
学科
(103296)
经济(103186)
管理(69560)
(66631)
(55515)
企业(55515)
方法(49925)
数学(44398)
数学方法(44027)
中国(30972)
(26851)
(24887)
业经(23408)
(21992)
(21206)
贸易(21197)
(20621)
地方(18201)
农业(18113)
(17761)
技术(16380)
环境(15739)
理论(15648)
(15410)
财务(15348)
财务管理(15322)
(14922)
(14908)
银行(14837)
企业财务(14583)
机构
大学(364072)
学院(361452)
(148141)
经济(145319)
管理(140623)
研究(126367)
理学(123291)
理学院(121885)
管理学(119846)
管理学院(119218)
中国(91972)
科学(79512)
(77553)
(64873)
(64632)
(64328)
研究所(59500)
业大(58484)
中心(55657)
财经(53295)
农业(51599)
(50016)
北京(49039)
(48892)
(47538)
师范(46993)
经济学(45806)
(45389)
经济学院(41600)
财经大学(40106)
基金
项目(256008)
科学(201410)
基金(187292)
研究(182633)
(166361)
国家(165026)
科学基金(140080)
社会(116134)
社会科(110205)
社会科学(110177)
基金项目(99350)
(98060)
自然(92434)
自然科(90328)
自然科学(90301)
自然科学基金(88736)
教育(85538)
(84661)
资助(77260)
编号(72520)
重点(58310)
(57629)
成果(57195)
(54440)
(53166)
课题(50984)
创新(49681)
科研(49613)
教育部(49273)
国家社会(48572)
期刊
(150576)
经济(150576)
研究(103400)
中国(66373)
学报(64619)
(57248)
科学(57056)
管理(49093)
大学(47928)
(46492)
学学(45431)
教育(41897)
农业(39921)
技术(32408)
(27971)
金融(27971)
财经(26215)
经济研究(26024)
业经(23593)
(22480)
(21583)
问题(19988)
科技(17928)
(17369)
(17240)
技术经济(17020)
图书(16904)
业大(16804)
理论(16188)
世界(15578)
共检索到513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福前  武文琪  
本文利用近十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对工资决定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与部门内的蓝领和白领职业工资差异,以及跨年度的表现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白领职业劳动者的工资优势中约70%以上来自人力资本优势,约30%来自报酬率差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较为明显,同时,人力资本因素和报酬率因素对工资差异的贡献在工资分布区间不均匀。在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更多地由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补偿性工资差异决定:而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更多地受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工资结构显示出集中性,在其工资分布的低端,白领劳动力工资的制度性溢价明显,而在其工资分布的高端,一系列规范政策的出台使得白领劳动力工资较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润东  付光新  李煜鑫  
本文利用2004和2009年CHNS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及工资差异的变动。工资决定的分位数回归表明,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上部门之间存在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分解表明,部门间的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劳动力禀赋特征的差别。本文通过教育和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因素对部门工资决定和差异进行分析,阐释了中国经济市场化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层面显露的新特征及其理论含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帅  
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分配差异,这些差异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所有制结构上存在着市场分割。引起这一问题的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是合理的分配差异,而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会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偏离市场化水平,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劳动力市场效率,是不合理的分配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目标;遵循市场原则,强化人力资本报酬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创建公平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建立了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中工资方程的双重样本选择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性别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东北地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国有部门还是在非国有部门,女性工资水平均低于男性工资水平,前者的性别工资差异明显低于后者的性别工资差异;性别歧视是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国有部门中的性别歧视程度明显高于非国有部门中的性别歧视程度;在国有部门中性别歧视主要来源于部门内部同工不同酬的工资歧视,而在非国有部门中性别歧视主要来源于劳动参与和部门选择带来的就业歧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  
该文利用2000-2014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垄断、要素非对称扭曲二者与中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两部门)的工资差距及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国有部门的要素非对称扭曲并不必然引起两部门的工资差距,行政垄断和要素非对称扭曲的结合才是引起两部门工资差距的根本原因。同时,分地区的实证检验结果还发现,越落后的地区,行政垄断和要素非对称扭曲的程度越高,其对于两部门工资差距(及其失业率)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该视角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同时说明两部门工资差距的时空差异。因此,打破行政垄断,纠正国有部门的要素非对称扭曲将有利于缩小工资差异和提高就业率,实现两部门协调、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车伟  薛欣欣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后,本文发现,我国国有部门的工资优势中有80%以上来自于人力资本的优势,这说明人力资本在国有部门的工资决定中已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人力资本对工资差异的贡献在工资分布区间并不均匀,它随着工资从高分位点到低分位点逐渐降低,与此对应的是工资溢价随工资从高分位点到低分位点逐渐升高。从工资差异看,在工资分布的高端——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密集区,工资差异完全体现为人力资本的差异,而在工资分布的低端——低技能劳动力的密集区,工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力资本无法解释的,也即溢价。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有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伟  刘爱军  
中国的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存在一定的工资差异。根据1999~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由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融资能力不同,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显著扩大了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尤其是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中的集体经济部门的工资差异。这一结论说明金融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兴  王芳  
本文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运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解方法对1989-2009年间我国国有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距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在1989-2009年的三个时期内,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再扩大的V型趋势,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和职业等影响因素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方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造成;然而新世纪以来,虽然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但已不是造成当前部门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雪娟  余向华  
中国改革进程中,国有部门与我国体制的先天亲和性,使得其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备受关注。以这种差异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为研究对象,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及反事实分位数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改革阶段部门工资差异的异质性分布和来源问题。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经历了从折价到溢价的演变,工资分布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的演变,改革早期国有部门工资过分集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消解,各分位点上普遍存在的溢价在2009年后开始缓解并回落。分位分解发现,国有部门通过门槛提升形成的劳动者特征差异,在早期不是主要差异来源,但后期则逐渐占据了主导,表明国有部门通过进入壁垒,部分维持了工资差异。部门工资差异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改革阶段性和政策相关性,研究为认识和化解部门工资差异问题提供了结构性的详细数据支持和相关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义  
为了降低成本并实现高管有效激励我们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随着非国有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如何保留、激励、吸引高管人员成为非国有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研究,同时结合我国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对非国有控股上市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合理设计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提供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亓寿伟  刘智强  
本研究实证探讨了我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异。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性别工资差异存在"地板效应"而非普遍认为的"天花板效应",且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异明显低于非国有部门。在对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系数差异(即歧视),人力资源禀赋所造成的差异很小。因此,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特别是非国有部门中存在的歧视,是缩小收入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凌  卢洪友  
本文通过1980—2005年间的样本数据,揭示1980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财政收入方面,受地区经济差异加大的影响,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差异有扩大态势,而分税制改革有助于缩小省际间财政收入差异。在财政支出方面,1995年以后财政支出差异呈上升趋势,这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分税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前者的作用远远大于后者。因此,缩小省际间财政差异的途径除转移支付外,还应当主要致力于缩小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许倩  
文章以2007—2010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成国有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两组,采用经典的Vogt模型对样本进行非效率投资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过度现象显著的存在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与此相反,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显著的投资不足现象。另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不存在由于融资约束导致的非效率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