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8)
2023(10132)
2022(8843)
2021(8379)
2020(7233)
2019(17044)
2018(16668)
2017(31775)
2016(17244)
2015(20172)
2014(20086)
2013(20193)
2012(19299)
2011(17671)
2010(17811)
2009(16837)
2008(17045)
2007(15096)
2006(13298)
2005(12141)
作者
(51477)
(43073)
(43072)
(41074)
(27617)
(20767)
(19872)
(16741)
(16270)
(15213)
(14733)
(14586)
(13966)
(13670)
(13652)
(13344)
(13032)
(12771)
(12416)
(12410)
(10893)
(10544)
(10423)
(9811)
(9738)
(9728)
(9539)
(9539)
(8676)
(8667)
学科
(76805)
经济(76723)
管理(48402)
(44150)
方法(35934)
(34068)
企业(34068)
数学(31623)
数学方法(31385)
中国(22855)
(20543)
(18345)
贸易(18338)
(18016)
(17953)
(16439)
环境(15677)
(13885)
业经(13744)
农业(13383)
(13310)
金融(13308)
地方(13262)
(13246)
(12499)
银行(12474)
(12033)
(11751)
(10430)
理论(10110)
机构
大学(263555)
学院(257567)
(116799)
经济(114706)
管理(96931)
研究(96378)
理学(82734)
理学院(81774)
管理学(80580)
管理学院(80091)
中国(74403)
(57298)
科学(56974)
(51425)
(49917)
研究所(45613)
(43855)
中心(43252)
财经(41399)
(37801)
经济学(37723)
北京(37223)
(37049)
业大(36523)
农业(34741)
(34506)
经济学院(34196)
师范(34193)
(33774)
财经大学(30796)
基金
项目(168440)
科学(131955)
基金(124183)
研究(122969)
(109786)
国家(108604)
科学基金(90792)
社会(79716)
社会科(75606)
社会科学(75580)
基金项目(64760)
(61359)
自然(56797)
自然科(55323)
教育(55303)
自然科学(55301)
自然科学基金(54345)
(53570)
资助(52208)
编号(48418)
成果(40789)
(39604)
重点(38610)
(37107)
国家社会(34500)
(33981)
教育部(33705)
中国(33421)
课题(33174)
科研(32569)
期刊
(125478)
经济(125478)
研究(77928)
中国(50764)
学报(41589)
(38858)
(38763)
科学(38197)
管理(33563)
大学(30643)
学学(28428)
农业(26868)
教育(23948)
(23455)
金融(23455)
经济研究(20978)
财经(20727)
技术(19944)
(17952)
(17899)
问题(17595)
业经(17527)
国际(17285)
(16348)
世界(15738)
图书(14462)
资源(13918)
技术经济(13073)
统计(12474)
(12121)
共检索到391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世界人口超过1亿以上国家中,目前中国国家资源环境的安全状态仅略优于日本,处在10个人口大国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定位在: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考虑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考虑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严格人口控制×(推进资源深度化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扩展资源国际化+改善环境基础+强化全民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刘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 ,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 ,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 ,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 ,建议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谷树忠  姚予龙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结构、质量、数量、空间、价格、技术、制度等。分析了国家资源安全的主体目标导向性、实现过程可调控性、发展演化的长期性、空间层次差异性和系统内外互动性等特性。构建了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政策法律等子系统在内的国家资源安全的系统分析框架。运用PSR模型,进行了国家资源安全系统动力学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高地  成升魁  于贵瑞  高旺盛  
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付出一定环境代价的基础上 ,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 ,未来我国将处于世界发展格局的工业文明边缘极 ,注定将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更为敏感 ,我国对国际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强 ,其它国家的“中国威胁感”增强。鉴于上述基本趋势 ,中国未来资源安全以不出现重大资源危机为目标相对合理 ,在争取资源安全策略方面应采取的方式为 :①逐渐调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 ,使之适应自然资源短缺的现实 ,使整个经济体系资源利用效率化 ;②科学地养护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基础 ,提高自然资源供给能力 ,使其免遭不可恢复的破坏 ;③全面增强各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建造有利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剑飞  饶紫梦  王雅枫  
资源安全是现代社会安全领域的新内容,国际社会国家间资源争夺愈演愈烈。我国国内资源条件的变化,资源敏感性越来越强,资源安全成为我国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资源审计是随着外界审计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出来的新的审计领域,本文从审计本质、资源审计主体与资源安全主体的分布层级以及资源审计功能,论述了资源审计可以在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资源审计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实现机制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体现的主要主体和功能有所不同,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使用大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而我国又是以“世界工厂”为由崛起的。因此,受制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约束,无论从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耕地资源不足与谷物出产率低的双重矛盾,威胁国家粮食安全;(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世界因为淡水资源引发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水矛盾突出,水生产率低,农业用水占用过多水资源;(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与贸易中心;(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结构长期以煤炭消费为主并有增长势头,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耗潜力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在欧盟推进开发"欧洲资格框架"的进程中,德国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发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试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八级结构总体国家资格框架,以增加德国资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资格间的渗透性。嵌入德国元素和以四维目标构建等级标准,多方参与、平等协商、凝聚共识是德国开发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的重要特点。德国国家资格框架仍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格框架,纳入到资格框架中的职业资格还不能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和劳动力市场价值,资格框架功能需要完善,在今后5年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成升魁  
论文系统探索了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并初步划分了不同类型国家资源安全。作者认为资源安全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相互均衡的产物,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范畴。资源安全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安全、区域性安全和地方性安全。按时间序列和资源生产与消费等,还可以将资源安全划分为短期资源安全、中期资源安全和长期资源安全,以及资源净出口国的资源安全和资源净进口国的资源安全。资源安全因其短缺或稀缺而来,并且首先表现为对石油安全的担忧。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家资源安全的涵义、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最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七大基本策略,即资源保护战略、资源流通战略、资源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阴秀琦   李晓宇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曾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要求确保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近三年,在大国博弈加剧、能源转型、地缘冲突升级和疫情的影响下,战略性矿产价格运行机制、波动幅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定价逻辑和供应风险特征呈现出新的金融化、武器化的特点,给中国资源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
关键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庆  汤克明  
"金砖国家"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相近,其经济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梳理了除我国之外的"金砖四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历史进程,总结分析了各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城  彭水军  
全球碳排放空间或减排责任的公平分配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考虑各国的消费侧和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本文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28个发达国家和12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11种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并与传统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其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而发展中国家恰好相反;从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来看,研究期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发达国家存在大量的环境服务净出口,即存在突出的"南北资源环境负荷转移"问题;发达国家生产侧人均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地区),而在消费侧人均指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曲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希望通过价格和财税杠杆,维护我国资源安全,力促中国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源安全状况、安全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资源审计,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禹钧  
据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呈现出起伏不定的特点。例如81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处于峰顶,82年至85年趋向缓和,而自86年起又出现高峰。分析发展中国家资本大量外逃的原因,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一、资本外逃规模按照西方国家估算资本外逃的国际收支帐户法(Balance of Payments Accoants Approach),一国居民所取得的外国资产(不包括官方储备)加上错误与遗漏,就构成这一国家资本外逃的实际规模。在这里,错误与遗漏是用来衡量那些记录不详的资本外逃情况。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