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0)
2023(7535)
2022(6135)
2021(5948)
2020(4696)
2019(10779)
2018(10217)
2017(18394)
2016(9764)
2015(11193)
2014(10855)
2013(10768)
2012(10233)
2011(9622)
2010(9504)
2009(8806)
2008(8822)
2007(7544)
2006(6700)
2005(6359)
作者
(28117)
(23685)
(23582)
(22568)
(15476)
(11497)
(10549)
(9164)
(9084)
(8272)
(8254)
(8036)
(7871)
(7773)
(7607)
(7385)
(6975)
(6884)
(6802)
(6436)
(6099)
(5712)
(5598)
(5492)
(5423)
(5250)
(5150)
(4861)
(4721)
(4679)
学科
(46413)
经济(46351)
管理(22927)
(22257)
方法(19273)
(17584)
企业(17584)
数学(16533)
数学方法(16397)
中国(16331)
(11497)
(11039)
(10921)
贸易(10913)
(10720)
业经(9098)
(8792)
(8280)
(7608)
金融(7605)
(7541)
银行(7525)
(7377)
农业(7345)
理论(7001)
(6741)
关系(6653)
地方(6639)
(6528)
环境(6523)
机构
大学(151780)
学院(145505)
(70732)
经济(69728)
研究(59883)
管理(51225)
中国(45880)
理学(44019)
理学院(43457)
管理学(42867)
管理学院(42592)
科学(33937)
(33162)
(30857)
(29993)
研究所(27621)
中心(24986)
财经(24905)
经济学(24672)
(23096)
(22807)
经济学院(22080)
北京(21478)
(21238)
(20586)
师范(20389)
(19677)
财经大学(18886)
业大(18432)
科学院(18234)
基金
项目(97407)
科学(78131)
基金(74930)
研究(71575)
(67461)
国家(66543)
科学基金(55443)
社会(49059)
社会科(46476)
社会科学(46467)
基金项目(37693)
自然(33415)
教育(32640)
自然科(32637)
自然科学(32622)
(32558)
自然科学基金(32102)
资助(30508)
(29713)
编号(25909)
(23880)
中国(22883)
重点(22848)
成果(22624)
国家社会(22596)
(21204)
教育部(20827)
(20191)
大学(19016)
创新(19000)
期刊
(76668)
经济(76668)
研究(49215)
中国(30968)
学报(24555)
科学(23613)
(22454)
(21108)
管理(20694)
大学(18710)
学学(17495)
教育(16228)
农业(14550)
经济研究(13702)
财经(13640)
(12985)
金融(12985)
(12070)
(11092)
世界(11063)
问题(10473)
技术(10383)
国际(10167)
(9298)
业经(8647)
(7074)
技术经济(6733)
资源(6353)
社会(6342)
经济问题(6315)
共检索到226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金富  杨博文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国家起源、国家职能和国家制度的科学论述及中国实际国情,中国国家职能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它是从中国社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是从中国国家起源与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在中国特殊的国家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从而体现了中国国家职能形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制度逻辑。应当运用理论、历史与制度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国家职能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科学阐明中国国家职能形成的基本逻辑,构造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东方形态,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职能理论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有效推进国家治理、更好执行国家职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本质上都是处于生成中的物质物体,是永不停息物质运动的现实过程,永远变化生长的物质运动承载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实际本质与丰富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一重逻辑是整体自然成长论,整体自然成长是指自然界的发展、人的实践和人的思维的现实性发展共同行进。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二重逻辑是自然世界价值论,它强调自然世界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人的劳动创造,只有实现人的不断创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然世界价值与人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共进”思想的第三重逻辑是社会建构促进自然论,社会建构必须促进自然世界的最高本质和价值也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幸福,只有实现人的全方位幸福才能够真正促进自然世界的进步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双  李靖  
文章从马克思国家产生的本质与基础入手,探讨马克思国家职能理论,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职能重构以及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艳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解决所有制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模式与中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晓仪  
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如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物品、优化国家在公共事务中的经济职能,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已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广泛性,并结合东方社会分析了国家出资“补助”私人资本和“国家承包商”垄断经营的公共经济干预模式。此后,西方学者持续展开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探索和“回归国家”的福利制度实践,但难以逾越积累和合法化的危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以政企合作方式推动公共物品的普惠性供给,可被视为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而做的实践选择,反映出现代化经济治理中国家在规划与发展上协同化、在监督与调整上规范化等趋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对于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解读未能充分加以体现。他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的不同评价,主要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他将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论层面的分析,看成不同社会形态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历史差异的理论抽象,生产价格被直接当成市场价格的抽象反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马克思、恩格斯的股份公司理论研究林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以及其它一些著作和文章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特别是从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一般规律上,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作了深入细致...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历史、实践的三重视野中深刻把握它的本质规定,展现出它内在的丰富图景,厘清它发展完善的现实依据。在理论逻辑层面,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为根本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其以厚重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为重要遵循。在实践逻辑层面,其以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为基本依据。清晰、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提升其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启泷   闫润菡  
<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学说博大精深,而蕴于其中的核心思想——国家政权思想更是丰富多彩、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政权问题向来是一个复杂难解的课题,长期以来,几乎无人深究其理。因此,也难以被人们科学、完整、准确地了解,从而遮蔽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权思想指导实践的光辉价值。更由于人们不掌握国家政权的本质和演变规律,继而也无法准确理解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彬彬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道路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指明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要有发达的生产力,历史目标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路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胜利论"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道路观为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梦倩  潘金刚  
共享是马克思的理论价值追求,也是其要实现的理想社会目标。纵观马克思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马克思共享思想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制度的批判、不公平社会现象剖析的基础上,也体现在他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理论畅想中,因此,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依据马克思共享思想的逻辑生成脉络,分别从立场转向、视角转变和批判转化等不同维度分析马克思共享思想从萌芽、创立到发展成熟的转向逻辑过程,这是揭示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旨趣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顺  
自由贸易不仅是调节生产要素配置、改善供求关系的市场行为,而且在世界历史视野下也是关涉资源竞合的治理行为,蕴含着系统性的全球治理效应。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贸易与国家崛起、大国竞争、世界历史联动起来考量:通过对欧洲国家的分析,洞悉了自由贸易话语权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共振关系;通过对英美两国关系的省察,揭示了自由贸易博弈与大国竞争之间的深层联系;通过对自由贸易历史作用的二重性阐释,分析了自由贸易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辩证共生关系。作为践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域,中国坚持在时代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提升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及普惠性,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