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3)
- 2023(12878)
- 2022(11085)
- 2021(10706)
- 2020(8718)
- 2019(20514)
- 2018(20042)
- 2017(38177)
- 2016(20457)
- 2015(23291)
- 2014(22927)
- 2013(22741)
- 2012(20925)
- 2011(18691)
- 2010(18844)
- 2009(17273)
- 2008(16333)
- 2007(13671)
- 2006(11895)
- 2005(10584)
- 学科
- 济(82217)
- 经济(82118)
- 管理(55092)
- 业(52735)
- 企(43317)
- 企业(43317)
- 方法(38926)
- 数学(33575)
- 数学方法(33267)
- 中国(25343)
- 农(21591)
- 财(19380)
- 学(17392)
- 业经(17296)
- 贸(16818)
- 贸易(16802)
- 易(16425)
- 地方(14741)
- 制(14244)
- 农业(14232)
- 和(13290)
- 环境(12876)
- 技术(12720)
- 理论(12354)
- 审计(12132)
- 银(11993)
- 银行(11960)
- 融(11939)
- 金融(11938)
- 务(11632)
- 机构
- 大学(290376)
- 学院(284824)
- 济(119021)
- 经济(116694)
- 管理(114883)
- 理学(100146)
- 研究(99633)
- 理学院(99058)
- 管理学(97586)
- 管理学院(97086)
- 中国(74700)
- 京(63306)
- 科学(59935)
- 财(52575)
- 所(49304)
- 研究所(45002)
- 中心(43975)
- 财经(43148)
- 农(42197)
- 业大(40524)
- 北京(40314)
- 经(39651)
- 江(38384)
- 范(38012)
- 师范(37718)
- 经济学(36241)
- 院(36209)
- 农业(32997)
- 经济学院(32713)
- 财经大学(32502)
- 基金
- 项目(200084)
- 科学(157981)
- 研究(148383)
- 基金(147534)
- 家(129185)
- 国家(127864)
- 科学基金(109201)
- 社会(94827)
- 社会科(89890)
- 社会科学(89863)
- 基金项目(78104)
- 省(73892)
- 自然(69744)
- 自然科(68074)
- 自然科学(68058)
- 教育(67130)
- 自然科学基金(66854)
- 划(63576)
- 资助(60541)
- 编号(59607)
- 成果(48999)
- 部(45621)
- 重点(44444)
- 发(42134)
- 创(41379)
- 课题(40563)
- 国家社会(39840)
- 教育部(39497)
- 创新(38614)
- 科研(38220)
- 期刊
- 济(124783)
- 经济(124783)
- 研究(88168)
- 中国(56015)
- 学报(44266)
- 科学(42097)
- 管理(40933)
- 财(38556)
- 农(38380)
- 大学(33849)
- 学学(31572)
- 教育(31122)
- 农业(27655)
- 技术(22780)
- 融(21455)
- 金融(21455)
- 经济研究(21221)
- 财经(20548)
- 业经(18226)
- 经(17556)
- 问题(16309)
- 图书(15909)
- 业(14899)
- 理论(13853)
- 世界(13814)
- 贸(13812)
- 科技(13809)
- 技术经济(13334)
- 版(12827)
- 实践(12509)
共检索到41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越 姚位燕 赵春生
本文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清晰脉络,为指导国家审计实务工作提供依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国家审计历史、国家审计本质、国家审计职能、国家审计质量、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风险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等七大理论问题。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理论体系 未来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李晶 伍中信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权保护功能。制度市场的非均衡引致的国家财产权益保护问题决定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具有必然性;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目标是维护国家财产权益和经济安全,变迁路径遵循"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并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未来国家审计制度将实现从"产权为本"到"人权为本"、"政府主导"到"公民主导"的历史性变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薇 伍中信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产权演变史,在我国,产权与审计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时间轴螺旋演进。从放权让利到企业所有制变革,从资本市场建立到规范发展,从财产权制度建立到环境产权制度明晰,审计在产权制度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产权功能角度可以重新定义审计内涵,拓展审计外延。产权审计的提出旨在为各种类型的审计追本溯源,为审计体系的分析提供一个经过历史演绎的逻辑框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尚希 邢丽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形成了"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这样一个改革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征和很强的中国特色。展望今后的财政改革,在经济市场化基本完成的条件下,其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凸现,构建"民生财政"将是下一步财政改革的具体目标。
关键词:
财政改革 让利 分权 非对称性分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越 伍中信
财务与产权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生俱来,二者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而共同发展。产权理论提供了剖析财务理论的新视角,财务理论推动产权理论在企业层面不断发展。产权财务学派以"财权"为核心,遵循产权分析法范式,产生了两大极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财权理论与财务治理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具有重大开创性。它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的重大缺陷,顺应了现代财务理论变革的内在要求,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产权理论 产权财务 财权理论 财务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职业化 路径 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梁芬莲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逻辑路径与机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迫在眉睫。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逻辑路径应以"职业资格"为起点,并在其导引下,以互补循环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为基础条件。基于对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需求,从运行环境、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优化、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以更好地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职业化 路径 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大为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从实行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正反经验雄辩地证明,只要中国人民作为"治理主体"的地位得到不断的巩固,中国人民改革攻坚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就能够被不断激发,只要中国共产党作为"责任主体"的领导地位被不断加强,现代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方向就无比坚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成功且彰显世界引领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问题导向,探究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对于一以贯之走好这条道路意义重大。从历史源流、逻辑起点和时代走向三个层面把握其历史逻辑,中国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源流一脉相承,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民族近代探索实践成为它诞生在中国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道路以其新特征和独特优势不断彰显必然成功的时代走向。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历史逻辑 源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审计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文章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四大方面即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剖析国家审计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分析当代国家审计在重点安全领域审计效能的发挥,并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优化国家审计、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维护国家安全筑牢审计防线。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家审计 监督保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传统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政府合法统治的重要基础。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以乡里制度为载体,历经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的乡官制时期、隋唐的轮差制转折时期以及两宋到清朝的职役制时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和普通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四大主体,并非静态的命令服从关系,而是上下互动博弈与合作配合的关系,其中,士绅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科举制度、宗族制度和乡规民约共同编织成制度网络,贯穿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过程始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传统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政府合法统治的重要基础。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以乡里制度为载体,历经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的乡官制时期、隋唐的轮差制转折时期以及两宋到清朝的职役制时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和普通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四大主体,并非静态的命令服从关系,而是上下互动博弈与合作配合的关系,其中,士绅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科举制度、宗族制度和乡规民约共同编织成制度网络,贯穿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过程始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传统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政府合法统治的重要基础。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以乡里制度为载体,历经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的乡官制时期、隋唐的轮差制转折时期以及两宋到清朝的职役制时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和普通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四大主体,并非静态的命令服从关系,而是上下互动博弈与合作配合的关系,其中,士绅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科举制度、宗族制度和乡规民约共同编织成制度网络,贯穿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过程始终。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历史、实践的三重视野中深刻把握它的本质规定,展现出它内在的丰富图景,厘清它发展完善的现实依据。在理论逻辑层面,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为根本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其以厚重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为重要遵循。在实践逻辑层面,其以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为基本依据。清晰、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提升其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理论 历史 实践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立彦
我国当前实行的审计监督制度,起始于1982年宪法。二十多年来,以审计署和地方审计厅局组成的审计系统,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2010年新年到来之际,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暨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