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9)
- 2023(13148)
- 2022(11406)
- 2021(11027)
- 2020(9084)
- 2019(21233)
- 2018(20871)
- 2017(39507)
- 2016(21416)
- 2015(24677)
- 2014(24357)
- 2013(23782)
- 2012(21878)
- 2011(19857)
- 2010(19566)
- 2009(17764)
- 2008(17152)
- 2007(14670)
- 2006(12771)
- 2005(11259)
- 学科
- 济(85217)
- 经济(85114)
- 管理(58332)
- 业(55652)
- 企(45301)
- 企业(45301)
- 方法(40057)
- 数学(35275)
- 数学方法(34942)
- 中国(26879)
- 农(22611)
- 财(19833)
- 业经(17728)
- 学(17622)
- 贸(17016)
- 贸易(17007)
- 易(16616)
- 地方(15455)
- 农业(15076)
- 技术(14520)
- 制(14433)
- 教育(14063)
- 理论(13934)
- 和(13830)
- 环境(13393)
- 银(12941)
- 银行(12906)
- 融(12668)
- 金融(12667)
- 行(12399)
- 机构
- 大学(306550)
- 学院(296840)
- 济(123840)
- 经济(121403)
- 管理(119467)
- 研究(105192)
- 理学(104043)
- 理学院(102872)
- 管理学(101215)
- 管理学院(100683)
- 中国(76986)
- 京(66360)
- 科学(63530)
- 财(53298)
- 所(51519)
- 研究所(47432)
- 中心(46315)
- 农(45065)
- 财经(43704)
- 业大(43463)
- 北京(42854)
- 范(41470)
- 师范(41163)
- 经(40182)
- 江(40131)
- 院(38146)
- 经济学(37731)
- 农业(35281)
- 经济学院(34053)
- 师范大学(33836)
- 基金
- 项目(208321)
- 科学(164832)
- 研究(155447)
- 基金(152269)
- 家(132727)
- 国家(131382)
- 科学基金(112414)
- 社会(98645)
- 社会科(93513)
- 社会科学(93485)
- 基金项目(80863)
- 省(78376)
- 自然(71638)
- 教育(71380)
- 自然科(69995)
- 自然科学(69978)
- 自然科学基金(68743)
- 划(67247)
- 资助(62597)
- 编号(62448)
- 成果(51886)
- 部(47461)
- 重点(46315)
- 发(44111)
- 创(43780)
- 课题(43103)
- 大学(41200)
- 教育部(41054)
- 国家社会(40907)
- 创新(40730)
- 期刊
- 济(129143)
- 经济(129143)
- 研究(94009)
- 中国(58882)
- 学报(46599)
- 科学(44039)
- 管理(43164)
- 教育(40836)
- 农(40634)
- 财(37919)
- 大学(36438)
- 学学(32776)
- 农业(29494)
- 技术(24304)
- 融(22623)
- 金融(22623)
- 经济研究(21494)
- 财经(21174)
- 业经(19194)
- 图书(18539)
- 经(18111)
- 问题(16837)
- 科技(16415)
- 业(16189)
- 理论(14615)
- 技术经济(14358)
- 贸(14241)
- 世界(14135)
- 实践(13200)
- 践(13200)
共检索到43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沙德春 荆晶
大学科技园是通过集聚大学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服务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velopment analysis,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2014—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平均效率较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多数省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考虑环境变量影响下,测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结果表明,调整后技术效率,中部和东北地区被低估,东部和西部地区被高估,环境因素主要制约中部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全国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但高估程度大于低估程度。环境变量作用表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共享,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科技支持强度,分别降低孵化基金和从业人员的投入冗余,但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有一定延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艳霞
为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区纷纷探索新型建园模式。以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剖析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共建办园、合作治理模式,探究其发展路径、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科技服务 合作治理 大学科技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文斌 邵明国
由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目标与理念,并以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基本内涵。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功能 规划设计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涛 杨雪梅
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高校提供的科研人才及成果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大学科技园得以顺利开展孵化活动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依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评价2014年—2018年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和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运用混合回归模型探究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对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及空间异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仅东部地区的孵化效率一直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北京、江苏和广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多数省份的孵化效率偏低,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由东部沿海、中部少数省份组成,东北三省和中部多数省份多位于中效率区,低效率区大都由西部省份组成.2)各省级区域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似的特征,北京、江苏和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等级,大部分省区市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呈现先稳步增长,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3)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大学科技园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依托较高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高校的大学科技园,更容易实现辐射异地发展,助力科技园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雪晴 党建民
促进协同创新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职责不清、深度不够、绩效不佳等诸多问题,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基于协同论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协同创新服务主体、对象、目标、任务、载体、机制等各项构成要素;应围绕协同创新资源和要素的融合,系统设计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出发,进一步理顺并创新政策引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管理促进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林 耿伶利 王永宁
在探析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平衡计分卡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探索国家大学科技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从财务、孵化、内部流程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置,采用权值因子法分配指标权重,并展示考核量表的数据处理过程,旨在持续提高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詹绍文 朱一鑫 窦世斌 程哲
大学科技园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创"政策实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支撑。本文基于国家、区域和省域等不同尺度,采用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探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特征,并对其发展绩效进行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88—2008年是起步阶段,2008—2014年是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8年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空间异质性显著,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绩效的区域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绩效远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区域内高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经济产出转化效率低于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发展不足但潜力巨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效率提升,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政策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国家大学科技园 时空特征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建国,王永杰,谭文柱
本文以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论述我国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未来发展设想。以期为促进我国这两类园区建设起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薛孝 黄小勇 饶庆林
大学科技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上对大学科技园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作出判断,提出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通过以南昌大学科技园为例,分别从品牌建设、技术交易与承办科技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品牌、服务和信息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南昌大学科技园区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明确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服务功能与方式;利用科技入园组建创新联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科技园发展瓶颈,为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服务。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亲国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一些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受到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大学科技园推动着大学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大学 学科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平 卫民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