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8)
2023(19661)
2022(16443)
2021(15547)
2020(13075)
2019(29985)
2018(29660)
2017(55881)
2016(30443)
2015(34278)
2014(34075)
2013(33426)
2012(30941)
2011(27732)
2010(27893)
2009(25843)
2008(25528)
2007(22841)
2006(19915)
2005(17933)
作者
(86200)
(72274)
(71619)
(68587)
(46047)
(34363)
(32739)
(28043)
(27286)
(25781)
(24405)
(24296)
(22932)
(22931)
(22493)
(22454)
(21538)
(21261)
(20901)
(20672)
(18037)
(17695)
(17673)
(16673)
(16325)
(16081)
(15991)
(15990)
(14574)
(14513)
学科
(119921)
经济(119776)
管理(87183)
(84753)
(69365)
企业(69365)
方法(52298)
数学(45355)
数学方法(44775)
中国(37128)
(35100)
(32494)
业经(26844)
(25437)
(25402)
(25186)
贸易(25171)
(24562)
地方(22909)
农业(22743)
技术(22424)
(21538)
银行(21489)
(20895)
金融(20887)
(20654)
理论(20005)
(18912)
财务(18839)
财务管理(18793)
机构
大学(426452)
学院(425532)
(178597)
经济(174951)
管理(162710)
研究(149053)
理学(139185)
理学院(137650)
管理学(135169)
管理学院(134377)
中国(114845)
(90514)
科学(89497)
(83616)
(74942)
(71026)
中心(69014)
研究所(68070)
财经(65477)
(64908)
业大(61375)
(59564)
北京(57204)
(56607)
师范(56015)
农业(55680)
经济学(54831)
(54067)
(51078)
经济学院(49404)
基金
项目(282732)
科学(223819)
研究(207690)
基金(205991)
(180620)
国家(178930)
科学基金(153119)
社会(132126)
社会科(125219)
社会科学(125190)
(109694)
基金项目(107720)
自然(98209)
教育(96520)
自然科(95989)
自然科学(95961)
自然科学基金(94292)
(93296)
资助(84286)
编号(83804)
成果(69602)
重点(64278)
(63149)
(61553)
(61162)
课题(59141)
创新(57064)
国家社会(55321)
科研(54176)
教育部(54162)
期刊
(196107)
经济(196107)
研究(128609)
中国(88608)
学报(66350)
(64776)
(64740)
管理(61891)
科学(61839)
大学(50774)
教育(50720)
学学(47446)
农业(43941)
(41829)
金融(41829)
技术(38476)
经济研究(32282)
财经(32216)
业经(31180)
(27832)
问题(25976)
(25058)
(23663)
国际(22045)
技术经济(20987)
图书(20764)
统计(20412)
世界(20363)
科技(20324)
(20321)
共检索到64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叶选挺  杨芳娟  谭龙  刘文澜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舒居安  赵一帆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文本,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分类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特征,具体表现为:(1)农村土地流转由农户自发转向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日益规范;(2)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始终强调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保护农民权益以及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3)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日益明确,逐步实现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4)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舒居安  赵一帆  
农村土地流转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文本,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分类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得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特征,具体表现为:(1)农村土地流转由农户自发转向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日益规范;(2)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始终强调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变、保护农民权益以及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3)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日益明确,逐步实现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4)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联系日益密切;(5)土地流转政策施行日益强调市场的作用,突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云  张孟亚  翟晓荣  杨亚宇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的视角,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政策文本进行收集和编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的方法,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主体、结构及功能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政策主体表现为四类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政策结构协同性不足,政策功能协同性不足。在对上述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十四五期间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的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超  官建成  
探究政策体系演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能够为政策制定者调整未来政策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金融机构、创业者等组织或个体制定未来战略决策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基于1978—2017年693份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描绘政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政策主题的演进,量化政策的力度,并识别核心政策。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不断成熟,政策之间联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深、政策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期间,政府开始从"管理者"的角色逐步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其次,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占据了最重要的网络位置,在政策体系的演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帮俊  朱荣  
通过政策量化测算政策文本效力,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整体效力逐年提高,平均效力则呈W型波动,政策效力取决于政策数量;从政策力度、目标、措施、反馈测算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措施得分普遍高于力度、反馈;政策效果滞后期、创新绩效促进程度存在类型差异,供给型政策有利于产学研创新直接产出,需求型、环境型则指向经济产出;需求型政策滞后期比其他两类更短,影响的创新绩效指标更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丹  唐静  杨佳庆  陈寰  
基于手工搜集的1978—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206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文本,从政策发布年度、政策发布主体、政策发布形式、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工具及政策效力6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在数量上呈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经历了探索起步(1978—1989年)、初步形成(1990—2004年)、快速发展(2005—2013年)和全面推进(2014年以后)4个阶段的演进;政策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政策联合决策程度高,但政策之间统筹性和协调性较低;政策绝大多数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发出,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原生态保护层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不够;命令控制型政策是政府最为偏好的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整体效力的提升主要由政策发布数量驱动,政策反馈不足、政策措施较少和政策目标量化程度低是导致政策平均效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阳  周冬梅  丁奕文  
通过对我国1994~2017年294份中央政府及其主要组成部门颁布的创业政策统计分析,将政策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7年,2008~2013年和2014~2017年。对不同阶段的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和内容挖掘,总结和归纳不同阶段创业政策主题热点和发文机构合作网络,以揭示我国创业政策的演进特征,为未来的政策延伸和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阶段中我国创业政策在政策宏观导向、政策内容、政策组合和政策协作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并随着政策演进逐渐呈现规范化和全面化的趋势,各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增强,机构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政策扶持更加精准和全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丹  陈寰  孔凡斌  
本文以1949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和国家立法机关颁布实施的283个涉林规范性文件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发布数量、作用对象、发布部门、发布形式、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效力六个维度构建特征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涉林规范性文件文本在数量特征上呈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其着力点长期关注森林保护的整体层面,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文本制定以部门单独决策模式为主,跨部门联合决策情况偏少;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是最为常用的林业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林业政策由侧重事前控制转为侧重事后控制再转为注重事前控制;文本效力的提升得益于文件数量增多的规模效应,平均效力对文本整体效力增加的贡献程度不足,中国林业政策措施、政策反馈、政策目标的平均效力都较高,但政策力度的平均效力较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定寰,柳卸林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科技政策界讨论的热点。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概念,产生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中,得自于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但国家创新体系对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我国,长时期以来,企业以生产为经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丽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来袭、信息经济加速改造传统产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区域创新体系正在发生深度重构。基于地域的"看得见的网"与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看不见的网"的有效融合,正在催生出新型的区域创新体系。与之相适应,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范式正处于转变之中。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创新,以形成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成长的必要制度支撑,打造基于不同资源条件的创新增长极,最终实现国家的创新战略和赶超战略。厘清新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本质内涵并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进行类型划分,深刻把握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有效推进区域创新战略、制定适配型区域创新政策的必要前提。本文在探讨新型区域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龙昭宇  杨紫洪  张康洁  尹彦舒  张英楠  尹昌斌  
[目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生产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长期以来地膜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的不规范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的时间节点下,对中国30年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及规律总结,有利于把握政策方向及国家工作重点。[方法]基于199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328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政策数量及政策结构进行处理分析,描述政策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ROST分析工具及Netdraw语义网络结构图绘制工具深入刨析政策文本,进一步分析政策演进规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1990年以来,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在数量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在2015年以后上升增速显著提高。(2)2000年以后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发布类型以部门工作性文件为主,政策影响力偏低。(3)三十年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呈现由重污染治理到重资源化利用、重宣传引导到重经济激励、政策措施逐渐细化可执行性逐渐增强的演变特征。(4)基于标志性政策的出现及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的重心转变,将相关政策划分为生产供应保障、环保意识形成、污染综合防治、残膜资源化利用四个阶段。[结论]根据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分析结果,提出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制定方面应尽快完善上位法、对全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定、加强不同部门间交流协作;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应针对于不同环节,重视政策手段多元化应用,发挥不同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龙昭宇  杨紫洪  张康洁  尹彦舒  张英楠  尹昌斌  
[目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生产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长期以来地膜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的不规范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的时间节点下,对中国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及规律总结,有利于把握政策方向及国家工作重点。[方法]文章基于199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328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政策数量及政策结构进行处理分析,描述政策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ROST分析工具及Netdraw语义网络结构图绘制工具深入剖析政策文本,进一步分析政策演进规律。[结果](1) 1990年以来,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在数量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在2015年以后上升增速显著提高。(2) 2000年以后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发布类型以部门工作性文件为主,政策影响力偏低。(3) 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呈现由重污染治理到重资源化利用、重宣传引导到重经济激励、政策措施逐渐细化可执行性逐渐增强的演变特征。(4)基于标志性政策的出现及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的重心转变,将相关政策划分为生产供应保障、环保意识形成、污染综合防治、残膜资源化利用4个阶段。[结论]根据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分析结果,提出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制定方面应尽快完善上位法、对全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定、加强不同部门间交流协作;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应针对于不同环节,重视政策手段多元化应用,发挥不同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萃  任弢  李江  赵培强  苏竣  
不断深入的行政体制改革使府际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活动复杂性的提升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政策领域跨部门合作愈加频繁与复杂,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央其他部门的横向协同进一步增强。本研究以1978~2013年的中国中央部门联合行文的1298份科技政策文献为数据,以1978以来国务院六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作为时间节点,对科技政策领域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进行分阶段考察,绘制出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网络图,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关系的整体网特征、局部网特征和单节点子网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政策府际合作在数量上呈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在范围上呈现出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云   江金波   徐强   刘荣荣  
机构改革开启了文旅融合政策创新的新篇章,中央发布的文旅融合政策对地方政策创新和行业实践发挥“风向标”作用,但学界一般关注的是文化旅游政策,而非融合相关政策,也鲜少以一个立体化的研究框架去分析其结构和关联特征。文章以中央政策文本为例,构建了“政策主体-融合路径-政策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有以下发现。1)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主体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部门为主,发文方式独立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政策文件的主体属性包括单核、多核、单边等6种。2)融合路径存在偏好性,以体制融合、业态融合和产品融合为主,其中,政策支撑、产业融合类型和高品质文旅产品等细分类别较为突出,其他路径政策内容相对较少。3)政策工具的使用具有倾向性,以供给型为主、环境型为辅,需求型最少,其中,产业培育、目标定位、示范试点和公共服务是较为重要的工具类别。4)文旅融合政策创新共有386条创新路径,提炼出6类典型政策创新路径。政策创新逻辑是以核心层部门为主,从体制、产品和业态等融合路径,调动供给型、环境型工具促进文旅融合。该研究进一步提出制定文旅融合专项政策、加强主体合作、优化融合路径和均衡政策工具4点政策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