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7)
- 2023(12284)
- 2022(10789)
- 2021(10408)
- 2020(8638)
- 2019(20339)
- 2018(20046)
- 2017(38717)
- 2016(20721)
- 2015(23660)
- 2014(23415)
- 2013(23291)
- 2012(21444)
- 2011(19380)
- 2010(19109)
- 2009(17450)
- 2008(16901)
- 2007(14194)
- 2006(12439)
- 2005(10918)
- 学科
- 济(86782)
- 经济(86675)
- 管理(56515)
- 业(54071)
- 企(44172)
- 企业(44172)
- 方法(40200)
- 数学(35323)
- 数学方法(35004)
- 中国(24853)
- 农(22247)
- 学(19845)
- 财(19230)
- 贸(17462)
- 贸易(17452)
- 业经(17297)
- 易(17011)
- 地方(15184)
- 农业(14628)
- 制(14418)
- 和(13581)
- 环境(13326)
- 理论(12680)
- 技术(12422)
- 银(12167)
- 银行(12129)
- 融(11864)
- 金融(11863)
- 行(11643)
- 划(11516)
- 机构
- 大学(297908)
- 学院(291890)
- 济(122552)
- 经济(120197)
- 管理(118287)
- 研究(103279)
- 理学(103045)
- 理学院(101849)
- 管理学(100248)
- 管理学院(99739)
- 中国(76813)
- 京(64746)
- 科学(62952)
- 财(52644)
- 所(51341)
- 研究所(47294)
- 农(45459)
- 中心(45422)
- 财经(43363)
- 业大(43149)
- 北京(41515)
- 经(39831)
- 江(39212)
- 范(39165)
- 师范(38875)
- 院(37486)
- 经济学(37401)
- 农业(35651)
- 经济学院(33752)
- 财经大学(32608)
- 基金
- 项目(205055)
- 科学(161993)
- 基金(151524)
- 研究(150186)
- 家(133015)
- 国家(131688)
- 科学基金(112358)
- 社会(96105)
- 社会科(91033)
- 社会科学(91006)
- 基金项目(80594)
- 省(75719)
- 自然(72706)
- 自然科(70997)
- 自然科学(70978)
- 自然科学基金(69723)
- 教育(67781)
- 划(65415)
- 资助(62451)
- 编号(59939)
- 成果(48787)
- 部(46699)
- 重点(45423)
- 发(43166)
- 创(42276)
- 课题(40768)
- 国家社会(40175)
- 教育部(40138)
- 创新(39459)
- 科研(39144)
- 期刊
- 济(129202)
- 经济(129202)
- 研究(88094)
- 中国(55551)
- 学报(46246)
- 科学(44890)
- 管理(42322)
- 农(41354)
- 财(37054)
- 大学(35045)
- 学学(32807)
- 教育(30711)
- 农业(29458)
- 技术(23094)
- 融(21897)
- 金融(21897)
- 经济研究(21372)
- 财经(20885)
- 业经(19397)
- 经(17864)
- 问题(17011)
- 图书(15833)
- 业(15758)
- 世界(14465)
- 科技(14400)
- 贸(14347)
- 理论(14113)
- 资源(13953)
- 技术经济(13832)
- 现代(12956)
共检索到422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广辉 陈军伟 孟媛
地震之后,江河易形,人事变迁,城市、田地、林地和农村宅基地等都需要重新清理、界定和分配。为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应重视因土地毁损引致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这也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关于因自然灾害损毁引起的土地使用权变更问题,当前法律有着诸多规定,其中对宅基地、农业承包地等法律的规定相对是明确的。比如,物权法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以及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昱东 吴次芳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调整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锐
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提速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集中化解长期积压、积累并可能激化的产权矛盾纠纷,是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需要。根据我国土地及房屋财产权属争议、制度建设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问题,落实国际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为其他保护地转型为国家公园提供参照样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芳林 王梦君 李云 张天星
自2013年中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试点有序开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标志着自然保护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近年来国家公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发展历程 自然保护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2014年6月23—25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北京承办了"负责任土地权属治理自愿准则国际研讨会"。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处长罗鸣,FAO驻中朝蒙代表Percy W.Misika,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张陆彪,FAO项目官员Tea Dabrundashvili,以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食物政策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勇 陈利根
研究目的:对中国转型期土地权属纠纷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文化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在转型期的中国,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呈现诉讼增多、司法取证困难、审结案件余波无法平息等情形,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现状,通过对其系统分析,笔者认为应在维护好民族文化的稳态延续前提下,借鉴各民族化解土地权属纠纷的经验与智慧,充分挖掘并发扬民族文化拥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维护的知识技能。研究结论:提出化解土地权属纠纷的文化对策,并与经济、管理、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维护和高效利用的目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敏 左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研究目的:分析增减挂钩政策中土地权属调整面临的困境,探讨权属调整途径,立足于保障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提出创新和完善增减挂钩政策的建议。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整面临缺乏法律依据、空间约束性强、集中居住区土地性质模糊等困境;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调整面临实践与法律脱节、集中居住区土地及房屋产权界定困难等困境。研究结论:在法律层面为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正名并保障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以及建立新型集体经营制度;实践中土地所有权向村集体集中并依法流转、农地使用权以"确权确股不确地"方式交由集体经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规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石忆邵
集体土地权属的继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遇到的产权变动形式之一。集体土地的继承包括所有权继承、承包权继承和使用权继承 ,三者有本质的区别。法律保护土地使用权的继承 ,应该也明文规定承认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继承权。土地权属的继承和撤销是对立的统一 ,文章重点对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属的继承和撤销作了设计
关键词:
集体土地权属 土地权属继承 土地权属撤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延军 刘彦彤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尤其是农地整理中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分析了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土地权属调整的意义、原则以及相关权属主体权利的界定,进而提出了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的措施。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 农地整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发荣
国土资源部门有些同志认为,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从2008年2月1日起,地籍调查可以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通常说的中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