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7)
- 2023(15916)
- 2022(13604)
- 2021(12827)
- 2020(10479)
- 2019(24571)
- 2018(24234)
- 2017(46407)
- 2016(24855)
- 2015(28032)
- 2014(28150)
- 2013(28038)
- 2012(26182)
- 2011(23998)
- 2010(23988)
- 2009(22004)
- 2008(21674)
- 2007(19022)
- 2006(16990)
- 2005(15503)
- 学科
- 济(112168)
- 经济(112064)
- 管理(68664)
- 业(66346)
- 企(53115)
- 企业(53115)
- 方法(47058)
- 数学(40751)
- 数学方法(40416)
- 中国(33652)
- 农(28574)
- 贸(27974)
- 贸易(27953)
- 易(27105)
- 地方(26396)
- 财(25006)
- 业经(23662)
- 学(21342)
- 制(19485)
- 农业(18980)
- 融(18412)
- 金融(18411)
- 银(18198)
- 银行(18158)
- 行(17566)
- 环境(17107)
- 和(16447)
- 技术(16107)
- 理论(15917)
- 务(15327)
- 机构
- 大学(362831)
- 学院(359373)
- 济(156575)
- 经济(153538)
- 管理(140445)
- 研究(130012)
- 理学(120355)
- 理学院(118992)
- 管理学(117239)
- 管理学院(116598)
- 中国(99438)
- 京(79004)
- 科学(76251)
- 财(69371)
- 所(65546)
- 研究所(59372)
- 中心(57076)
- 农(55488)
- 财经(55394)
- 江(51711)
- 北京(51244)
- 经(50523)
- 业大(49905)
- 范(47845)
- 经济学(47758)
- 师范(47450)
- 院(47079)
- 农业(43189)
- 经济学院(43056)
- 州(42290)
- 基金
- 项目(238213)
- 科学(187862)
- 研究(176556)
- 基金(173991)
- 家(151246)
- 国家(150008)
- 科学基金(128298)
- 社会(112493)
- 社会科(106776)
- 社会科学(106746)
- 基金项目(91814)
- 省(89597)
- 自然(81851)
- 自然科(79972)
- 自然科学(79954)
- 教育(79823)
- 自然科学基金(78528)
- 划(76359)
- 资助(72404)
- 编号(71208)
- 成果(58296)
- 发(54215)
- 部(53853)
- 重点(53261)
- 课题(49221)
- 创(49018)
- 国家社会(46665)
- 教育部(46485)
- 创新(45811)
- 人文(45028)
- 期刊
- 济(176051)
- 经济(176051)
- 研究(115184)
- 中国(71274)
- 管理(53449)
- 学报(53261)
- 科学(51100)
- 农(50952)
- 财(50193)
- 大学(40736)
- 教育(39183)
- 学学(38084)
- 融(36430)
- 金融(36430)
- 农业(35882)
- 技术(30211)
- 经济研究(29300)
- 业经(27710)
- 财经(27479)
- 贸(23994)
- 问题(23965)
- 经(23618)
- 国际(21928)
- 业(19260)
- 世界(18802)
- 图书(18696)
- 技术经济(18144)
- 理论(17750)
- 现代(16388)
- 商业(16370)
共检索到55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中国省际贸易与省际投资”课题组
中国是一个正在改革开放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梯度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中国国内市场将面临着区域市场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建设问题,为此,确立合理的省际投资与省际贸易的格局及其发展方向,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内市场的发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毛其淋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检验。研究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纠正了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因素对省际经济增长影响的低估问题。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和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人均GDP的平均贡献度分别为7.2%和17.9%,并且前者的作用随时间增强,而后者的影响有所减弱。此外,二者之间在促进增长方面存在替代关系,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即:贸易开放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内陆地区的影响更重要,这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统筹国内外市场,实现内外需平衡增长,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机会多,应该实行内向型的贸易战略。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国内贸易无法替代对外贸易的功能。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中,同小国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大国必须摒弃内向型的贸易战略,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即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何莉
文章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并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总体差异进行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分解。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上的差异构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主体。中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应该着重降低三大地带之间制成品贸易发展上的差异。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省际差异 泰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滕维藻
对中国现阶段贸易战略的新探索──《对外贸易、国内市场与大国的经济发展》评介滕维藻当中国告别了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时代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需要对如何处理与周围环境的经济关系的问题作出回答。在贸易关系方面,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林生
目前的不发达国家是在已有一批发达国家存在的环境中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一环境发生联系。如何处理好与这一环境的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实施怎样的贸易战略,无疑是不发达国家确定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适当的贸易战略和政策能够加速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缩小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恰当的贸易战略和政策会妨碍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使它们的发展更加困难,甚至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利用变差系数、基尼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ESDA)等分析了1978—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并运用泰尔指数对总体的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按照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并且其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不断加大,风险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各省份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也逐渐增强。空间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分别趋于集聚,体现出极大的空间异质性。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飞
贸易摩擦突显出国内市场规模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构建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通过价格效应抑制高技术创新,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高技术创新;美国对华高技术中间品出口限制通过价格效应促进高技术创新,通过市场规模效应抑制高技术创新。利用2000—2014年WIOD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可以显著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通过扩大高技能劳动市场规模、美国对华高技术中间品出口限制通过扩大高技术中间品市场需求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缓解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处理效应模型研究表明,贸易摩擦对中美技术差距扩大的行业负向影响较大,而对中美技术差距缩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国内市场规模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剑培 顾乃华 潘捷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发挥内需市场的作用"这一问题,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省际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实证探究了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和要素禀赋对制造业省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中国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存在需求规模作用下的正向本地市场效应和需求结构作用下的反向本地市场效应;传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随着本省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厂商和要素不断向本省集聚,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促进了本省制造业产品销往其他省份相对贸易量的提升。(3)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不同区位省份和15类制造业细分行业省际贸易中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 省际贸易 本地市场效应 内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志贤 沈琪 吕喜环
本文结合中国转轨经济特性,将国内市场进入成本和融资约束纳入到企业异质性理论框架,探讨了"消失的贸易"发生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不同进入成本会加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加剧"消失的贸易",这表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一体化,将能促进外贸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阳佳余
基于1990-2003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是否构成贸易比较优势的另一来源。本文选取了包括存贷款规模、中长期贷款比重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等4类金融发展指标,在传统要素禀赋、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性指标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我国贸易总体规模与贸易结构转变的影响差异。估计结果表明,与金融发展规模指标相比,金融效率指标能更好地解释我国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贸易规模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在滞后2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3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进口和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金融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大大高于自身影响,这和金融本质上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的地位是相适应的,进口和出口对金融的预测方差误差影响很小。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存在某种冲击,但相互之间的影响在短期有轻微反应后,长期是平稳的,我国的金融体系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
关键词:
金融 国际贸易 面板数据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新
将消费者异质性纳入到理论模型中,并基于省际层面消费者异质性对省际进口贸易和地区发展进行研究。在对2000年至2013年14个省份与多个贸易伙伴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省际进口贸易的差异不仅与贸易双方的GDP和消费者异质性显著正相关、与贸易距离和贸易成本负相关,还与地区发展差异有关,比如GDP含金量、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以及各省的区域差异和进口结构性差异有关。
关键词:
进口贸易差异 消费者异质性 地区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希伟 金祥荣 罗德明
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和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反向关系引入Melitz(2003)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模型。文章证明了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不同生产技术的企业都首选进入国外市场。这似乎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其实是严重的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企业无法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发挥规模经济而被迫出口的扭曲现象。
关键词:
国内市场分割 出口贸易 转型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我国对发展道路认识的深化。新发展格局旨在形成自我积累、自主发展的中心国家发展模式,使我国摆脱对国际垄断资本依附的影响。在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各有其意义,各自发挥特有功能,国内大循环旨在加强内部积累,提高经济体系的质量,国际循环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在国际间经济交流中推动国内自主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具体化为经济的国内循环结构,就可以为生产开辟广阔的国内市场,克服内需不足的矛盾。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市场扩大不能依靠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的方法,而是要通过剩余产品的合理使用促进生产积累和非生产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产品创造需求;通过安排合理的消费让人民生活在生产积累和非生产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