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7)
- 2023(16314)
- 2022(14266)
- 2021(13352)
- 2020(11436)
- 2019(27047)
- 2018(26579)
- 2017(51978)
- 2016(28065)
- 2015(31798)
- 2014(31818)
- 2013(31940)
- 2012(29607)
- 2011(26695)
- 2010(26635)
- 2009(24723)
- 2008(24434)
- 2007(21440)
- 2006(18517)
- 2005(16597)
- 学科
- 济(119095)
- 经济(118972)
- 管理(77836)
- 业(75001)
- 企(60902)
- 企业(60902)
- 方法(57087)
- 数学(50399)
- 数学方法(49901)
- 中国(32008)
- 农(30971)
- 财(30456)
- 学(25242)
- 业经(23653)
- 贸(23565)
- 贸易(23554)
- 易(22880)
- 地方(22718)
- 农业(20712)
- 制(20700)
- 务(19061)
- 财务(18984)
- 财务管理(18941)
- 企业财务(17956)
- 和(17779)
- 银(17773)
- 银行(17716)
- 理论(17650)
- 融(17390)
- 金融(17387)
- 机构
- 大学(405536)
- 学院(400324)
- 济(168437)
- 经济(165075)
- 管理(157621)
- 研究(138600)
- 理学(136601)
- 理学院(135072)
- 管理学(132842)
- 管理学院(132110)
- 中国(104726)
- 京(86652)
- 科学(84720)
- 财(76363)
- 所(70419)
- 农(66119)
- 研究所(64183)
- 中心(62322)
- 财经(61513)
- 业大(59624)
- 江(56974)
- 经(56047)
- 北京(55419)
- 范(52188)
- 农业(52087)
- 经济学(51934)
- 师范(51720)
- 院(49760)
- 经济学院(47082)
- 州(45975)
- 基金
- 项目(271253)
- 科学(212810)
- 基金(198337)
- 研究(197130)
- 家(172930)
- 国家(171562)
- 科学基金(146453)
- 社会(124671)
- 社会科(118243)
- 社会科学(118211)
- 基金项目(104806)
- 省(103302)
- 自然(95117)
- 自然科(92884)
- 自然科学(92857)
- 自然科学基金(91207)
- 教育(90170)
- 划(87759)
- 资助(83162)
- 编号(79566)
- 成果(65104)
- 部(61191)
- 重点(60783)
- 发(57544)
- 创(55440)
- 课题(54507)
- 教育部(52464)
- 科研(52222)
- 创新(51833)
- 国家社会(51628)
- 期刊
- 济(178537)
- 经济(178537)
- 研究(120354)
- 中国(74132)
- 学报(64503)
- 农(59202)
- 科学(58825)
- 财(58166)
- 管理(55459)
- 大学(48328)
- 学学(45255)
- 教育(41181)
- 农业(40902)
- 融(35095)
- 金融(35095)
- 技术(33610)
- 经济研究(30182)
- 财经(30074)
- 业经(27282)
- 经(25699)
- 问题(23574)
- 业(22316)
- 图书(20638)
- 贸(20557)
- 技术经济(20373)
- 理论(19430)
- 统计(18500)
- 版(18379)
- 科技(18085)
- 世界(17954)
共检索到58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关于应不应该利用国家债务筹集资金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有什么争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债务都已成为政府弥补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自1949年起的一段相对长的时期内,国家债务不仅处于非常不重要的地位,而且逐步地萎缩以至消亡。8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债务又被重新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认识,并且在近15年来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国家债务可利用到何等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国家债务不仅对国家财政有支持作用,而且还不会形成沉重的负担,中国的国家债务应当具有怎样的发展轨迹,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债的发行经历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的时间跨度为1981-1993年,其特点是:(1)国债发行的计划性强,对财政、经济变动的应变性较差,通常当年计划的发行任务一次完成;(2)国债收入归国家财政收入,国债还本付息归国家财政支出;(3)国债的用途主要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满足宏观调整的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本文首先通过改进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后得出了我国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结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傅道忠
目前 ,我国的国债风险主要表现在内债风险方面 ,因此 ,国债风险的防范应以内债风险的防范为重点 ,同时兼顾外债风险的防范。具体为 :整顿财政分配秩序 ,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 ;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 ;强化国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适度降低财政政策的力度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将国债利息列入经常性支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改革以来中国国债的实证分析高培勇-、1959-1978年:并非真正的国债“空白”当1979年中国政府再度举借外债,特别是1981年决定在国内发行国库券的时候,它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引起的震动决不是轻微的。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毕竟已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国债管理对于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调整宏观经济运行、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国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坚持国债利率市场化 ;( 2 )坚持国债发行规模适量化 ,发行时间均衡化 ;( 3)坚持国债期限品种多元化 ,还本付息均衡化 ;( 4 )坚持国债市场流动性 ;( 5 )坚持国债市场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国债管理 经济增长 社会总需求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喜 孙英隽
我们在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我国1985—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强度进行了动态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国债发行规模的原因,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为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国债发行已成为中央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主要手段,而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之间的联动性又会直接造成财政总量风险的累积,影响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风险状况的实证考察,建立"赤字—债务"均衡模型以及评估公共部门偿债能力模型,并给出相关政策效应的最终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子康 王宁 杨衡
本文在概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NS和SV模型所存在的不足,通过扩展指数多项式的方法,构建出NSM模型。为了更好地估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的参数,本研究针对目标函数优化求解,经分析比较多种优化算法后,确定选用GRG2非线性最优化算法。通过使用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1.4~2007.11.30的国债每日交易数据对NS、SV、NSM三个模型的实证分析比较,表明NSM模型不仅保留了NS模型的经济含义,克服了SV模型参数估计依赖初值的缺点,能够反映出利率曲线多峰的情况;而且其在拟合精度、价格误差等多项指标上均优于NS模型和SV模型,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健性,能够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力军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国债融资 联合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琦
债券收益率会影响投资行为并进一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名义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但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能力有限。本文指出,银行信贷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信贷利率的外生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收益率曲线 经济增长 信贷利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跃良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建设国债单独影响经济增长的简明结果,其最终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R可由公式R=(1/M1-1/2m)B来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巨大,进而证实国债发行量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有效手段;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债能够得到双倍收益”的论断;同时指出,近年来由于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较快,收益已成迅速下降趋势,减少国债发行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
国债 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 货币数量方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顺军
对目前如何通过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国家决策机构选择了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以国家对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大规模投入的方式, 希望以此为契机, 摆脱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困境, 刺激经济发展。然而, 以国债方式投入的建设资金, 是一种有偿使用的资金, 是要通过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偿付本息的, 它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甚至会带来政府危机。因此, 对国债发行数量的讨论便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本文认为, 在讨论国债发行规模多大为宜之前, 应分析国债是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
国债 国债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飞 郑义汀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负担率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模型(STR)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国家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低区间,即过重的国债负担会降低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在省际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且呈现非对称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国债负担率的阶段转换会导致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具有地区异质性和时变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诗园 田新民
本文使用199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背景下我国国债发行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长短期的动态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国债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国债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从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我国国债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我们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以后我们发现,从长期角度来看,私人投资比国债对经济和投资波动的解释程度要大,但没有国债对于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程度大。最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转轨时期如何科学管理我国国债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