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0)
2023(16678)
2022(14205)
2021(13200)
2020(11013)
2019(25151)
2018(24717)
2017(47457)
2016(25452)
2015(28426)
2014(27984)
2013(28128)
2012(25958)
2011(23684)
2010(23330)
2009(21541)
2008(20790)
2007(17986)
2006(15894)
2005(14133)
作者
(76081)
(63595)
(62904)
(59967)
(40353)
(30429)
(28280)
(24943)
(24145)
(22342)
(21825)
(21193)
(20103)
(20053)
(19708)
(19474)
(18873)
(18642)
(18179)
(17962)
(15920)
(15499)
(15193)
(14386)
(14303)
(14006)
(13866)
(13592)
(12769)
(12331)
学科
(120059)
经济(119943)
管理(71551)
(67311)
(53961)
企业(53961)
方法(50264)
数学(44439)
数学方法(44080)
中国(30175)
(28283)
(26376)
(25111)
地方(24487)
业经(23491)
(21773)
贸易(21762)
(21142)
农业(19444)
(18825)
环境(17791)
(16555)
(16154)
银行(16086)
(16008)
金融(16007)
(15832)
财务(15770)
财务管理(15746)
技术(15458)
机构
大学(373678)
学院(369325)
(162035)
经济(159115)
管理(144026)
研究(132924)
理学(125476)
理学院(124055)
管理学(122061)
管理学院(121415)
中国(98623)
科学(81724)
(79275)
(70228)
(67663)
(64920)
研究所(62204)
中心(57991)
业大(57688)
财经(57155)
(52271)
农业(51242)
(50982)
经济学(50756)
北京(50307)
(47509)
(46270)
师范(45735)
经济学院(45723)
财经大学(42713)
基金
项目(256172)
科学(200920)
基金(188877)
研究(181034)
(167472)
国家(166173)
科学基金(141201)
社会(117652)
社会科(111714)
社会科学(111685)
基金项目(100110)
(96852)
自然(92443)
自然科(90279)
自然科学(90253)
自然科学基金(88675)
(82615)
教育(81169)
资助(77922)
编号(70207)
重点(57619)
(57167)
成果(55899)
(55057)
(52868)
国家社会(49772)
创新(49526)
科研(49208)
教育部(48780)
课题(48169)
期刊
(174344)
经济(174344)
研究(111709)
中国(65764)
学报(64429)
(58234)
科学(57650)
管理(52060)
(51578)
大学(47786)
学学(45573)
农业(40232)
(31401)
金融(31401)
教育(31271)
经济研究(30289)
技术(28803)
财经(28785)
业经(25695)
(24808)
问题(22791)
(21227)
(19126)
技术经济(19125)
科技(17994)
世界(17834)
(17025)
国际(16911)
理论(16813)
业大(16191)
共检索到537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飞  郑义汀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负担率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模型(STR)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国家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低区间,即过重的国债负担会降低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在省际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且呈现非对称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国债负担率的阶段转换会导致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具有地区异质性和时变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本文首先通过改进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后得出了我国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赫永达  孙巍  张帅  
利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刻画了我国1978—2014年期间的能源消费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冲击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两者之间的相互冲击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同增长,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具有长期增长要求;在经济非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拉动更为显著,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也更长久,此时,试图通过增加能源消费来刺激经济只能产生短期的正向效应,随后将会制约经济的增长,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相比,在经济非高速增长时期的能源需求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显著。同样,就能源对经济产出的冲击而言,负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王昆  
文章基于我国1996—2015年的经验数据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度,然后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引致性需求,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却没有支持作用。然后运用ARDL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效率低下、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产生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抵消了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速金融市场化进程,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来降低金融抑制,同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宁  李娜丽沙  
在跨国静态面板模型和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经济增长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释了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原因。研究表明:RCEP中的发达国家受到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最为显著,越南、柬埔寨受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不断加强,老挝、缅甸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小;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体现在能够显著促进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而RCEP成员国的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反向冲击影响较小,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双向冲击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是由中国的经济网络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在RCEP区域内,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部门上看,中国的经济网络结构均处于首位度的位置,反映了中国在RCEP中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国债管理对于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调整宏观经济运行、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国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坚持国债利率市场化 ;( 2 )坚持国债发行规模适量化 ,发行时间均衡化 ;( 3)坚持国债期限品种多元化 ,还本付息均衡化 ;( 4 )坚持国债市场流动性 ;( 5 )坚持国债市场规范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未  宁云霞  
我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所占地位日益加重,这促使我国成长为世界性的贸易大国。本文以2001-2010年贸易结构为样本,分析研究样本数据域变量,并使用了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单位根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半成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我国贸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凯  张同斌  
基于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中国城市生产率指数,并结合面板分位数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FDI对城市生产率的分层影响及其在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不同区制下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FDI提高了处于低、中分位点处的城市生产率,且随着模仿风险和成本的上升,FDI对高分位点处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对于生产率水平位于低分位和中分位的城市,只有当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达到一定阈值时,FDI对城市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表明FDI仍是生产率较低和中等城市的主要创新驱动要素之一,且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是将外部知识内生化的重要前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在理论上对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探讨了非对称影响存在的原因;在实证上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期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对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确实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原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都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且原油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平  何珏  钟成林  
为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包含自然资源禀赋的扩展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演了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机理;然后收集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6年的相关数据,并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和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值法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细分,中国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别,其中完全资源丰裕度、能源资源丰裕度和金属资源丰裕度均存在广义的"资源诅咒",而非金属资源丰裕度存在狭义的"资源诅咒";引入不同调节因子对资源丰裕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市场化程度能有效打破"资源诅咒"现象,财政教育支持力度能实现从"诅咒"到"福音"的转变,政府廉洁度能缓解"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宋涛  
本文将汉密尔顿(Hamilton)的时序区制转移模型推广到面板数据下的区制转移模型,并给出面板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从而使得可以捕捉多个体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性变化。采用该模型,我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面板区制转移模型对于刻画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基本捕捉了我国区域层面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地区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区域角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五六  
采用门槛Feder-Ram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1954-1981年)与较轻(1982-2010年)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乐琴  
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经济变化的不同阶段、估计区制之间的转换概率和度量各阶段的持续性,以此考察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变动的非对称性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不仅依赖其变动,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结合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来判断区制转移和区制中的政策效果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