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0)
- 2023(13933)
- 2022(12058)
- 2021(11255)
- 2020(9338)
- 2019(21647)
- 2018(21440)
- 2017(41636)
- 2016(22093)
- 2015(24920)
- 2014(24813)
- 2013(24900)
- 2012(23060)
- 2011(20995)
- 2010(20736)
- 2009(19185)
- 2008(18418)
- 2007(15848)
- 2006(14132)
- 2005(12750)
- 学科
- 济(110889)
- 经济(110786)
- 管理(62783)
- 业(58046)
- 企(47144)
- 企业(47144)
- 方法(45510)
- 数学(40221)
- 数学方法(39893)
- 中国(27516)
- 农(24429)
- 财(23424)
- 地方(23401)
- 学(21239)
- 业经(21231)
- 贸(18641)
- 贸易(18630)
- 易(18084)
- 制(16740)
- 农业(16666)
- 环境(15861)
- 和(15320)
- 地方经济(14648)
- 融(14449)
- 金融(14448)
- 银(14437)
- 银行(14398)
- 务(14133)
- 财务(14072)
- 财务管理(14048)
- 机构
- 大学(324047)
- 学院(319758)
- 济(144839)
- 经济(142226)
- 管理(127331)
- 研究(114204)
- 理学(110260)
- 理学院(109063)
- 管理学(107513)
- 管理学院(106943)
- 中国(86120)
- 京(69060)
- 科学(66878)
- 财(63178)
- 所(56856)
- 研究所(51845)
- 财经(51049)
- 中心(49695)
- 农(47168)
- 经(46646)
- 经济学(45478)
- 北京(44409)
- 业大(44364)
- 江(43799)
- 院(41047)
- 经济学院(40802)
- 范(40752)
- 师范(40440)
- 财经大学(38103)
- 农业(36735)
- 基金
- 项目(216770)
- 科学(171496)
- 基金(160335)
- 研究(159513)
- 家(139162)
- 国家(138099)
- 科学基金(118687)
- 社会(103961)
- 社会科(98760)
- 社会科学(98733)
- 基金项目(84784)
- 省(80826)
- 自然(75301)
- 自然科(73535)
- 自然科学(73521)
- 自然科学基金(72235)
- 教育(71425)
- 划(68467)
- 资助(66555)
- 编号(62935)
- 成果(51068)
- 部(49342)
- 重点(48111)
- 发(46880)
- 创(44393)
- 国家社会(43850)
- 课题(42915)
- 教育部(42788)
- 创新(41584)
- 人文(41556)
- 期刊
- 济(159137)
- 经济(159137)
- 研究(101542)
- 中国(57428)
- 学报(47359)
- 管理(47272)
- 财(46595)
- 科学(45479)
- 农(42444)
- 大学(36177)
- 学学(34131)
- 农业(29982)
- 教育(29270)
- 融(28201)
- 金融(28201)
- 经济研究(27144)
- 技术(26651)
- 财经(25890)
- 业经(22377)
- 经(22258)
- 问题(20630)
- 技术经济(17393)
- 贸(17083)
- 世界(16416)
- 业(15707)
- 理论(15585)
- 图书(15173)
- 国际(15030)
- 现代(14355)
- 科技(14245)
共检索到473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忠敏 马树才
本文首先通过改进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后得出了我国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国债管理对于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调整宏观经济运行、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国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坚持国债利率市场化 ;( 2 )坚持国债发行规模适量化 ,发行时间均衡化 ;( 3)坚持国债期限品种多元化 ,还本付息均衡化 ;( 4 )坚持国债市场流动性 ;( 5 )坚持国债市场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国债管理 经济增长 社会总需求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飞 郑义汀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负担率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模型(STR)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国家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低区间,即过重的国债负担会降低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在省际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且呈现非对称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国债负担率的阶段转换会导致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具有地区异质性和时变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国债发行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机制。在国民经济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及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国债发行量的增减会相应导致国民经济总水平的消长。由此可见,国债发行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我国近几年国债发行的实践结果看,发行国债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积累途径。在政府储蓄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国债发行,有效地缓解了建设资金,特别是预算内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从发挥的功能看,国债承担了拉动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使命,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促经济增长的有力结合点。
关键词:
国债发行 经济增长 国债管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张人骥 刘弘
关于应不应该利用国家债务筹集资金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有什么争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债务都已成为政府弥补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自1949年起的一段相对长的时期内,国家债务不仅处于非常不重要的地位,而且逐步地萎缩以至消亡。8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债务又被重新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认识,并且在近15年来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国家债务可利用到何等程度,在什么条件下国家债务不仅对国家财政有支持作用,而且还不会形成沉重的负担,中国的国家债务应当具有怎样的发展轨迹,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力军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国债融资 联合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琦
债券收益率会影响投资行为并进一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名义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但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能力有限。本文指出,银行信贷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信贷利率的外生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收益率曲线 经济增长 信贷利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喜 孙英隽
我们在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我国1985—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强度进行了动态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国债发行规模的原因,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为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峰赫 陈默 张屹山
本文首先具体回顾了我国国债恢复发行30年来国债实践的演进过程,并根据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及同期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制定,把我国国债实践发展经历划分为5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债发行量、财政赤字、财政收入之间数量及占比关系。接下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长期存在正向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国债 经济增长 赤字预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跃良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建设国债单独影响经济增长的简明结果,其最终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R可由公式R=(1/M1-1/2m)B来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巨大,进而证实国债发行量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有效手段;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债能够得到双倍收益”的论断;同时指出,近年来由于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较快,收益已成迅速下降趋势,减少国债发行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
国债 经济增长 货币供应量 货币数量方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顺军
对目前如何通过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国家决策机构选择了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以国家对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大规模投入的方式, 希望以此为契机, 摆脱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困境, 刺激经济发展。然而, 以国债方式投入的建设资金, 是一种有偿使用的资金, 是要通过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偿付本息的, 它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甚至会带来政府危机。因此, 对国债发行数量的讨论便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本文认为, 在讨论国债发行规模多大为宜之前, 应分析国债是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
国债 国债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戎 张珂玮 刘畅 丁思莹
一直以来,国债规模对于经济增长是正向促进作用还是反向抑制作用都是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同样地,政府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国情的国债规模。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1-2014年间的数据,采用面板估计模型和阈值固定效应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国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在目前中国国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国债规模现阶段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阈值,即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没有一个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债规模在现阶段对经济增长未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债规模 阈值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戎 张珂玮 刘畅 丁思莹
一直以来,国债规模对于经济增长是正向促进作用还是反向抑制作用都是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同样地,政府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国情的国债规模。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1-2014年间的数据,采用面板估计模型和阈值固定效应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国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在目前中国国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国债规模现阶段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阈值,即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没有一个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债规模在现阶段对经济增长未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债规模 阈值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邢自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利用外债的规模在迅速膨胀,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2979.44亿美元,外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外债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经济增长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短期和长期的均衡中,它是如何进行动态调整的,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