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8)
- 2023(9199)
- 2022(7633)
- 2021(7175)
- 2020(5695)
- 2019(13020)
- 2018(12768)
- 2017(23858)
- 2016(12762)
- 2015(14643)
- 2014(14555)
- 2013(14605)
- 2012(14224)
- 2011(13288)
- 2010(13325)
- 2009(12289)
- 2008(12193)
- 2007(10747)
- 2006(9715)
- 2005(9287)
- 学科
- 济(64493)
- 经济(64426)
- 管理(27574)
- 业(27234)
- 中国(24381)
- 方法(20354)
- 企(19457)
- 企业(19457)
- 地方(18648)
- 农(17337)
- 数学(16853)
- 数学方法(16753)
- 业经(14399)
- 贸(13852)
- 贸易(13837)
- 易(13431)
- 学(13415)
- 融(11789)
- 金融(11788)
- 农业(11780)
- 发(11700)
- 银(11688)
- 银行(11672)
- 行(11547)
- 制(10915)
- 地方经济(10434)
- 环境(10098)
- 财(9902)
- 和(9662)
- 发展(8828)
- 机构
- 大学(187974)
- 学院(186303)
- 济(86826)
- 经济(85312)
- 研究(76561)
- 管理(63907)
- 中国(59736)
- 理学(52937)
- 理学院(52179)
- 管理学(51543)
- 管理学院(51158)
- 科学(43233)
- 京(42552)
- 所(39200)
- 财(37969)
- 研究所(35372)
- 中心(32889)
- 农(29580)
- 财经(29408)
- 范(28977)
- 师范(28752)
- 经济学(28662)
- 北京(28434)
- 江(28067)
- 院(27094)
- 经(26880)
- 经济学院(25584)
- 师范大学(23499)
- 科学院(23297)
- 农业(22938)
- 基金
- 项目(115403)
- 科学(91246)
- 研究(89343)
- 基金(83216)
- 家(72158)
- 国家(71517)
- 科学基金(59680)
- 社会(58770)
- 社会科(55723)
- 社会科学(55716)
- 省(42628)
- 基金项目(42289)
- 教育(40253)
- 划(36879)
- 编号(35517)
- 资助(34345)
- 自然(33931)
- 自然科(33112)
- 自然科学(33104)
- 自然科学基金(32536)
- 发(31716)
- 成果(31143)
- 部(26883)
- 重点(26779)
- 发展(26513)
- 展(26066)
- 课题(25964)
- 国家社会(25330)
- 中国(25142)
- 创(23877)
共检索到30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万松 张明玉 唐琮元
美国硅谷文化是鼓励创新和冒险的文化,新加坡园区文化是中西合璧的文化,两种园区文化对我国的园区发展有较好的启示。我国园区发展是混沌的,以整体宇宙论阐发园区发展之哲学模型,和谐相融天人合一之园区终极理念是人之生命创力与天之时间变力共为之,是由天之自然平衡到人之自觉平衡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文化制度的角度看,中国园区的发展有“三个效应”。
关键词:
园区 哲学 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建华
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901年至1945年,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孕育期;二战之后到1970年中期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快速发展期;1970年代中期后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开始了自己的本土化追求。进而指出,多文化交融影响下的本土化追求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点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不能完全依赖别国,要有自己的本土化追求;要重视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重视专业学术机构和专业学术刊物的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保华 刘晶
为应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凸显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澳大利亚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项针对性的具体教育举措。其儿童哲学课题体系,在课程目标上侧重儿童理性思维、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儿童生活经验与人类普遍性问题,在课程实施上运用团体探究的实践方式。同时,澳大利亚在儿童哲学课程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师资质量、学生学业负担、学习评价等诸多现实挑战。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提升基于课程统整的教育质量;重建以探究与对话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帮助处境不利儿童以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儿童哲学 课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商玉秀 王普斌
城市规划离不开哲学思维。古老的《道德经》蕴含着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理解老子哲学,并把它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联系起来,就会得到很多启示,这对于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化、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裴娣娜
现代教学论的生成发展,必须解决研究方法论问题。通过借鉴怀特海过程哲学所提供的方法论启示, 在对主流教学论批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的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艳梅 郑长龙
20世纪以来,HPS教育成为国际理科教育的重要课题,国外HPS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嬗变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力图在对其进行历史回顾、逻辑梳理和理论评析的基础上,发掘其对我国理科教育改革的直接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HPS教育 发展 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我国科学教育存在着对生活的异化与对人的异化两方面的危机。导致这种危机的原因有三:工具主义或控制取向的科学价值观、客观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观察-传递取向的科学方法论。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理解科学提供了不同视角和观点,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可能依据之一。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哲学 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南阅
现今各领域交互相融的趋势下,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进行指引,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对人性、天道、真知之路、治国之道等内容的研究,对探索和解决现代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展开古哲学思想及其现代化启示的研究,对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战略思维和提高管理质量具有现实性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谋昌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生态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关键词:
机械论 二元论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文全
经济学从其诞生到发展都深刻地受到哲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机械自然观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经济学的不利影响以及系统实在观与中国的古典哲学对经济学的可能贡献后,指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从哲学角度来看有两个基本路向:一是争取在系统实在观的基础上完成对经济学的新综合;二是充分利用中国古典哲学的优秀资源,真正阐发经济学本身所蕴涵的天下主义与和平主义。这两个路向实际上也是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路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谦 赵锋 涂又光 叶文虎
本文界定环境哲学的基本范畴框架 ,以“天人合一”和“主客恶性二分”分别概括中国和西方的传统环境形上学特征 ,分析环境哲学的源流及其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学科建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长纯
在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中要重视教育自身的生命和生活,重视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之共有属性的探索,重视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哲学。这种工作哲学包括把握方向、回归实践、合作发展、赋权教师、倚重制度、沟通教学研、文化互动、和而不同、着眼具体、操作多元等话语。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 工作哲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建华 陈建华
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广义来理解,其指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狭义来理解,其指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各因素走向合理性、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制度化理论为指导,提高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 徐亚倩
联通主义是近20年国际上对教育变革最有启发的创新思想。其理论内涵远不止于学习现象,而是教育哲学层面的理论创新。在本体论层面,联通主义是对思维本体论和生成本体论的再发展,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联通新本质,表现为“学习即连接”的微观联通、“资源共建共享”的中观联通和“组织生态开放互联”的宏观联通。在知识观层面,联通主义揭示了人类生产生活中一直存在的、被忽视的一类知识形态——网络化知识,这类知识在内涵、结构、生产传播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和规律。在方法论层面,联通主义推动了教育科学研究方向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系统的战略转移,强调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探寻教育系统的深层规律。联通主义哲学观不是对传统哲学观的全面否定,而是在技术革新、时代进步、思想进化的基础上对教育基本问题认识的丰富和再发展,为认识和研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指导,推动了由技术驱动的教育信息化向技术与思想“双轮驱动”的变革模式转型,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构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方法武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晓
本文从哲学角度切入终身学习的现实可能性问题,通过探讨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哲学原点及其现实意义,论证终身教育的实践性。分别阐述:孔子"仁人"教育目的所隐含的"为学日益"的终身学习思想;孔子从"体知"出发探寻一条"为学日益"的路径;孔子阐释终身学习哲学原点"体知"的实践教育学意蕴。力求使中国传统终身学习哲学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发挥其在当代终身教育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哲学原点 体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