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2)
- 2023(17202)
- 2022(14462)
- 2021(13502)
- 2020(11714)
- 2019(26926)
- 2018(26364)
- 2017(48645)
- 2016(27091)
- 2015(30861)
- 2014(30170)
- 2013(30000)
- 2012(27901)
- 2011(25106)
- 2010(24968)
- 2009(22940)
- 2008(22655)
- 2007(19955)
- 2006(17090)
- 2005(15088)
- 学科
- 济(108195)
- 经济(108075)
- 管理(71647)
- 业(68472)
- 企(54368)
- 企业(54368)
- 方法(51854)
- 数学(46231)
- 数学方法(45640)
- 中国(30532)
- 农(30060)
- 财(27482)
- 学(25085)
- 业经(22767)
- 贸(22298)
- 贸易(22287)
- 易(21706)
- 地方(21553)
- 农业(20146)
- 制(19966)
- 理论(17040)
- 务(17007)
- 财务(16963)
- 财务管理(16921)
- 环境(16473)
- 企业财务(16070)
- 银(15978)
- 和(15920)
- 银行(15898)
- 技术(15893)
- 机构
- 大学(389818)
- 学院(385136)
- 济(155568)
- 经济(152408)
- 管理(143844)
- 研究(137087)
- 理学(125123)
- 理学院(123593)
- 管理学(121063)
- 管理学院(120378)
- 中国(100353)
- 科学(88524)
- 京(83204)
- 农(76551)
- 所(70596)
- 财(68538)
- 研究所(65076)
- 业大(64982)
- 中心(62795)
- 农业(60880)
- 江(57403)
- 财经(55691)
- 北京(51758)
- 范(51242)
- 经(50892)
- 师范(50544)
- 院(49149)
- 经济学(48326)
- 州(45263)
- 经济学院(43809)
- 基金
- 项目(268983)
- 科学(210371)
- 基金(195895)
- 研究(187186)
- 家(175038)
- 国家(173648)
- 科学基金(146969)
- 社会(117970)
- 社会科(111810)
- 社会科学(111775)
- 省(105813)
- 基金项目(103785)
- 自然(98672)
- 自然科(96466)
- 自然科学(96426)
- 自然科学基金(94721)
- 划(90246)
- 教育(87702)
- 资助(80536)
- 编号(73363)
- 重点(61933)
- 部(59308)
- 成果(58989)
- 发(57364)
- 创(56022)
- 科研(52891)
- 创新(52560)
- 计划(52306)
- 课题(51838)
- 教育部(49978)
- 期刊
- 济(161855)
- 经济(161855)
- 研究(107550)
- 中国(77453)
- 学报(73041)
- 农(68011)
- 科学(63738)
- 大学(53658)
- 财(52886)
- 学学(50686)
- 管理(49503)
- 农业(46497)
- 教育(42941)
- 技术(32562)
- 融(30719)
- 金融(30719)
- 财经(27055)
- 经济研究(26626)
- 业(26062)
- 业经(25275)
- 经(23283)
- 问题(21698)
- 版(21000)
- 贸(19222)
- 统计(19170)
- 业大(19068)
- 科技(18688)
- 技术经济(18166)
- 图书(18125)
- 资源(18121)
共检索到561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成 郭亚歌 焦丽亚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表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问题解决能力、经济收入及生活方式,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与民主发展。基于PISA2015数据对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四省(市)15岁在校生的科学素养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四省(市)学生平均成绩为518分,在参加本轮测试的72个国家和经济体中排名第816名;进一步采用多水平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城市与非城市的四省(市)学生在科学素养表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个体与学校水平上各有多种因素对学生科学素养表现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洁
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们的合作能力。基于PISA 2015数据库对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15岁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平均得分为496,在51个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排名第20位,超过80%的学生持有积极的协作态度,但只有6%的学生具有高的合作能力,四成在PISA科学、阅读和数学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合作问题解决领域中也表现优异。学生个体与学校水平上各有多种因素与学生的合作能力表现有相关性。为此,本文提出提升青少年合作能力的建议,包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合作能力培养,保证学生适度的体育活动时间,改善师生关系,让每个教师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的合作能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晓华
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共抽取到268所学校参加PISA2015测试。本研究按照学校平均科学成绩的表现将268所学校四等分,分为四个层级,结合PISA2015学校问卷数据开展综合分析,揭示学校资源分配、学校管理和教学组织、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因素对各层级学校科学成绩表现的影响,试图重点找出我国在科学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成功的特征及其原因,以及发现表现不佳学校的不足之处,从而相互借鉴和启示。最后,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促进我国学校治理水平进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绩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娜 王玥
PISA2015报告指出,科学素养优异学生的比例代表国家(地区)未来的科学竞争力。PISA2015科学成绩表现优异学生的绝对数量占比结果显示,美国、中国四省市和日本三国学生依次排名前3名,本研究分别比较了这些学生在科学能力和知识掌握、关于科学的认识论信念、科学态度,以及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个人、学校和家庭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四省市科学素养优异学生与美日两国相比,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物理系统的知识掌握较好、对广义科学话题的兴趣较高、参与科学活动多、认同合作的价值等,中国四省市学生的相对弱势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的认识论信念较低、未来愿意从事科学事业比例较低、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对科学的自我效能较低等。学校和家庭相关因素方面,中国四省市的相对优势体现在学校科学教师师资力量强、教师公平对待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教师反馈多等,中国四省市的相对弱势体现在学生每周科学学习时间长、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较低,科学课纪律氛围有待改进等。美国优异学生的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最高,其次是日本,中国四省市最低。基于此,提出PISA2015对于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启示。
关键词:
PISA2015 科学素养 优异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亮
本研究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了15岁学生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期望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比例较低;男女学生期望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总体比例相近,在子类别科学相关职业期望的分布上存在性别差异。两水平伯努利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父亲从事科学相关职业、学生就读于普通初高中、学校类型为政府补助民办学校、学生科学工具动机、以及学生的科学表现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科学相关职业期望;教师主导教学、教师调试教学对学生科学相关职业期望表现出间接影响;二代移民背景对学生将来从事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么网络游戏是否会严重阻滞青少年社会融入与学科素养,这是社会各界关切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据,使用泛精确匹配法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实证考察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对中学生学科素养与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家庭背景后,无论是数学、阅读、科学、财经四门学科标准化测试成绩,还是心理归属感、集体融入、团队协作及协作解难能力四项社会融入指标,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都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且显著降低了课程学习时间、课堂学习参与及成就动机。此外,男性、厌学旷课、有留级经历、上学前或放学后上网聊天或网络社交的中学生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的概率明显更高,同时网络游戏成瘾者主要来自父母情感衰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较低的家庭,且网络游戏成瘾产生的"低学科素养"与"低社会融入"双重负向效应也出现在这些家庭中。上述发现表明,促使青少年远离不良网络游戏的关键不在于禁止网络游戏,更重要的是填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缺位与心理缺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李川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科学素养的三种能力,把PISA2006测试框架中的"科学知识"定性为"内容性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能力和知识类型的"认知需求"框架。这是PISA测试对"科学素养"内涵给出的最新解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PISA2015 科学素养 测试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德成 王璐环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中小学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中国四省(市)与PISA2015高分国家/经济体的学校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四省(市)学校在教师选聘、教师解聘、评价政策、招生政策、教材选用、课程内容和课程开设等7项重大事务中的办学自主权非常显著地低于高分国家/经济体;中国四省(市)校长和教师在各项事务中的平均决策权也显著地低于高分国家/经济体。多水平分析则发现,学校治理结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在中国四省(市)和高分国家/经济体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未来,我国要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新型政校关系;优先关注课程管理,保障学校课程管理自主权;完善校长负责制,增强校长在学校办学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教师在学校事务决策中的参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一平 许世红 郑海燕
本文从PISA聚焦15岁学生在不同现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识别问题、解决问题、解释问题的表现,归纳出实用类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PISA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通过对PISA2015数据的挖掘与数据模型的构建,进一步揭示实用类阅读能力影响PISA科学素养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实用类阅读教学的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虎 杨玉冬 陆璟
本文通过对PISA 2012财经素养测试数据分析发现,上海学生财经素养表现优异,不仅平均成绩高,且高低端差异小,财经素养高水平的比例最高;上海学生的财经素养表现与其在基础学科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校财经教育以及学生理财经验和习惯方面存在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文章对我国中小学财经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
PISA 财经素养 财经素养教育 上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否显著提升了学生素养及学业水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的测试数据,本文旨在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探讨和分析我国四省市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并侧重考察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应用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生源背景后,生均计算机数对乡村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都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城市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在常规教学工作日上网时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莉娜
从评价的视角分析了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内容架构及其实施特点,阐释了PISA测试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与评价的启示,包括:注重在教学与评价中细化能力的内涵;注重科学探究在教学与评价当中的实施;关注认知过程与深度思考;注重在教学与评价中创设科学情境等。
关键词:
PISA 科学素养 教学 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波
根据学校的学业水平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领导策略,是校长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断层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校长在教育目标管理和教师教学激励两个方面的时间投入,对于学校科学成绩的积极影响同时体现在高、中学业水平的学校当中。然而,校长在教师专业引领和教师参与治理赋权两个方面的时间投入对于各种学业水平学校科学成就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校长在教育领导中的时间投入对于学校科学成绩的影响,存在总体趋势的影响和局部趋势的影响两种情况。仅仅依靠校长在教育领导中的时间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进学业表现最差的学校。排名居中的学校更有可能通过校长的教育领导获得小幅度的成绩提升,而加强教育目标管理是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亮 赵德成
文章基于PISA 2015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数据,系统评估了校园欺凌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和非认知领域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遭受欺凌使学生数学、阅读成绩分别降低5. 73分和0. 57分,对科学成绩几乎没有影响;不同类型欺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不同;遭受欺凌使学生珍视关系的合作意向、珍视团队的合作意向、学校归属感分别降低0. 07分、0. 14分和0. 28分,使学生学业焦虑、成就动机分别升高0. 15分和0. 02分;不同类型欺凌对学生非认知表现的影响效应不同。为了避免或减轻欺凌对学生教育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国家应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力度,切实维护学生发展权益;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开展校园欺凌监测和诊断,帮助学生克服校园欺凌;学校应加强反欺凌制度建设,多方合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春丽 顾小清
基于PISA最新一轮的测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和芬兰学生的信息技术(ICT)使用差异以及ICT使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两国学生的ICT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在大部分ICT变量的表现上要低于芬兰学生;(2)两国学生在ICT使用上均可区分为不同模式,表现在ICT数量、ICT感知和ICT活动上的不同;(3)两国学生在ICT使用对其科学素养的影响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后,研究从着力培养我国学生的ICT兴趣与ICT自我效能、针对不同模式的学生进行ICT使用方式的指导、合力推动ICT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三方面,对研究发现以及可能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