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4)
2023(14677)
2022(11906)
2021(10748)
2020(8668)
2019(19350)
2018(19054)
2017(35621)
2016(19162)
2015(21766)
2014(21745)
2013(21795)
2012(20734)
2011(19284)
2010(19470)
2009(17858)
2008(17591)
2007(15602)
2006(14552)
2005(13885)
作者
(58078)
(48445)
(48261)
(46034)
(31281)
(23223)
(21781)
(18744)
(18688)
(17141)
(16952)
(16265)
(15947)
(15822)
(15305)
(15052)
(14306)
(14021)
(13996)
(13470)
(12689)
(11861)
(11781)
(11250)
(11033)
(10971)
(10760)
(10387)
(9771)
(9753)
学科
(105908)
经济(105809)
管理(45675)
(43793)
中国(33387)
方法(32186)
(31277)
企业(31277)
地方(29865)
数学(27938)
数学方法(27761)
(26840)
业经(22264)
(21005)
(18520)
贸易(18504)
农业(18303)
(17851)
(17429)
地方经济(17379)
(17072)
(17041)
金融(17040)
(16617)
(16526)
银行(16495)
(16169)
环境(15545)
(13363)
产业(12895)
机构
大学(286039)
学院(284631)
(133681)
经济(131209)
研究(116527)
管理(99156)
中国(89685)
理学(82818)
理学院(81639)
管理学(80424)
管理学院(79857)
科学(67837)
(63519)
(60609)
(58684)
研究所(54671)
中心(50686)
(48067)
财经(45506)
(44664)
经济学(43560)
(41977)
北京(41732)
(41367)
(40897)
师范(40512)
经济学院(38973)
业大(37731)
农业(37121)
科学院(35752)
基金
项目(181512)
科学(143519)
研究(134804)
基金(131893)
(116169)
国家(115261)
科学基金(96505)
社会(88991)
社会科(84431)
社会科学(84416)
(68507)
基金项目(68164)
教育(59516)
(58861)
自然(57925)
自然科(56524)
自然科学(56511)
自然科学基金(55505)
资助(53693)
编号(52425)
(46717)
成果(43991)
重点(42597)
(40799)
国家社会(38547)
课题(38323)
发展(38229)
(37633)
(36899)
中国(36137)
期刊
(162649)
经济(162649)
研究(97989)
中国(66008)
(46166)
学报(43320)
科学(42373)
(41553)
管理(39919)
大学(32853)
(32436)
金融(32436)
教育(31674)
农业(31518)
学学(30701)
经济研究(27494)
技术(24087)
业经(23926)
财经(23664)
问题(21546)
(20764)
(18870)
世界(18186)
(18061)
国际(18044)
技术经济(15142)
资源(14695)
统计(13424)
经济问题(13333)
现代(13120)
共检索到46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志礼  张绪珠  贺本岚  
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为对象,以省级区域为单元,对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比较,定量分析了四大区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对未来四大区域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波  
基于回归方程对1978~2007年四大经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金融发展状况明显不同,1978~1991年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总体上小于内陆地区;1992~2007年,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大干内陆地区;四大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总差异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改革的推进,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1978~2007年四大经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U"字型变动特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中国约70%的A股上市公司集中在东部地区。过去三个10年中国新增注册A股上市公司数量呈增长态势,第三个10年较第二个10年增幅达78.38%,四大经济区域中东部地区增幅98.96%为最大,西部地区增幅57.32%排名第二位,中部地区为22.58%,增幅最小、增长压力较大。四大经济区域22个省份A股上市公司整体在静态结构和动态增长上呈现出由省会城市向非省会城市“扩散化”“均衡化”发展的特征,东部地区对总体态势的贡献起决定性作用,而西部地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化“”非均衡化”特征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川江  邓玲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平  
通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GDP、进口值、出口值四大总体指标的对比分析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财政体制改革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与区域金融化演进的协调有序推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选选  
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经济区域间差距也在快速扩大,区域差距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各省统计数据合并计算出东、中、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1987-2007年的各项指标,在定性分析了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之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投资系数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雯铮  刘辉  
本文基于全国职教集团的调研数据,结合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四大经济区域职教集团在发展规模、辐射范围、服务产业类型、牵头单位方面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得出四大经济区域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上的共性,力求为职教集团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美秀  彭庆环  
文章通过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数据的分析,指出: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也就是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而最根本的两项措施是:确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并加强国家政策和资金对农村的扶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毛蕴诗  戴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明显的趋势,不仅体现为世界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并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表现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超过了贸易的增长成为世界的首要经济联系。更多的全球化行业和全球化公司正在形成,跨国公司本身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另一重要趋势,几大区域经济集团正在形成和推动之中。区域内贸易增长超过了区域间贸易增长,二者均超过了全球的贸易增长。区域内及区域间直接投资存量巨大,占各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一半以上。但区域内投资存量并未明显超过区域间的投资存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共同存在,并行不悖。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体现在国别之间,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其增长也必然带来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欣  张文忠  
文章基于年度统计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评价模型,分析2002—2019年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速和人均增速的差异性,对其变化和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四大区域板块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四大区域板块的经济增速形成2002—2007、2008—2013和2014—2019年三个明显阶段,对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等历史时期,分别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比较优势和领先作用。(2)2002—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2010—2019年期间不明显,2002—2019年实际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存在绝对β收敛,表明区域间发展差异在逐步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成效明显。(3)在近20年的发展中,各区域板块的比较优势实现了重塑和转换,东北地区粮食、生态等功能明显提升,西部地区维护生态安全和边境安全等功能增强,其中川渝陕等省份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上升,中部地区制造业基地、交通枢纽、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不断巩固,东部地区创新中心、开放中心、经济中心的作用持续加强。(4)"十四五"期间,四大区域板块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东部地区重点优化创新和开放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动力源;中部和川渝陕等西部重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支撑能力,培育发展增长极;东北和西部地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重点区域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张华新  
本文运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通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增长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总抚养比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