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2)
- 2023(16633)
- 2022(14118)
- 2021(13124)
- 2020(11101)
- 2019(25582)
- 2018(25101)
- 2017(46849)
- 2016(25485)
- 2015(28770)
- 2014(28675)
- 2013(28108)
- 2012(25867)
- 2011(23332)
- 2010(22975)
- 2009(21131)
- 2008(20882)
- 2007(18363)
- 2006(15530)
- 2005(13654)
- 学科
- 济(102706)
- 经济(102594)
- 管理(71107)
- 业(68138)
- 企(54977)
- 企业(54977)
- 方法(50209)
- 数学(44870)
- 数学方法(44345)
- 中国(28273)
- 农(27825)
- 财(27664)
- 贸(22619)
- 贸易(22608)
- 易(21957)
- 学(21867)
- 业经(21532)
- 制(19343)
- 农业(18340)
- 务(17841)
- 财务(17790)
- 财务管理(17744)
- 地方(17060)
- 企业财务(16756)
- 银(16210)
- 银行(16141)
- 环境(15396)
- 和(15374)
- 行(15343)
- 理论(15306)
- 机构
- 大学(365400)
- 学院(365162)
- 济(151208)
- 经济(148380)
- 管理(137950)
- 研究(123758)
- 理学(119938)
- 理学院(118575)
- 管理学(116451)
- 管理学院(115788)
- 中国(93975)
- 科学(78264)
- 京(76617)
- 农(68492)
- 财(67323)
- 所(63326)
- 业大(59034)
- 研究所(58094)
- 中心(57496)
- 财经(54808)
- 农业(54602)
- 江(52942)
- 经(50055)
- 北京(47687)
- 经济学(47438)
- 范(45576)
- 师范(44941)
- 院(44182)
- 经济学院(43052)
- 州(41860)
- 基金
- 项目(250546)
- 科学(196146)
- 基金(183503)
- 研究(175589)
- 家(163207)
- 国家(161881)
- 科学基金(137653)
- 社会(112086)
- 社会科(106291)
- 社会科学(106258)
- 省(96990)
- 基金项目(96966)
- 自然(91478)
- 自然科(89446)
- 自然科学(89415)
- 自然科学基金(87868)
- 划(82716)
- 教育(81658)
- 资助(75389)
- 编号(68966)
- 重点(57040)
- 部(55595)
- 成果(54830)
- 发(53147)
- 创(52534)
- 科研(49316)
- 创新(49282)
- 课题(47731)
- 计划(47570)
- 国家社会(47394)
- 期刊
- 济(156646)
- 经济(156646)
- 研究(100816)
- 中国(67400)
- 学报(65094)
- 农(60611)
- 科学(56739)
- 财(53386)
- 管理(48209)
- 大学(48144)
- 学学(45702)
- 农业(41123)
- 教育(34947)
- 技术(31247)
- 融(30137)
- 金融(30137)
- 经济研究(27321)
- 财经(26910)
- 业经(25802)
- 业(23263)
- 经(23172)
- 问题(20841)
- 贸(19556)
- 版(19062)
- 统计(17734)
- 技术经济(17707)
- 商业(17256)
- 科技(16790)
- 国际(16573)
- 世界(16501)
共检索到523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莉娟 王晓东
流通费用过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识,但目前关注的焦点及政策指向都集中在物流方面。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构成的完整论述,将视野拓展到了商流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分析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现实表现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强调批零商业运行对整体流通费用的影响。基于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表明,除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流通组织化程度、渠道批零结构和零售盈利模式都会对流通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在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两大构成部分上有着不同的机制和表现。其政策意义在于:未来应当更加重视优化商流过程在降低流通费用方面的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流通业组织化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超
资本增殖的逻辑要求不断降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因而流通技术发展表现出不断突破时空界限的"加速主义"趋向。数字平台在传统商业领域的应用和拓展,降低了经济链条中的各种流通费用,并成为新流通渠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次"流通革命"。数字平台企业的相关营收来自从别处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本质上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一些平台企业单纯依靠所有权垄断而索取"经济租"的行为,会推高社会总流通费用,侵蚀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一些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重塑了价值链分工的市场秩序,给非平台企业、公众甚至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要发挥数字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正向服务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字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婷婷 周国栋
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二者在理论、概念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拥有其各自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本文以理论研究基础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在各自领域的概念及构成体系,并将两者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流通和交易这两种非生产性成本的新途径。
关键词:
流通费用 交易费用 交叉融合 新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婷婷 周国栋
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二者在理论、概念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拥有其各自特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本文以理论研究基础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在各自领域的概念及构成体系,并将两者之间的交叉融合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降低流通和交易这两种非生产性成本的新途径。
关键词:
流通费用 交易费用 交叉融合 新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冬芳 周扬明
本文认为,当前中观条件下流通费用有居高不下的走向,流通不经济或交易不经济现象较为突出。文章提出,为降低流通费用,必须在中观制度安排下,走出制度与组织的悖论;从本质上去认识流通费用,对流通费用进行分解,分门别类作出具体、客观的评价,以理性地遏制流通费用的不断升高;下大力气对流通体制、经济组织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治理或重新构建流通体制框架,加大宏观尤其是中观调控力度,降低流通费用,实现流通经济,避免流通不经济。
关键词:
流通费用 本质性 成本性 流通不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仁 王永刚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优秀的数据模式,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高、数据透明可靠和信用监督成本低等优势。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纯粹流通费用的存在对于资本循环和年剩余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市场交易可以通过自主化的去中心交易模式、自动化的契约模式以及社会化的信息共享、审计和金融领域创新等方式,提高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通速度,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现市场经济2.0跨越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龙龙
马克思将批发视为资本流通过程的重要环节,他不仅深入分析了批发的产生和批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还对批发的组织和运行作了精辟论述,澄清了商品流通、批发商品流通和批发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批发的投机性、批发价格形成的特殊性、批发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的直接性作了精彩阐发。马克思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我们认识批发商品流通提供了基础理论框架,而且对于我们深化批发流通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批发 商品流通 马克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克鉴 陈福中
改革开放以来,外部因素对我国国内需求以及商品流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为最。外部因素对国内需求及商品流通的作用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点,并随着开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长期性。外部因素可经由数量、价格、全球化与国内市场互动以及渠道变革四个途径影响我国国内需求,进而影响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鉴于外部因素作用于商品流通的长期性特点,在流通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与实践中,需借助动态分析方法,从内生化层次讨论外部因素对我国商品流通的影响,按照外部因素内生化的基本观点,改进和丰富有关流通领域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钧 张洁洁 韩保庆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平台成为产品和服务线上交易的中介。依据马克思商品流通理论分析发现,平台经济的产生适应了产销矛盾加深对更高流通效率的诉求。通过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经济不仅能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还能有效协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从而极大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但是,平台企业在自由竞争中容易导致垄断的产生,并且数字平台本身的特性还会加剧其垄断趋势,从而出现大型的垄断性平台企业。如果大型平台企业追求获取超额的垄断利润,就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从而引起流通费用增加、降低流通效率,并会通过抑制创新阻碍平台经济的创新发展。在指导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以实现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对流通效率的巨大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希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研究确定了降低流通费用的十项政策措施,剑指我国流通环节费用高企顽疾,含金量十足。尽管目前我国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但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造成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国际水平。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延艳芳 刘涛
本文系统测算了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市场集中程度整体呈现趋强态势,但局部波动特征明显;上期市场集中程度、市场规模和外商进入则是影响市场集中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商品流通业 市场集中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支慧
在商品流通范围与数量既定条件下,停留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较流通活动本身价值畸高,便会产生流通费用膨胀问题。在此情况下,流通企业通过创新技术与战略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流通效率、抑制流通费用膨胀,保证流通业的平稳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商业创新视角,探究了我国流通费用膨胀的成因与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以期为完善我国流通业商业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商业创新 流通费用 膨胀成因 机制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支慧
在商品流通范围与数量既定条件下,停留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较流通活动本身价值畸高,便会产生流通费用膨胀问题。在此情况下,流通企业通过创新技术与战略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流通效率、抑制流通费用膨胀,保证流通业的平稳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商业创新视角,探究了我国流通费用膨胀的成因与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以期为完善我国流通业商业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商业创新 流通费用 膨胀成因 机制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兴微
本文研究我国商业创新贡献率与流通费用膨胀的关系,基于对我国商业创新特征分析,研究我国流通费用膨胀形成的原因与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商业技术水平约束了商业技术边界扩展的范围,产生流通费用膨胀;商业创新的跟踪式拷贝与业态过度竞争等,进一步降低商业创新贡献率,加剧了我国流通费用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