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3)
- 2023(15693)
- 2022(13192)
- 2021(12286)
- 2020(10412)
- 2019(23905)
- 2018(23339)
- 2017(44333)
- 2016(23711)
- 2015(26766)
- 2014(26059)
- 2013(25439)
- 2012(22962)
- 2011(20630)
- 2010(20331)
- 2009(18630)
- 2008(18091)
- 2007(15155)
- 2006(13027)
- 2005(10977)
- 学科
- 济(97850)
- 经济(97748)
- 管理(66413)
- 业(63808)
- 企(52101)
- 企业(52101)
- 方法(50233)
- 数学(45431)
- 数学方法(44705)
- 中国(26405)
- 农(25172)
- 财(23794)
- 贸(20807)
- 贸易(20795)
- 业经(20470)
- 易(20207)
- 学(19553)
- 农业(16582)
- 制(16566)
- 务(15141)
- 技术(15101)
- 财务(15082)
- 财务管理(15055)
- 理论(14951)
- 地方(14848)
- 环境(14674)
- 银(14450)
- 银行(14396)
- 企业财务(14238)
- 和(13802)
- 机构
- 大学(338325)
- 学院(337193)
- 济(141266)
- 经济(138971)
- 管理(131304)
- 理学(115962)
- 理学院(114694)
- 研究(113193)
- 管理学(112260)
- 管理学院(111674)
- 中国(84793)
- 科学(71612)
- 京(70126)
- 农(60979)
- 财(60248)
- 所(56488)
- 业大(54725)
- 研究所(52556)
- 中心(51287)
- 财经(50299)
- 农业(48654)
- 经(46284)
- 江(45811)
- 经济学(44689)
- 北京(43241)
- 范(41744)
- 师范(41152)
- 院(40804)
- 经济学院(40564)
- 财经大学(37984)
- 基金
- 项目(241696)
- 科学(191789)
- 基金(180042)
- 研究(167709)
- 家(160630)
- 国家(159398)
- 科学基金(136746)
- 社会(109408)
- 社会科(104020)
- 社会科学(103988)
- 基金项目(94772)
- 省(92541)
- 自然(91495)
- 自然科(89573)
- 自然科学(89544)
- 自然科学基金(87982)
- 划(79642)
- 教育(78430)
- 资助(74361)
- 编号(64152)
- 重点(55247)
- 部(53957)
- 创(51300)
- 发(50992)
- 成果(49620)
- 创新(48101)
- 科研(47451)
- 国家社会(47009)
- 教育部(46166)
- 计划(45969)
共检索到466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王诗桪
随着中国流通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提高流通效率的决策基础在于对商品流通效率本身有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甄别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拓展的两阶段DEA模型,以我国2006-2013年各省区为决策单元,对商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实证测量,并采用窗口分析进行修正。进而,本文构建TobiT模型分析了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渠道长度、流通规模、政府参与、连锁化与信息化水平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甄别了这些因素对零售效率和批发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流通渠道长度、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政府参与和信息化水平对流通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流通规模与连锁化水平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各...
关键词:
商品流通 流通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莉娟 王晓东
流通费用过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识,但目前关注的焦点及政策指向都集中在物流方面。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构成的完整论述,将视野拓展到了商流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分析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现实表现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强调批零商业运行对整体流通费用的影响。基于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表明,除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流通组织化程度、渠道批零结构和零售盈利模式都会对流通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在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两大构成部分上有着不同的机制和表现。其政策意义在于:未来应当更加重视优化商流过程在降低流通费用方面的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流通业组织化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克鉴 陈福中
改革开放以来,外部因素对我国国内需求以及商品流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为最。外部因素对国内需求及商品流通的作用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点,并随着开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长期性。外部因素可经由数量、价格、全球化与国内市场互动以及渠道变革四个途径影响我国国内需求,进而影响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鉴于外部因素作用于商品流通的长期性特点,在流通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与实践中,需借助动态分析方法,从内生化层次讨论外部因素对我国商品流通的影响,按照外部因素内生化的基本观点,改进和丰富有关流通领域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延艳芳 刘涛
本文系统测算了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市场集中程度整体呈现趋强态势,但局部波动特征明显;上期市场集中程度、市场规模和外商进入则是影响市场集中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商品流通业 市场集中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罗丹 张媛
一直以来,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重要议题。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环境下制约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在问题。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代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DEA方法运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12年间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并以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地区平均生态效率逐步改善,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明显优于西部,而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外商投资引入等对生态效率都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以及城镇化对生态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美国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都会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影响中美贸易。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风光
利用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影响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各增长源泉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省区主要的经济增长源泉,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技术创新能力、FDI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省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污染治理强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则会显著抑制环境管制的产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污染治理强度有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风光
利用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影响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各增长源泉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省区主要的经济增长源泉,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技术创新能力、FDI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省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污染治理强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则会显著抑制环境管制的产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污染治理强度有助于产业环境结构的优化,FDI水平、能源强度和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要素投入产出效应的提升;各因素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在不同体制下的边际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桂波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评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研究发现,首先我国商贸流通业存在技术无效,技术无效由纯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共同导致;其次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和东部的技术效率差距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差距导致,西部和东部的技术效率差距主要由规模效率差距导致;最后,除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水平外,外生环境也对技术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劳动者素质、政府支持力度和市场化进程显著增加了要素投入冗余,降低了技术效率,而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显著降低了要素投入冗余,提升了技术效率。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刚 张蒙 李治文
运用改进的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DEA方法(Super-SBM模型)测度了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技术效率,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提炼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再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鲜电商企业的技术效率很低,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大多数企业在投入要素上存在较大浪费,在产出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普遍盈利困难;IT人才占比、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物流设施水平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和竞争程度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企业规模和产品多样性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春玉
试论商品流通的规模及其决定夏春玉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何谓商品流通规模?目前广为流行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领域所占用的社会劳动的数量。[1]根据这种定义,在表述商品流通的规模时,通常使用商品流通资金或资产、商品流通人员数、商品流通设施及商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