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1)
- 2023(13137)
- 2022(11376)
- 2021(10813)
- 2020(8939)
- 2019(21100)
- 2018(20654)
- 2017(40397)
- 2016(21525)
- 2015(24478)
- 2014(24218)
- 2013(24258)
- 2012(22265)
- 2011(20235)
- 2010(19781)
- 2009(18233)
- 2008(17665)
- 2007(15313)
- 2006(13233)
- 2005(11702)
- 学科
- 济(93892)
- 经济(93787)
- 管理(60637)
- 业(57508)
- 企(46740)
- 企业(46740)
- 方法(46545)
- 数学(41586)
- 数学方法(41266)
- 中国(26141)
- 农(23149)
- 财(21515)
- 贸(19814)
- 贸易(19801)
- 易(19239)
- 业经(18503)
- 学(17531)
- 制(16484)
- 地方(16068)
- 农业(15035)
- 银(14672)
- 银行(14637)
- 融(14531)
- 金融(14530)
- 行(14013)
- 和(13690)
- 环境(13613)
- 务(13357)
- 财务(13295)
- 财务管理(13272)
- 机构
- 大学(313371)
- 学院(308207)
- 济(134658)
- 经济(132206)
- 管理(125338)
- 理学(109187)
- 理学院(108055)
- 管理学(106477)
- 管理学院(105925)
- 研究(105213)
- 中国(81281)
- 京(66663)
- 科学(61570)
- 财(59407)
- 所(51571)
- 财经(49094)
- 研究所(47072)
- 中心(46920)
- 农(45356)
- 经(45029)
- 业大(43500)
- 北京(42791)
- 经济学(42399)
- 江(41683)
- 范(38840)
- 师范(38533)
- 经济学院(38396)
- 院(37996)
- 财经大学(36970)
- 农业(35597)
- 基金
- 项目(212327)
- 科学(168310)
- 基金(157912)
- 研究(156199)
- 家(136859)
- 国家(135819)
- 科学基金(117291)
- 社会(101049)
- 社会科(95978)
- 社会科学(95954)
- 基金项目(83357)
- 省(78275)
- 自然(75377)
- 自然科(73664)
- 自然科学(73648)
- 自然科学基金(72368)
- 教育(70853)
- 划(66909)
- 资助(66201)
- 编号(62064)
- 成果(50043)
- 部(48799)
- 重点(46719)
- 发(44422)
- 创(43700)
- 国家社会(42562)
- 教育部(42542)
- 课题(41887)
- 人文(41110)
- 创新(40828)
- 期刊
- 济(140072)
- 经济(140072)
- 研究(94695)
- 中国(55508)
- 学报(45927)
- 管理(45352)
- 科学(43791)
- 财(42387)
- 农(40088)
- 大学(35384)
- 学学(33240)
- 教育(29621)
- 融(29140)
- 金融(29140)
- 农业(28252)
- 技术(24965)
- 财经(24566)
- 经济研究(23975)
- 经(20945)
- 业经(20911)
- 问题(18530)
- 贸(16793)
- 理论(16439)
- 技术经济(15456)
- 图书(15352)
- 业(15193)
- 实践(14715)
- 践(14715)
- 世界(14640)
- 国际(14392)
共检索到447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实证研究●陈乐一一、波动形态的测定系统地研究新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总体态势,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波动次数的具体测定。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方法,将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测定为10次波动。商品市场波动是对商品市场上商品供应和商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期权研究小组 何晓斌 吴泱
Trolle(2008)指出,商品市场风险分为可以由期货对冲的风险和不可以由期货而由期权来对冲的风险,对应地也就将市场的波动划分为可生成的波动和不可生成的波动。在检验不可生成的波动的存在性时,依据USV(Unspanned Stochastic Volatility,可生成随机波动率)模型,以Trolle(2008)设定的研究框架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COMEX黄金、NYMEX原油以及使用不同于文献记录的市场风险代理变量表示方式计算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的建模结果,发现国内外市场均存在不可生成的波动,USV特征的存在性也为中国市场推出期权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觉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朝尊
陈乐一的专著《双重约束: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分析》已由商务印书馆于1999年8月出版。该书是我所见到的国内首部专门研究商品市场波动的专著,颇有理论水平。 中国的经济波动问题的研究,萌芽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经济波动问题迎来理论研究的春天,并且取得了相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龙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我国商品市场波动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商品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特征。从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生产资料市场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投资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化、商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可以描述我国商品市场的波动形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燕 刘清江
由于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商品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供求的巨幅波动。景气指数可以有效地监控经济运行的波动情况,并对经济运行的转折点做出预报。本文挑选出反映我国商品市场发展各个方面特点的23个指标,选用中国商品市场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共78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景气指数较好的反映了我国商品市场的运行情况,为准确判断和预测中国商品市场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商品市场 扩散指数 合成指数 景气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纪良纲 刘振滨
商品流通速度是衡量流通部门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商品流通速度的快慢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更反映了流通部门资金的利用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流通速度得到了持续提高,但商品流通速度的宏观模型却反映出商业规模因素是促使其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通过商品流通速度与流通资本利用效率分析发现流通部门的资金利用效率则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
商品流通速度 流通资本 利用效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徐闻宇 方磊
为研究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假日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征,本文从收益和波动出发,在构建学生分布随机波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MCMC模拟技术对中国铜、铝、橡胶、大豆、豆粕和小麦期货市场的假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对商品期货交易收益及其波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不同交易品种而言,其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更具体地,对各类假日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的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对商品期货收益及其波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比分类之前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的影响能力明显增强,其个性特征也更加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一 黄卓 佘宇 沈诗涵
文章运用基于极差的GARCH模型(Range GARCH)预测18种中国大宗商品期货的波动率。实证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商品期货合约,Range GARCH模型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方面的整体表现都比几种常见的GARCH模型更具有优势。这是因为Parkinson极差估计量包含了比日收益率平方更加准确的波动率的信息,而Range GARCH模型相比传统的GARCH模型能更好的利用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更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关键词:
RangeGARCH 大宗商品 波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红涛
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相对价格法以1985~2006年为样本计算分析了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并分析了城乡消费差异、交通设施等因素对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商品市场 市场分割 相对价格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雁冰 吴腾华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2)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3)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