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2)
- 2023(13452)
- 2022(11686)
- 2021(11109)
- 2020(9349)
- 2019(21878)
- 2018(21447)
- 2017(41771)
- 2016(22278)
- 2015(25425)
- 2014(25134)
- 2013(25259)
- 2012(23464)
- 2011(21233)
- 2010(20852)
- 2009(19251)
- 2008(18888)
- 2007(16101)
- 2006(13971)
- 2005(12428)
- 学科
- 济(96267)
- 经济(96159)
- 管理(62026)
- 业(58842)
- 企(47904)
- 企业(47904)
- 方法(47851)
- 数学(41931)
- 数学方法(41580)
- 贸(26852)
- 贸易(26837)
- 易(26041)
- 中国(25671)
- 农(23782)
- 财(22725)
- 学(19833)
- 业经(19214)
- 地方(17475)
- 制(16249)
- 农业(15759)
- 环境(14743)
- 和(14537)
- 务(14212)
- 银(14163)
- 财务(14153)
- 财务管理(14125)
- 银行(14116)
- 理论(14080)
- 融(14020)
- 金融(14019)
- 机构
- 大学(326635)
- 学院(321660)
- 济(139338)
- 经济(136811)
- 管理(128250)
- 理学(111910)
- 研究(111570)
- 理学院(110687)
- 管理学(109038)
- 管理学院(108467)
- 中国(84058)
- 京(69757)
- 科学(66663)
- 财(60786)
- 所(55744)
- 研究所(51001)
- 财经(50134)
- 农(49058)
- 中心(48886)
- 业大(46549)
- 经(45892)
- 北京(44628)
- 江(43474)
- 经济学(43351)
- 范(40995)
- 院(40713)
- 师范(40647)
- 经济学院(39388)
- 农业(38600)
- 财经大学(37633)
- 基金
- 项目(222373)
- 科学(175221)
- 基金(164337)
- 研究(162557)
- 家(143370)
- 国家(142293)
- 科学基金(121748)
- 社会(103971)
- 社会科(98690)
- 社会科学(98666)
- 基金项目(86799)
- 省(82301)
- 自然(78725)
- 自然科(76886)
- 自然科学(76870)
- 自然科学基金(75531)
- 教育(73152)
- 划(70602)
- 资助(68909)
- 编号(64749)
- 成果(52219)
- 部(50766)
- 重点(49601)
- 发(47017)
- 创(45564)
- 课题(43831)
- 教育部(43768)
- 国家社会(43687)
- 科研(42752)
- 创新(42619)
- 期刊
- 济(143852)
- 经济(143852)
- 研究(97209)
- 中国(54817)
- 学报(49754)
- 科学(46471)
- 管理(45249)
- 财(43446)
- 农(43360)
- 大学(37829)
- 学学(35579)
- 农业(30746)
- 教育(30589)
- 融(27289)
- 金融(27289)
- 技术(25346)
- 经济研究(24994)
- 财经(24348)
- 业经(21842)
- 贸(21701)
- 经(20740)
- 问题(19990)
- 国际(18749)
- 业(16753)
- 世界(15881)
- 理论(15809)
- 技术经济(15804)
- 图书(15701)
- 科技(14509)
- 资源(14360)
共检索到464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强
2001-2004年间,在HS2大类下中国大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指数高于出口价格指数,同时计量表明,出口过程量增价跌明显,进口量价关系不明显。以HS4贸易高规模类别为样本的计量分析表明高规模出口类别中的“量增价跌”态势呈波浪式加速发展态势,而高进口规模类别中原存的程度不高的“量增价跌”关系则有所消退;全部、一般、加工贸易高类样本的区分则反映出我国部分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虽然交易地位起点低,但其交易地位和比较效益却可能正趋向改善。
关键词:
比较效益进口 出口价差数量价格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玲
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服务于工业化的手段之一,它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必然地由它所服务的对象决定。我国工业化道路、模式、战略的选择,各个时期工业化过程演进的方式、特点,是影响外贸地位作用最深层、最本质的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比较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等世界六大国在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额和市场占有率,并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六大国在中亚地区的贸易潜在比较优势。结果显示,世界六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出口额及市场占有率差距显著,贸易效率较低,且在2006—2017年间略有下降。其中,俄罗斯在中亚的贸易地位降低,逐步被中国超越;中国的贸易主导地位显现,未来仍有较大的贸易潜力;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与中亚贸易无明显增长,但日本、法国和德国贸易潜力较大。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是大国贸易竞争的核心国家,土库曼斯坦是大国贸易竞争最明显的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巍
泰国商品外贸的变化趋势汪巍在世界经济衰退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80年代前期泰国经济增长放慢,出口增长减缓。因此,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调整,使商品出口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了改观。从1986年起,泰国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品出口大幅度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丽华
在明晰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经济内涵的前提下,文章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的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重构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及其调整指数,同时根据1997、2002、2007三个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年度中,对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以此来分析我国近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找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发现其先扬后抑的发展体现出的不合理性暴露了很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相应地给出了能够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回归合理的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学勤 刘菁 王静
本文是在我国没有期权交易实践的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目的是寻找中国商品期货期权定价特点,为制定各项交易制度提供实证支持。本研究首次运用郑州商品交易所期权交易模拟数据确定基础资产价格与期权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希腊字母(风险参数)进行详尽分析和研究,为期权上市后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期权定价模型实用、可行,为未来上市期权交易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
商品期货期权 期权定价 希腊字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意云
本文在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框架内探讨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共享式交易组织的经济学本质。结果表明,作为共享式交易组织的商品交易市场,其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市场需求规模超过临界水平,且临界市场规模与商品交易市场设立的初始投资正相关,与消费者的工业品支出份额负相关;同时,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商品交易市场均衡的企业数增加和进入门槛提高;此外,企业能力分布的方差越小,则均衡状态时企业进入商品交易市场的最低能力水平越高。
关键词:
商品交易市场 垄断竞争 一般均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可德 秦月 徐长乐 赵蕊
文化通过改变交易成本和消费者选择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流量,并进而影响其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以Hofstede文化四维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向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通过回归模型测算了文化距离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文化距离与中国出口贸易地理方向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该结论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制定贸易国别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重视美、日、欧三大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也应当重视对拉美等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的开发,从而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市场格局更加合理完善。
关键词:
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指数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灵燕 李荣林
文章基于1995~2007年的贸易面板数据,探讨了影响我国贸易地区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为例,从出口和进口贸易地区结构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亚洲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与我国存在密切的联系,其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贸易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北美洲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同时,FDI对于我国同欧洲、北美洲产生的贸易影响显著,FDI的增加使得我国出口到欧洲、北美洲的产品比重增加,使得来自欧洲、北美洲的进口产品比重减少。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地区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希果 雷虹 谭志雄
本文以有形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31个省区的对外贸 易水平,采用28个对外贸易的指标,对对外贸易省区进行分类,并对它们的特征、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 上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区域性对外贸易战略进行了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江丽 高志刚
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的紧密程度依次为吉国、塔国、哈国、土国和乌国。中国与中亚各国双方商品贸易的竞争性小、互补性强,其中最为互补的是燃料、矿产品和制成品,在农产品和其他综合产品类的互补性不强。
关键词:
比较研究 指数分析 中国 中亚五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淑荣 李慕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与作用途径。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负面影响,而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正面影响,这是由于出口贸易的过度扩张对我国物价稳定、供给结构与地区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而进口贸易不但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对稳定国内物价、促进国内消费与"节能减排"有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丽华
文章立足国情,在界定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涵义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是否符合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以求克服盲目追求外贸商品结构高级化的弊端。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重新构造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和调整指数,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对我国近10年来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呈先扬后抑的趋势,说明其合理性有待改进,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调整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