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3)
- 2023(17536)
- 2022(14929)
- 2021(13886)
- 2020(11480)
- 2019(26738)
- 2018(26448)
- 2017(50171)
- 2016(27334)
- 2015(31019)
- 2014(30965)
- 2013(30859)
- 2012(28972)
- 2011(26570)
- 2010(26812)
- 2009(24503)
- 2008(24163)
- 2007(21232)
- 2006(19053)
- 2005(17489)
- 学科
- 济(119083)
- 经济(118956)
- 管理(73902)
- 业(70584)
- 企(56293)
- 企业(56293)
- 方法(49256)
- 数学(42251)
- 数学方法(41772)
- 中国(36598)
- 农(32604)
- 地方(27647)
- 财(26769)
- 业经(26512)
- 贸(25842)
- 贸易(25821)
- 学(25267)
- 易(25102)
- 制(22264)
- 农业(21900)
- 银(19939)
- 银行(19885)
- 行(19213)
- 理论(19029)
- 融(18653)
- 金融(18652)
- 环境(18291)
- 和(18273)
- 技术(17299)
- 发(16670)
- 机构
- 大学(396671)
- 学院(392223)
- 济(164020)
- 经济(160610)
- 管理(150948)
- 研究(140821)
- 理学(129265)
- 理学院(127724)
- 管理学(125611)
- 管理学院(124878)
- 中国(107630)
- 京(86947)
- 科学(85192)
- 财(74687)
- 所(71276)
- 农(64895)
- 研究所(64644)
- 中心(63110)
- 江(59118)
- 财经(58846)
- 业大(57010)
- 北京(56065)
- 范(54553)
- 师范(54059)
- 经(53555)
- 院(50715)
- 农业(50562)
- 经济学(50325)
- 州(47611)
- 经济学院(45247)
- 基金
- 项目(260404)
- 科学(204901)
- 研究(192486)
- 基金(188869)
- 家(164703)
- 国家(163297)
- 科学基金(139199)
- 社会(121961)
- 社会科(115592)
- 社会科学(115565)
- 省(99523)
- 基金项目(98979)
- 自然(88480)
- 教育(88256)
- 自然科(86384)
- 自然科学(86362)
- 自然科学基金(84824)
- 划(84499)
- 资助(78607)
- 编号(77862)
- 成果(65033)
- 重点(58759)
- 发(58742)
- 部(58282)
- 课题(54688)
- 创(53422)
- 国家社会(50581)
- 教育部(50048)
- 创新(49879)
- 科研(49241)
- 期刊
- 济(186204)
- 经济(186204)
- 研究(125077)
- 中国(82619)
- 学报(62167)
- 农(59942)
- 科学(57727)
- 管理(56809)
- 财(54637)
- 教育(49285)
- 大学(47339)
- 学学(43822)
- 农业(41515)
- 融(38497)
- 金融(38497)
- 技术(33656)
- 经济研究(30246)
- 业经(29392)
- 财经(29152)
- 经(25115)
- 问题(24672)
- 图书(23571)
- 业(21854)
- 贸(21668)
- 技术经济(19274)
- 理论(19038)
- 国际(18830)
- 世界(18646)
- 科技(18221)
- 版(17620)
共检索到605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树才 周小琳
要素结构落后、要素比例失衡、各类产品低端定位、加工贸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以及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是我国出口集约边际持续扩张、出口扩展边际停滞不前、对外贸易增收不增利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实现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加速人口红利转型、推动企业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调整生产要素地区分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加工贸易向高端发展等对策,转变我国出口集约边际的结构,提升出口扩展边际的比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树才 周小琳
要素结构落后、要素比例失衡、各类产品低端定位、加工贸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以及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是我国出口集约边际持续扩张、出口扩展边际停滞不前、对外贸易增收不增利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实现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加速人口红利转型、推动企业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调整生产要素地区分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加工贸易向高端发展等对策,转变我国出口集约边际的结构,提升出口扩展边际的比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贞
本文基于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12种HS6位数的电子信息产品对47个贸易伙伴1996-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决定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的主要因素。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相对经济规模及降低固定贸易成本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产生积极影响,可变贸易成本则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较小,而对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加快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促进中国二元边际出口扩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俊芳 武拉平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产品 二元边际 出口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耿献辉 张晓恒 周应恒
本文利用1995~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HS六位编码数据,测算了二元边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集约边际的贡献率在2005年之后达到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为解释中国农产品逆向贸易条件的发生提供了新视角。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生产效率越高,对中国刚进入出口市场的新产品设置的门槛越高;但中国向固定贸易成本较低或者相对于其他国家贸易成本更高的贸易伙伴出口新产品更有利。另外,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可变贸易成本和进口时间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差异,其中,可变贸易成本对两类产品出口集约边际增长的影响更大,而进口时间对加工农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子方 杜琼
本文基于产品层面上的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六位码数据,将二元边际的结构分解应用于文化贸易领域,选取经济、文化、制度等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规模、经济距离、人口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可变贸易成本、进口规模、出口目的国的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其中,在控制了文化资本积累因素后,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通过二元边际促进文化产品出口;同一文化身份以及文化和制度的交互作用通过扩展边际促进文化产品出口。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当采取明确重点市场、挖掘潜力市场、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开展文化外交等措施提高出口的二元边际,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保持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增长。
关键词:
文化距离 文化身份 二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馨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机电产品HS-6位出口数据及Hummels和Klenow(2005)的二元分解方法客观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认为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进一步将集约边际分解发现,出口增长实质来源于数量扩张,价格的贡献微弱,说明机电产品"以量取胜"的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另外,以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对两种边际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不同的,这表明政策的制定也应当有不同的倾向性。
关键词:
机电产品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国华 夏帆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从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行为模式,一方面考察了企业生产率与加权出口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发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具有类似的出口模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正相关。另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出口目的地市场规模和国外竞争程度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影响后发现,更大的市场规模、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相对集中于出口在当地市场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出口企业还缺乏全球性核心产品,这是中国在目前仍是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韩剑 陈艳
融资约束是企业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金融发展影响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行为产生作用。本文基于中国2000—2007年近50万家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通过引入外生的地区金融发展变量与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交互项,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不同特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差异性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更容易推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实现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所有制信贷歧视对企业出口影响显著,国有企业是金融发展作用于出口的优先受益者;只有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才有可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磊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省区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在控制了各省区要素禀赋和选取工具变量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后发现,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出口的可能性和出口量均有积极影响,对于高外部融资依赖型和低资产抵押率行业而言,金融发展的作用尤为显著。因此,为了实现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升级,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信贷供给的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文峰 韦灵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也日益紧密。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S-92版本的六分位农产品数据,结合企业异质性理论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小于扩展边际,但集约边际的贡献率高于扩展边际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程度不同,贸易成本和进口国相对农业生产率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均为负,进口国的相对GDP、农业经济规模和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具有正向作用,而对扩展边际具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东盟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万璐 李娟
本文在异质企业模型框架下,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的二元视角,讨论金融发展(宏、微观)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文章基于Chaney(2005;2008)的理论框架,运用2000—2006中国企业层面按"企业—产品—目的国"加总的HS8位码出口数据,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度量,通过固定效应、t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在企业层面检验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受到金融发展的显著影响,其中,宏观金融发展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方向一致,微观金融发展(即融资约束)对两个边际的影响方向并不相同。此外,生产率对于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熊平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事实。文章发现,无论在多边层次还是在双边层次,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扩展的边际占据的比重很小。利用Tobit模型的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经济规模、多边阻力、固定成本、生产率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间产品属性等对二元边际并不具备相同的影响机制。特别地,外部冲击对集约的边际构成显著的负面冲击,但对扩展的边际却并不存在负面影响。这些结论不仅为上述解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验支持,也将为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周华凯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的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HS-6位数据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结果显示中国对马来西亚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集约边际的贡献。另外,实证分析影响二元边际的不同因素,发现影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相反。说明在制定政策中应有不同的针对性。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梁晶晶 徐锦强 黄蕾
文章使用2000~2013年Aid Data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援助数据、BACI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产品出口数据、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中的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相关指标,采用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中的非洲国家与中国投票相似度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对中国向非洲受援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到非洲,且这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共同实现的。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改善非洲国家的政府治理水平,进而使中国对受援国产品出口显著上升。该结论说明中国对非援助不但会提升非洲国家人民的福利水平,也会促进中国的产品贸易;对非援助实现了"双赢"局面,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