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5)
- 2023(7634)
- 2022(6142)
- 2021(6141)
- 2020(5119)
- 2019(11905)
- 2018(11592)
- 2017(21717)
- 2016(11631)
- 2015(13550)
- 2014(13332)
- 2013(13350)
- 2012(12237)
- 2011(11049)
- 2010(11038)
- 2009(10447)
- 2008(10901)
- 2007(9792)
- 2006(8782)
- 2005(8411)
- 学科
- 济(43733)
- 经济(43682)
- 管理(38258)
- 业(33869)
- 企(27933)
- 企业(27933)
- 方法(21218)
- 银(20360)
- 银行(20215)
- 行(18839)
- 数学(18621)
- 数学方法(18537)
- 制(18360)
- 中国(18213)
- 财(14795)
- 融(12902)
- 金融(12902)
- 贸(11514)
- 贸易(11497)
- 度(11450)
- 制度(11446)
- 易(11183)
- 险(11006)
- 保险(10915)
- 业务(10657)
- 务(9841)
- 财务(9820)
- 财务管理(9791)
- 农(9666)
- 企业财务(9274)
- 机构
- 大学(159636)
- 学院(155950)
- 济(73358)
- 经济(71859)
- 管理(61634)
- 中国(57690)
- 研究(55002)
- 理学(49211)
- 理学院(48679)
- 管理学(48262)
- 管理学院(47915)
- 财(39300)
- 京(35582)
- 财经(29633)
- 科学(27762)
- 中心(27309)
- 经(27286)
- 所(26517)
- 江(24464)
- 经济学(24414)
- 银(23993)
- 北京(23852)
- 研究所(23609)
- 银行(22939)
- 财经大学(22509)
- 经济学院(21921)
- 行(21288)
- 农(20712)
- 州(20203)
- 融(20194)
- 基金
- 项目(92600)
- 科学(73068)
- 研究(71073)
- 基金(69722)
- 家(59556)
- 国家(59105)
- 科学基金(50862)
- 社会(46761)
- 社会科(44379)
- 社会科学(44369)
- 基金项目(35242)
- 教育(33200)
- 省(31036)
- 自然(30532)
- 资助(30384)
- 自然科(29845)
- 自然科学(29838)
- 自然科学基金(29372)
- 编号(27470)
- 划(27326)
- 成果(23365)
- 部(22932)
- 中国(21562)
- 国家社会(20825)
- 重点(20785)
- 教育部(20474)
- 课题(19349)
- 性(19200)
- 创(19028)
- 大学(18907)
共检索到271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本文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银行风险分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认为这些风险分类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新的分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琳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
关键词:
银行收入结构 多元化 银行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圣禹 杨挺
因我国放开利率管制较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加强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选取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作为分析方法,整理出14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3年的混合数据,结合绝对缺口指标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指标,纵向与横向地分析其存在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和风险控制状况,总结归纳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状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婷婷 尚金峰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受到国别风险的影响。国别风险与商业银行从事国内业务时遇到的一般风险有显著区别,表现形式更加复杂与多样,它将降低跨国投资的预期收益,并且沿着债务链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国别风险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有效识别、准确评估国别风险,设定国别风险限额,维护敞口计量模型和评级模型,根据国别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模型,对客户给予风险提示和预警,依据客户所在国家、客户类型、所属行业、信用等级、客户规模等因素制定不同类型客户的准入标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国别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五星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风险管理 挑战 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志华 温英杰
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它势必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的具体表现,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战文清 刘尧成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数字金融约束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数字金融运用程度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运用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水平;(2)影响机制存在着异质性,体现为在非国有银行以及非上市银行中较为突出;(3)在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银行风险 金融创新 中介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钢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辨析与规避李钢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所共同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它不但会威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秩序的稳定,而且在国际经济迅速发展并实现一体化的今天,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国际政治的稳定。我国是一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市场化 商业银行 风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明 谢赤
当前,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发展到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的价值管理阶段,并呈现以下显著特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向集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成本管理向多元化和精细化方向转变;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演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高度信息化;财务的管理、控制和决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或有资本 风险承担 杠杆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生 甘煜
中国商业银行为什么存在着利率风险管理的弱化?这种选择是否满足于商业银行在约束条件下最优的理性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约束条件的分析,从成本收益角度,在理论上解释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为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约束与行为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