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824)
2022(5550)
2021(5446)
2020(4541)
2019(10470)
2018(9919)
2017(19284)
2016(9891)
2015(11435)
2014(11079)
2013(11197)
2012(10467)
2011(9682)
2010(9508)
2009(9097)
2008(9200)
2007(8052)
2006(7157)
2005(6932)
作者
(27346)
(22432)
(22396)
(21392)
(14527)
(10592)
(10340)
(8886)
(8779)
(8012)
(8006)
(7625)
(7374)
(7253)
(7152)
(7065)
(6754)
(6527)
(6449)
(5997)
(5621)
(5575)
(5289)
(5150)
(5135)
(5065)
(5012)
(4679)
(4461)
(4449)
学科
(42148)
经济(42103)
(25317)
管理(23584)
方法(20453)
(20082)
银行(19936)
数学(18775)
数学方法(18682)
(18646)
(18537)
企业(18537)
中国(17722)
(17321)
(12863)
金融(12863)
(12833)
贸易(12818)
(12507)
(11051)
保险(10960)
(10768)
制度(10765)
业务(10543)
(10488)
(9493)
银行制(8794)
(7737)
业经(7635)
体制(6767)
机构
大学(143257)
学院(138706)
(70422)
经济(69328)
中国(53337)
管理(52517)
研究(51828)
理学(43431)
理学院(42974)
管理学(42522)
管理学院(42259)
(35061)
(31009)
财经(27640)
科学(25854)
(25581)
(25134)
中心(24771)
经济学(24506)
(23238)
研究所(22641)
银行(22201)
经济学院(22149)
财经大学(21192)
北京(20717)
(20613)
(19970)
(19949)
(19749)
金融(19673)
基金
项目(86679)
科学(69536)
基金(67592)
研究(64700)
(58346)
国家(57963)
科学基金(49718)
社会(45227)
社会科(43025)
社会科学(43015)
基金项目(34077)
自然(29668)
资助(29381)
自然科(29040)
自然科学(29030)
教育(28819)
自然科学基金(28597)
(27731)
(25060)
编号(23754)
(21827)
中国(21056)
国家社会(20721)
成果(19847)
重点(19551)
教育部(19482)
人文(18028)
(17820)
(17585)
(17523)
期刊
(73437)
经济(73437)
研究(54273)
(35897)
金融(35897)
中国(30053)
(25600)
管理(19960)
科学(18441)
(17972)
学报(17890)
财经(14818)
大学(14635)
学学(13808)
经济研究(13760)
(12667)
(12106)
国际(11892)
农业(10556)
世界(10123)
问题(9705)
教育(9686)
技术(9354)
业经(8932)
理论(7654)
技术经济(6843)
统计(6837)
(6800)
实践(6538)
(6538)
共检索到23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红燕  夏霖  王靖  
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贸易、投资、承包工程方面进度加快,商业银行的跨境保函业务得以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跨境保函通过增强债务人信用、降低当事各方违约风险来保障交易顺利履行,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金融工具。由于跨境保函业务涉及不同国家的政治、金融、法律制度,且无统一的国际规则可循,尤其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别风险凸显。商业银行应建立跨境保函的国别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以及重点领域跨境保函业务的风险监控、识别、分析与管理能力,加强保函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以促进跨境保函业务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企业跨境经营的合法权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婷婷  尚金峰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受到国别风险的影响。国别风险与商业银行从事国内业务时遇到的一般风险有显著区别,表现形式更加复杂与多样,它将降低跨国投资的预期收益,并且沿着债务链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国别风险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有效识别、准确评估国别风险,设定国别风险限额,维护敞口计量模型和评级模型,根据国别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模型,对客户给予风险提示和预警,依据客户所在国家、客户类型、所属行业、信用等级、客户规模等因素制定不同类型客户的准入标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华桂宏  
基于2010—2021年中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会提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且通过提高流动性错配进而推升银行流动性风险;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更容易受到跨境资本流动的威胁,传统金融市场和数字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强化银行流动性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反应,而适宜水平的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强化金融监管强度均有助于弱化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提升效应,特别是对于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伟  胡利琴  胡燕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繁发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鉴于操作风险独有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评级的思想,并就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网络分析法进行操作风险评级,并给出了关键风险指标和关键风险诱因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样本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评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永奋  刘利敏  翟永会  
以20002012年中国公开报道的操作性风险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Pair-Copula模型度量中国商业银行的操作性风险,运行Bootstrap重复抽样度量四类操作风险的损失缺口,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了单类操作风险和总体操作风险的VAR和CVAR。研究结果显示,操作风险累积损失值较高,风险事件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巨大;系统失败、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和违规执行等四类操作风险分布并不一致,但有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将不同类型风险相加确定资本准备金的方法会夸大操作风险。因此,为了有效度量操作风险损失值,降低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圣禹  杨挺  
因我国放开利率管制较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加强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选取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作为分析方法,整理出14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3年的混合数据,结合绝对缺口指标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指标,纵向与横向地分析其存在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和风险控制状况,总结归纳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状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琳  赵苹  
本文利用DEA方法评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对有效性。通过CCR模型和Bilateral模型评价和比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艳  亢唅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三种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基于SFA法测度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修正模型,并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以实证对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爱元  俞自由  
为了增强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在银行监管资本估计中应包含操作风险资本金,然而因为数据和模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准确估计操作风险资本金绝非易事。文章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同时考虑到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不完整性,利用损失分布方法来度量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该方法能够让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金的估计变得简单、容易,且具实际可操作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雪梅  臧微  
本文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测算2005—2011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不仅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贷存比、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作用显著,而且在影响程度上,贷存比的作用高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选择地优化这些变量,进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成本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兢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多家银行倒闭,使得风险管理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我国银行大案、要案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制约银行发展的软肋,如何控制操作风险?本文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并结合实证调查,诊断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恬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基本方向基本条件,并简要论述了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的关系,指出银行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定价的过程,是对原有各种要素重新组合、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与定价息息相关。银行只有对创新产品实施合理的定价,创新才不会是盲目的,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五星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天芸  余洁宜  
美国次贷危机使学界和业界都开始关注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及其影响,在金融危机日趋频繁的背景下,探讨中国CRT市场发展状况及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贷款转让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贷款转让行为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通过贝塔的分解,发现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提高并非源自银行个体风险水平的提高,而是源自贷款转让导致的商业银行与市场相关程度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