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4)
2023(14113)
2022(11782)
2021(11055)
2020(9605)
2019(22360)
2018(22068)
2017(42985)
2016(22965)
2015(26337)
2014(26130)
2013(26223)
2012(24181)
2011(21840)
2010(22023)
2009(21165)
2008(21457)
2007(19396)
2006(16971)
2005(15894)
作者
(66514)
(55388)
(55378)
(52902)
(35609)
(26404)
(25413)
(21533)
(20989)
(19948)
(18943)
(18710)
(18101)
(17510)
(17350)
(17156)
(16579)
(16364)
(16086)
(15968)
(13741)
(13653)
(13566)
(12700)
(12592)
(12523)
(12428)
(12214)
(11064)
(11002)
学科
(106243)
经济(106124)
(88628)
(78820)
企业(78820)
管理(76232)
方法(51759)
数学(43003)
数学方法(42413)
(30609)
(30395)
业经(29770)
中国(27284)
(26260)
(23511)
银行(23366)
(21970)
(21696)
财务(21654)
财务管理(21620)
(21501)
贸易(21483)
农业(21159)
(20839)
企业财务(20409)
技术(18800)
(18036)
理论(17987)
(17795)
金融(17793)
机构
学院(339335)
大学(337529)
(150802)
经济(148089)
管理(135703)
理学(115843)
理学院(114679)
管理学(112897)
管理学院(112259)
研究(111138)
中国(95077)
(71289)
(70045)
科学(64413)
(56703)
(56199)
财经(55804)
中心(51967)
(51402)
(50729)
研究所(50592)
经济学(47102)
业大(46694)
北京(45559)
农业(44729)
经济学院(42638)
财经大学(41265)
(41027)
(39662)
师范(39292)
基金
项目(214930)
科学(170804)
基金(159153)
研究(157560)
(137168)
国家(136061)
科学基金(118244)
社会(102180)
社会科(97109)
社会科学(97083)
基金项目(83002)
(82399)
自然(75849)
自然科(74198)
自然科学(74179)
自然科学基金(72942)
教育(72038)
(68760)
资助(67060)
编号(62897)
成果(50096)
(48897)
重点(48002)
(47039)
(45829)
创新(43356)
(43277)
国家社会(43015)
课题(42467)
教育部(42359)
期刊
(166415)
经济(166415)
研究(103264)
中国(64582)
(57475)
管理(53627)
(51817)
学报(46656)
科学(46251)
(44097)
金融(44097)
大学(36128)
学学(34198)
农业(34197)
技术(31556)
财经(28829)
教育(28673)
经济研究(27547)
业经(27479)
(24824)
问题(21869)
(21640)
技术经济(20267)
(19903)
统计(18827)
国际(17955)
世界(17927)
(17251)
商业(16694)
现代(16017)
共检索到51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再勇  
基于用模拟合并方法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基金的潜在风险和收益结果表明,银行跨业兼营基金将使银行业的风险升高;虽然收益也提高了,但提高的速度没有风险升高的速度快。从风险收益实证结果来看,并不支持商业银行全面跨业兼营基金;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作出是否跨业兼营基金的决策。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由于破产概率随着基金业务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所以支持银行跨业兼营基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寒  胡再勇  
本文使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季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在一定寿险和证券资产比重下能增加银行的收益,并提高单位风险的报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合适的寿险和证券业务资产比重对于达到最佳的跨业兼营效果是必不可少的。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能显著降低其自身破产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诣民,何静,李村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四军  谢艳兵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与管理措施,供中国银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管理层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德勇  曹永霞  
基于数据包络理论,本文研究了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1999-2006年的技术效率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6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并不差,其加权平均技术效率值处在[0.6,1],11家被研究的商业银行中,中国民生银行的技术效率最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技术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勇  董利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考察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决定因素问题。研究银行业间绩效的差异多大程度上由银行内部因素决定,外部环境因素对银行机构的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在此目标下,本文选择银行资产利润率为银行盈利水平的测度变量,分析银行机构的个体特征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结构变量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苏飞  
为了比较不同所有制银行成本效率差异,本文建立共同前沿成本函数(Metafrontier Cost Function),计算技术缺口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TGR)指标,以避免传统效率评估模型只能考虑相同技术水平情况的缺陷,以此指标作为银行群组间技术水平与成本节省幅度的比较标准,同时讨论中国商业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现象。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股份制商业银行总体更具成本效率。1985~1993年期间,两类银行在规模经济,1993年之后则呈现显著规模不经济。而在两个期间内,两类银行均存在着显著的范围经济,此结果表明"混业经营"是中国商业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钟永红  
本文分析3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2年的存贷款规模、营业费用、人力费用等数据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银行存款的价格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通过该模型,只需了解某银行的存款规模便可以测算出该行存款的单位平均成本、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等重要信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卫平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目前已成为整个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的“瓶颈”。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能够改善其X效率 ,但只是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 ,改革成功的充要条件是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垄断地位 ,允许大量非国有金融机构的进入 ,并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升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不同思路和途径均涉及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但国内理论界对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因此就银行改革问题提出的许多建议和对策往往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证支持。这就需要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对银行业规模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对揭法对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现状进行考察,其实证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这一结论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晓明  
客户、产品和地域,是银行业务开发中的基本内容。其中客户目标市场的定位、开发和发展又是制定其他业务战略的前提条件。银行从事本国业务,需要对其目标市场作出定位和细分,同理,在从事跨国业务时,也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市场机会,对目标市场作出合理定位和细分。由于跨国业务涉及的客户市场更加特殊、复杂,这一定位过程对银行跨国业务的成败也更加关键,难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2003-2014年,中央会议连续十年强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影子银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益及整个银行体系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基于对影子银行规模的估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08-2012年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50家商业银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效益正相关,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给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永奋  刘利敏  翟永会  
以20002012年中国公开报道的操作性风险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Pair-Copula模型度量中国商业银行的操作性风险,运行Bootstrap重复抽样度量四类操作风险的损失缺口,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了单类操作风险和总体操作风险的VAR和CVAR。研究结果显示,操作风险累积损失值较高,风险事件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巨大;系统失败、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和违规执行等四类操作风险分布并不一致,但有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将不同类型风险相加确定资本准备金的方法会夸大操作风险。因此,为了有效度量操作风险损失值,降低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凯  
财务指标是银行监管的依据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财务指标作为检验和分析效率估计结果的依据,提出一种新的效率模型构建思想,对我国商业银行成本和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大型商业银行具有市场势力,但成本集约能力不足;危机后,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虽然推动了成本集约能力提高,但缺乏质量基础,反映出公司治理能力不足;降低经营成本水平对成本和利润效率提高具有积极影响。Basel III协议逐步实施将进一步抑制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而深化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将对银行业利差收入形成压力。面对传统信贷业务收入空间缩小的压力,培养成本集约能力或许成为在非利息收入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