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7)
- 2023(17221)
- 2022(14663)
- 2021(13919)
- 2020(11549)
- 2019(26855)
- 2018(26224)
- 2017(50951)
- 2016(27104)
- 2015(30113)
- 2014(29722)
- 2013(29645)
- 2012(27402)
- 2011(24806)
- 2010(24572)
- 2009(22694)
- 2008(22346)
- 2007(19565)
- 2006(17075)
- 2005(15382)
- 学科
- 济(111570)
- 经济(111447)
- 管理(79711)
- 业(78169)
- 企(65663)
- 企业(65663)
- 方法(53042)
- 数学(46329)
- 数学方法(45926)
- 中国(32293)
- 财(28434)
- 农(27621)
- 制(26601)
- 银(25603)
- 银行(25456)
- 业经(24432)
- 行(24063)
- 学(23234)
- 贸(22030)
- 贸易(22010)
- 易(21287)
- 技术(21174)
- 融(20876)
- 金融(20875)
- 地方(20476)
- 农业(18675)
- 务(17941)
- 财务(17880)
- 理论(17876)
- 财务管理(17849)
- 机构
- 大学(388321)
- 学院(383006)
- 济(162353)
- 经济(159223)
- 管理(153006)
- 理学(132854)
- 理学院(131353)
- 研究(131352)
- 管理学(129323)
- 管理学院(128610)
- 中国(104355)
- 京(82617)
- 科学(78728)
- 财(74146)
- 所(65133)
- 农(60468)
- 财经(60408)
- 研究所(59682)
- 中心(59051)
- 经(55248)
- 业大(54904)
- 江(54396)
- 北京(52516)
- 经济学(51130)
- 范(48973)
- 师范(48503)
- 院(47616)
- 农业(47608)
- 经济学院(46247)
- 财经大学(45463)
- 基金
- 项目(263390)
- 科学(209381)
- 基金(194935)
- 研究(191771)
- 家(170092)
- 国家(168747)
- 科学基金(145695)
- 社会(124489)
- 社会科(118231)
- 社会科学(118204)
- 基金项目(102828)
- 省(99779)
- 自然(94061)
- 自然科(91947)
- 自然科学(91926)
- 自然科学基金(90379)
- 教育(87675)
- 划(84772)
- 资助(80638)
- 编号(74998)
- 成果(60959)
- 部(59583)
- 重点(58795)
- 创(57761)
- 发(55470)
- 创新(53376)
- 国家社会(52357)
- 课题(51824)
- 教育部(51648)
- 科研(50170)
- 期刊
- 济(169253)
- 经济(169253)
- 研究(118533)
- 中国(72805)
- 学报(60153)
- 管理(57231)
- 科学(56851)
- 财(55002)
- 农(53339)
- 大学(46017)
- 融(45572)
- 金融(45572)
- 学学(43371)
- 教育(40083)
- 农业(35701)
- 技术(31236)
- 财经(30623)
- 经济研究(28996)
- 经(26242)
- 业经(25796)
- 问题(22051)
- 业(19971)
- 技术经济(19227)
- 科技(19000)
- 贸(18986)
- 理论(18621)
- 图书(17577)
- 世界(16950)
- 商业(16902)
- 现代(16791)
共检索到564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爱民 陈远
利用中国151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出其流动性创造的数值,依中国商业银行的体系经过方差分析将其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和外资银行,验证银行资本结构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银行"风险吸收效应"更为显著,区域性银行和外资银行"金融脆弱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建议加强对区域性银行的政策鼓励和扶持,从而有效地优化市场结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非平衡面板数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流动性创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凡 齐天翔 周伟峰
本文基于中国202家商业银行2009~2014年度财务数据,研究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越高,流动性创造越低,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进一步看,银行市场集中度越高,越能促进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结论认为:应降低高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集中度,促进银行竞争活力,减弱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凡 齐天翔 周伟峰
本文基于中国202家商业银行20092014年度财务数据,研究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越高,流动性创造越低,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进一步看,银行市场集中度越高,越能促进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结论认为:应降低高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集中度,促进银行竞争活力,减弱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凡 齐天翔 周伟峰
本文基于中国202家商业银行20092014年度财务数据,研究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越高,流动性创造越低,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进一步看,银行市场集中度越高,越能促进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结论认为:应降低高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集中度,促进银行竞争活力,减弱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光宇 杨博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关键词:
资本充足性管制 资本充足率 风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超 周峰 唐莹
采用中国银行业2007~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过度贷款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银行业整体来看,贷款过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向关系,证实了流动性螺旋假说。就不同银行类型而言,贷款过度增长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受银行类型影响;不良贷款率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因银行类型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越高,其流动性创造也越高;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二者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相关结论可为银行监管当局制定合理的信贷与流动性监管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过度贷款 不良贷款率 流动性创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青青 陈艺璇 曹前进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43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涵盖表外业务的测度指标时,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资产流动性创造分别为0.413、0.567和0.452。(2)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创造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并主要由城市商业银行推动,表现出"金融脆弱挤出效应";两者关系显著依赖于风险水平,且风险水平越高的银行抵消"金融脆弱挤出效应"的能力越强。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针对银行的异质性实行差别资本监管,以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成及规模,提高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并改进严重依赖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通过兼并重组、金融创新和同业合作等途径,实现金融服务和客户对象的多元化,形成特色经营。(2)改进商业银行的宏观经营环境,全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切实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地位。
关键词:
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志强
金融危机反映了银行在面对资金压力时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同时也凸显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为了建立既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又能够兼顾银行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监管标准,有必要对银行流动性资产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资产和银行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业绩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智通
基于2006~2014年我国7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以及其风险承担水平所承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呈倒U型关系,超过特定比例,银行的资本结构反而会妨碍其进行流动性创造;第二,我国商业银行总体表现出风险吸收效应,并根据银行风险水平,会对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 杨海平
为适应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并持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兼顾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及助推金融体系改革,亟须创新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在此进程中,应坚持市场化的驱动路径,坚持审慎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可面向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先探索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并合理比较发行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渠道。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补充 金融工具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扬 何建敏
为了揭示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度财务报告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创造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内流动性创造对第二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小,并且对各层次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大于表外;表外流动性创造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和风险承担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流动性创造上调的可行性,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动态面板回归 资产负债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宗森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结构对于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银行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面临流动性风险就越小;此外,银行规模和盈利水平也对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重视银行流动性管理,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强化银行资本监管,激励银行稳健经营,对于维护宏观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思聪
本文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引入惩罚函数,分析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并利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10—2016年112家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利率市场化带来存款分流的金融环境下,资本监管和存贷比监管压力迫使中国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减少信贷投放,流动性创造能力下降,但是并未发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影响流动性创造的证据;第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监管压力大的银行仍难以增加信贷投放,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第三,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异质性,相较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和外资银行对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约束更加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