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9.197.19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2)
2023(11325)
2022(9536)
2021(9022)
2020(7594)
2019(17761)
2018(17175)
2017(32677)
2016(17465)
2015(19892)
2014(19669)
2013(19481)
2012(18197)
2011(16622)
2010(16493)
2009(15761)
2008(15815)
2007(14100)
2006(12688)
2005(11928)
作者
(51471)
(42969)
(42921)
(40910)
(27543)
(20705)
(19435)
(16622)
(16574)
(15310)
(15050)
(14639)
(14012)
(13973)
(13953)
(13471)
(12879)
(12566)
(12527)
(12215)
(10975)
(10599)
(10446)
(9923)
(9799)
(9780)
(9757)
(9429)
(8789)
(8580)
学科
(71309)
经济(71198)
管理(53627)
(48578)
(41086)
企业(41086)
方法(31600)
数学(28011)
数学方法(27726)
(26758)
(23444)
银行(23297)
中国(23067)
(22085)
(21968)
(17150)
(17059)
金融(17057)
业经(15504)
(15121)
(14981)
贸易(14965)
(14547)
(14305)
制度(14270)
(14004)
(13324)
财务(13298)
财务管理(13262)
体制(13023)
机构
大学(255737)
学院(249127)
(112210)
经济(110111)
研究(93820)
管理(93407)
中国(81158)
理学(78781)
理学院(77868)
管理学(76782)
管理学院(76324)
(56093)
(55990)
科学(53961)
(47926)
(43910)
财经(43504)
研究所(43280)
中心(42694)
(39798)
(37838)
经济学(36577)
北京(36111)
业大(35173)
农业(34760)
(34065)
财经大学(32758)
经济学院(32711)
(29612)
(29408)
基金
项目(163931)
科学(129643)
基金(123030)
研究(116408)
(109122)
国家(108329)
科学基金(91610)
社会(77593)
社会科(73679)
社会科学(73659)
基金项目(63510)
(59397)
自然(58547)
自然科(57184)
自然科学(57161)
自然科学基金(56198)
教育(52875)
(52191)
资助(51778)
编号(43081)
(38792)
重点(37967)
成果(36342)
(34318)
(34175)
国家社会(33977)
(33655)
教育部(33267)
中国(32253)
创新(31862)
期刊
(122126)
经济(122126)
研究(83357)
中国(55843)
(44998)
学报(41537)
(40460)
金融(40460)
(39133)
科学(39048)
管理(36757)
大学(32170)
学学(30478)
农业(24929)
财经(23516)
教育(21470)
经济研究(20801)
(20151)
技术(19187)
业经(15942)
问题(15877)
(15275)
(14630)
国际(14568)
世界(14020)
技术经济(12197)
(11749)
理论(11709)
统计(11692)
科技(10678)
共检索到3989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陈颖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开始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分银行体制商业化转型初期、市场化银行体制形成时期、银行体系日益国际化时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评估不同时期资本监管的效果。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体系开放、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注入的动力,决定了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的方向;资本监管制度的变革既反映监管当局风险监管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监管当局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推动银行业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必要妥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小松  张磊  
本文主要对宏观经济、商业银行盈利性、管理机制和资本市场与资本监管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初步构建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光宇  杨博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  杨海平  
为适应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并持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兼顾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及助推金融体系改革,亟须创新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在此进程中,应坚持市场化的驱动路径,坚持审慎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可面向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先探索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并合理比较发行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渠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马亚娜  
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运用表现出较差的协同效应。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开发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借鉴其他国家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方案,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实际,2007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昕  马妍娇  
银行监管的核心问题便是监管效率,监管效率的关键在于监管对于银行效率的影响。银行业监管方式纷繁复杂,除了熟知的资本监管、经营活动监管以外,还有政府政策等因素对银行业进行约束。不同的监管方式对于银行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银行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的长期增长意义非凡。一、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理论基础银行监管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而监管是否能够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彦君  王婉婷  
1.资本充足率差异。从国内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数据来看,整体上中国各类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截至2011年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24%,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上市银行中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充足率高于大型银行,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两者相比资本充足率略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郭红玉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的新规定,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从银行业务转型和资本工具创新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和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晓安  孟祥件  
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构建了商业银行核心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并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对核心能力成熟度的贡献程度不同,其中由规模指标构成的经营发展能力贡献较大;同时发现国有股份制银行核心能力成熟度具有明显优势,但整体变动幅度比其他股份制银行大,易受到国家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他股份制银行要提高核心能力成熟度需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利用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晶  刘亚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自2013年起施行。此办法是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与操作规程。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该办法进行风险管理。结合该办法和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债业务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了银行账户的信用债组合优化。通过选择相应的债券品种,在均值-VaR框架下,本文参照该办法中相应的要求,给出了信用债组合的优化和检验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债组合配置的实际业务,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婷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困境的基础上,根据消费信贷的风险特性,遵循我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体系,即:基本制度安排——国家主导型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辅助性制度安排——创建省市个人信用担保机构;市场化手段——逐步实现个人贷款利率市场化;强制性约束机制——形成基本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补充机制——硬化社会信誉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向军  董宇  
中国应顺应世界各国银行立法改革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建立银行破产的专门规则并规定监管性标准。破产标准的设计要满足可操作性和实际性原则,并体现经济性和效率性。适格破产申请人可以基于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或者银行资不抵债向银行监管机构提出批准银行破产的申请。根据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风险特征与风险水平,依据"风险加权法"确定其风险大小,将商业银行判断为正常、关注、问题和危机4类,对于危机银行采取果断措施,使其稳妥退出市场。监管机构也可综合考虑已达到破产临界点的银行对社会的影响,采取实施救助或申请破产的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守喜  王菁  
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市场的繁荣、金融管制的放松,极大地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迁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收入结构转型、银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变量。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或者制约。该文以此为出发点,利用1990~2007年1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了7个关键变量对非利息收入的影响,这将为判断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变化是否与国际发展趋势相拟提供了实证依据,成为商业银行为其稳健发展制定战略规划所必须关注的环节。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