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4)
2023(12255)
2022(10321)
2021(10052)
2020(8487)
2019(19828)
2018(19531)
2017(37919)
2016(19885)
2015(22765)
2014(22146)
2013(21645)
2012(19527)
2011(17335)
2010(17049)
2009(15748)
2008(15407)
2007(12994)
2006(11180)
2005(9820)
作者
(52779)
(44067)
(43774)
(41941)
(28218)
(20943)
(20099)
(17179)
(16911)
(15526)
(15005)
(14998)
(13879)
(13802)
(13752)
(13650)
(13154)
(12809)
(12731)
(12304)
(10833)
(10747)
(10386)
(10180)
(10098)
(9885)
(9585)
(9397)
(8757)
(8527)
学科
(82476)
经济(82396)
管理(57783)
(55821)
(47507)
企业(47507)
方法(44357)
数学(40536)
数学方法(39910)
中国(22742)
(22296)
(21286)
(20988)
银行(20842)
(19532)
(19038)
(16836)
贸易(16819)
(16374)
业经(16092)
(15626)
财务(15572)
财务管理(15545)
(14958)
金融(14957)
企业财务(14614)
(12645)
农业(12426)
理论(12283)
(11830)
机构
大学(273616)
学院(271830)
(120625)
经济(118603)
管理(111170)
理学(96691)
理学院(95772)
管理学(94002)
管理学院(93490)
研究(87247)
中国(75109)
(56644)
(54846)
科学(48837)
财经(45061)
中心(41931)
(41493)
(41075)
(39101)
经济学(38676)
研究所(37415)
(37165)
业大(36328)
北京(35814)
经济学院(35025)
财经大学(34274)
(31664)
(31641)
师范(31330)
农业(30735)
基金
项目(187434)
科学(150607)
基金(141764)
研究(136595)
(123015)
国家(122117)
科学基金(107029)
社会(89799)
社会科(85522)
社会科学(85501)
基金项目(73924)
自然(69570)
(69059)
自然科(68118)
自然科学(68105)
自然科学基金(66934)
教育(64013)
资助(59828)
(59439)
编号(53487)
(43512)
重点(41926)
成果(41649)
(39753)
国家社会(38806)
(38793)
教育部(38369)
创新(37212)
人文(36753)
科研(36447)
期刊
(118406)
经济(118406)
研究(80166)
中国(48723)
(44122)
管理(41356)
(37069)
金融(37069)
科学(36710)
学报(36318)
(33696)
大学(29481)
学学(27914)
技术(25447)
教育(24244)
财经(22752)
农业(21823)
经济研究(20721)
(19457)
业经(17780)
问题(15604)
统计(15592)
(14353)
技术经济(13950)
(13803)
理论(13080)
国际(13071)
(13010)
世界(12946)
决策(12487)
共检索到39450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胜邦  段希文  
银行股权成本是银行内部资本决策的基准,也是计量银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性地运用CAPM模型估计国内10家上市银行的beta因子和股权成本。本研究认为,运用CAPM模型估计国内上市银行的股权成本具有可行性,beta因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的差异,目前国内主要上市银行的实际年度股权成本约在10%-13%之间,高于发达国家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现阶段国内银行的盈利水平不仅能够补充投资者的风险溢价要求,而且提升了银行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为全面测算国内银行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奠定了基础,也为分析正在进行中的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远亮  葛鹤军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有三年以上外资参股的银行面板数据,就引入外资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外资股权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引入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利润,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引入外资的力度,适当放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加强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业务的参与程度。以有效激发其参与改革的动力,延长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将有利于中资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展开更好的合作,实现引进外资更好的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蛟  傅强  潘璐  
本文将具有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边界法(SFA)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发现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成本效率较高,但利润效率最低,外资银行利润效率较高;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在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后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还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的"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完善治理制度"的改革措施对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银行业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栋  周建平  
本文采取SFA方法估计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年-2005年成本效率、标准利润效率和可替代利润效率;以所估计的效率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考察这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在战略性地调整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时应采用国有法人股的方式,而不是国家直接持股的方式,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充当商业银行的第2和(或)第3大股东;在减持国有股过程中,相当多因素未清楚前,国家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应绝对控股,控股比例最好在58%-74%,对其它商业银行持股比例最好不要在10%-12%以避免银行效率陷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绵绵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最具有效率,引入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DEA方法的C2R模型无法解决对相对有效单元进一步识别的问题,超效率模型通过重新定义生产可能集,从而能够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充分评价和排序。本文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2001~200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超效率模型确实能够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充分评价和排序。尽管2001~2003年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有提高趋势,但仍不尽如人意。光大、民生、招行、浦发、中行表现相对突出,其他还有待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黄鹂彬  张艳霞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3年的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有银行效率持续低于股份制银行,且近年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未减小,金融危机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计算MAlMquist指数及其两层分解效率评价了研究期间各银行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及技术水平的变化,2006~2013年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生产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国有银行虽然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效率却在不断下降;对MAlMquist指数进一步分解得到,大部分商业银行在2010~2012年技术前沿面是完全向前推进的,技术水平整体提高,但是部分银行在2008~2010,以及2012~201...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庆  曹金爽  
基于CAMEL评级体系选取用于测算银行成本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8—2014年中国65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分析了3个投入分解项的实际投入量与理想投入量的差异,并根据DEA方法中的规模报酬判断定理分析了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相对较高;从投入分解项看,成本效率低下主要源于中间业务收入投入无效,其次是利息支出过度消耗;2008—2014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年均值最高,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最低;成本效率高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丽  
文章从现代风险评估理论中,选取了KMV模型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核心手段,并通过对上市公司中正常经营企业和ST企业相关数据的提取,完成了二者信用风险评估的对比工作。信用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和正常经营企业的信贷合作的风险更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丽芳  谭政勋  叶礼贤  
商业银行及其效率的高低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可以压缩的"坏"投入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次建立理论模型并分析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路径;方法上,同时区分投入和产出的"好"或"坏",拓展只区分产出的"好"或"坏"的效率测算模型;实证上,首次测算并分析"坏"投入、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利润、风险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上,影子银行会同时增加风险承担和利润,但无法确定经风险调整后的利润增加能否提升效率;只区分产出的模型高估了效率,尤其是显著高估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阶段的效率,大型商业银行依靠网点的扩张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影子银行业务提升了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效率,但对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看,压缩"坏"投入和规范影子银行是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提升银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本文拓宽了传统意义上银行存贷利差的含义,考虑了中间业务影响的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边际利差,并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5年的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且呈现下降态势。产出多元化导致银行收益增加,市场竞争导致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促进了金融创新,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发展,而来自创新业务的收益在某种程度可以弥补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引致的利差下降。对影响银行利差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对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国有银行机会成本与银行利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间业务发展对银行利差的影响不显著。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利差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艳  亢唅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三种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基于SFA法测度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修正模型,并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以实证对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钟永红  
本文分析3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2年的存贷款规模、营业费用、人力费用等数据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银行存款的价格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通过该模型,只需了解某银行的存款规模便可以测算出该行存款的单位平均成本、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等重要信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四军  冯岑  
通过"黑箱"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管理要素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总产出,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将有限的"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玲  蔡秋杰  
近年来,操作风险的衡量呈现出模型化的趋势,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应选择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并认为操作风险模型化的趋势应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